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孩子的潜能
自从怀孕,我就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这真是一门高深的学科,我看着孩子从咿呀学语到有独立思想的五年级大宝贝。这期间我也从孩子的身体健康逐渐延伸到如何做孩子的教练、如何与他进行精神沟通、如何让我们双方达到共赢。这本书也从这两个方面介绍了孩子的特性,适合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学习。
作为一名五年级孩子的家长,我读这本书感触比较深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接纳孩子的个性与差异,以身作则,孩子的天性是模仿,所以你首先要成为你目标中的人。
比如阅读。侄儿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经常抱怨说孩子不爱看书,所以作文写不好,语文成绩差。我反问:你们读书吗?奶奶理直气壮的说,我们年龄大了,还能老学习,我们得找点乐子。是啊,你们总是看电视、玩游戏,却要求孩子去读书、去学习,你们凭的是什么?家长的权威吗?每当听到“别人家小孩”的论调,我总想问一句,你是那个样子的吗?你自己不能做好榜样的力量,就不要抱怨孩子为何不是“别人家的小孩”啦。所以改变别人或改变孩子,先从自身找原因吧。孩子只不过是你的镜子而已。
儿童需要培养自我价值感的榜样,需要具有人际交往能力,愿意帮助别人的榜样,以及能够承担责任的榜样。
二是:培养自我的价值获得感,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幸福意味着对生活抱有乐观的看法,能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热爱生命,面对挑战,并深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积极乐观才能幸福。
我最认同的一句话:积极乐观才能幸福。而自我的价值获得感是积极乐观的源泉。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宝贝是快乐的、有创造力的、慷慨的、有趣味的人。然而愿望是美好的,好多家长还是焦虑的,而一位焦虑的、神经质的家长很大概率是养育出焦虑的、神经质的孩子。所以家长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平衡,要对孩子有合理的适合的期望,为孩子设定可达到的,富有意义的目标。

附思维导图一份。
三、设置新闻时间、讲故事时间,找适合的话题,打开孩子的话匣,让讨论成为常态,让孩子充分释放自我的潜能力。
借鉴书籍的l介绍,设置话题,展开讨论,是我家里近期开展的项目。前几天学校期中考试有一篇短文是关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文中爸爸说乌龟能赢是因为它坚持不懈的努力。儿子说乌龟能赢是因为兔子睡着了的运气。女儿这题几乎全错,她说如果没有碰到兔子睡觉的运气,乌龟就算再努力能赢吗?我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比较流氓的答案,我说如果乌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拿它即使碰到兔子睡着了的运气,也无法抓住机遇。所以我们做事情必须尽力而为,你努力了,结果总不会差,但你不努力,又i岂能期盼天上掉馅饼?女儿认同了我的看法。类似的讨论,使得说教和大道理无形中渗入孩子内心,所以我非常推崇。
我个人觉得改变孩子首先要从自我下手,改变自己,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