2018年看《乔布斯-遗失的访谈》感悟:优秀产品的产生因素
乔布斯这个访谈,是我每年必看的,堪称创业圣经。乔布斯:遗失的访谈
2018年重看,得到的感悟是:优秀产品的产生因素
1,好产品不仅需要Vision,更需要执行策略:光靠流程和制度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对照我自己,有时确实会用“标准化”流程去要求团队。这确实有保证质量底线的好处,但却是以丧失使产品卓越的可能性为代价的。
可能的改进方案:对大部分团队还是要求“标准化”流程的同时,对少数几个能“一心想着产品的优秀人才”放开限制,多鼓励他们跳出标准流程(这个价值观的传递需要非常到位,否则很不容易生效)。


2,聚焦:就算有很多功能,也应该逐个推出。
我在这方面的缺陷尤其明显:思考产品逻辑时,总是希望“全面”、“完整”,却往往因此而乏力、进度慢(小牛拖大车的感觉),表现出来就是:工程量巨大、进度慢、想的总比用户要的多。
可能的改进方案:在想完整一个方案后(想完整方案不是缺点),在思考执行方案时,以“只做一个”为标准,甚至“只做一步”,然后将这“一个”或“一步”思考成一个完整方案,以此进行推动和执行--所谓“完整”,是对用户有独立价值,有真实的用户驱动的需求反馈--所谓真实的用户驱动需求,就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嗷嗷叫的那些意见。

3,用人:一心想着产品的人
乔布斯这个标准倒是简单明了,确实那些“一心想着产品的人”往往是公司业务的驱动者,是创新的代表,就算他只是个一线员工,也是公司的宝。
与这个标准相反的,我感觉有两类人:
1)也想公司产品,但更多的是想自己:很多职场经理人都是这种,尤其是外企,可能跟他们以往的工作环境没办法想产品有关?发展极端的,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没想法的人:这种人只能做底层执行,而且基本上升空间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