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就好了
手被晒伤的痕迹还未完全消除,所以这篇国庆重走洛克线的流水账应该还不太迟。刚回来的那几天,读了好多游记,都写得很好,导致我一度没有勇气写流水账,但是很多朋友又问起我,所以等我放下重负,有一些时间了,还是写一写,以后会是独家记忆。
这里先放一段百科,了解洛克线的可以跳过:

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是一个搞植物学和地理学的,在1922年-1949年这27年间,一直生活在四川、云南地区,以丽江为中心,深入大西南探险考察,3次到了木里,1929年,在木里吐司的帮助下,成功从木里穿越到稻城贡嘎岭区域,那一片在藏语里叫做贡嘎日松贡布,传说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央迈勇(文殊菩萨)、仙乃日(观音菩萨)分别住在那里的三座雄伟的雪峰之上。后来有一个叫做James Hilton的作家根据洛克的经历,写了一本《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一时名声大噪,洛克走的这条穿越线路也被称之为洛克线。

其实,想走洛克线很久了,已经有两年没有怎么出去过了,还是想走就走了,现在想来是冲动了点,幸而人品好,活着回来了。一直在想,流水账的开篇一定要强调,非法穿越是不对的,没有完全的准备不要贸然前往。
回想来时的一路,可谓一波很多折,几乎一天一个事情。
30号早上六点半与大部队会合出发,到达木里县已经晚上9点多了,差不多坐了15个小时的车。按照计划是休整一下,凌晨3点继续出发前往水洛乡嘟噜村的,在向导家还能歇息半天,为徒步储存一点体力。然后由于节前刚有驴友高反失去生命,检查很严,加之连日的阴雨天气,从木里到水洛引发了多处塌方,一早联系的包车不让进了。于是改坐班车进去,结果凌晨5点领队就去排票,都没有买上,搭班车的方案也不可行了。一群人滞留在旅店。

整个1号,我们做好了木里县一日游的准备,在小县城闲逛了好几圈,忐忑等待,能去的话,当然是好,毕竟都走到这里了,但也担心安全问题,因为不时有前方路况传来。不去的话,又因无缘而遗憾得紧。下午的时候,方案总算订了下来,晚上8点多,我们坐上了去水洛的越野车,灯叔为了大家的安全,坐在副驾上,负责帮助司机看路、把方向,振奋精神,毕竟路况危险,塌方、沉降、急转弯,半夜两点的时候,把干什么工作,有几个孩子能问的都问了,甚至是手机歌单的歌轮着评价了一遍,学了几个彝语词汇,“阿姆、阿达罗、刺格刺格……”

凌晨3点多,在水洛桥头换乘了嘟噜村来的越野,到了向导家,就在家门口,从德阳一起来的青老师把腿摔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各种方案,最终还是选择最安全的办法,灯叔给她打上简易支架,包车,找了陪护,天一亮就送回木里县医院先拍片确诊。本来我们是组成了一个小分队的,那时心情沉重得不行,青老师实在强大,一直表现得非常乐观坚强,还开着玩笑,后来才知道是胫骨骨折,该有多痛啊当时。谁也不去谈遗憾的事情,带着她的3个一块钱,我们决定认真走完洛克之路。
早上8点多,简单吃过早饭,送走青老师。一直等到11点多了,马帮才赶来驮包,我们一辆皮卡坐了8个人,司机、副驾、后排6人,不让坐车斗的理由竟然是“安全起见”,40分钟之后到达徒步起点。心里想着总算还是克服了困难,按照原计划进山了,天气也不错,应该会顺利吧。

沿着白水河,走了不到1个小时,相互的距离都还没有拉开,大家在一个小林子里准备吃路餐休息,遇到很多返程的驴友,说前方有座桥冲毁了,过不去了。又说是隔壁村子的人故意搞破坏,只有绕行,恐怕得多走一天。太不顺利了,都走到这儿了,总不能打道回府吧。遇到事情,我总是不能避免朝最坏的地方想,先涌上的是悲观的情绪,这个时候我就听到领队6哥说,遇到事情先冷静,再想办法。最简单的道理,能做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时还不知道这句话能用到多次,也许以后也要多想想这句话。

打电话回村子去协调邻村未果,马帮决定重新修桥。真“遇水架桥”,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觉得这件事一定会激励我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下午三点多,我们在断桥处就地扎营,五点多一座结实的新桥就架好了。

用石头搭一个简易的茶几,煮起酥油茶,晒着太阳,我甚至读了一会儿书,晚上还在河边捡了一堆柴,燃了一堆篝火,在山里面幸福变得特别简单。

3号6:30起床拔营,要把昨天落下的行程赶起来,过桥之后,就直接在密林中爬升,石头路、泥泞路,非常难走,甚至一匹骡子摔下山崖当场毙命,一匹腿骨受伤。在我的回忆里这天走的最是辛苦,手机显示有19公里多。

9点多路过菩萨洞之后,就一直绕着这座山在密林里穿行,10点拍过这张照片之后再也没有拿过手机。一直到下午3点多,视野中才出现了远方的雪山。


尽管下起了冰雹,走起来心情也是愉悦的,给了我鼓励的雪山竟是无名,凭着这股劲,快六点,才走到下万花池营地。刚到营地就有队友说有一个叫土匪的朋友在找我,扎营在下方。于是我又去蹭吃蹭喝了一番。营地就在夏诺多吉下,几个三年前一起走过贡嘎的人聚在一起追忆了一番往昔,夜晚就降临了,那天银河桥特别地美。


晚上下了雪。4日一早,夏诺多吉展露真容,早上的阳光为她涂上金色,看起来那么温柔,代表的竟是三怙主中的金刚手菩萨。今天的任务是翻越杂巴拉垭口和一个无名垭口。迎着昨天那两座无名雪峰走,杂巴拉垭口很陡峭,走走歇歇,找了一个好位置啃了一个苹果,回望来时的路觉得特别满足,人和马在山下都特别渺小,照片都是瞎拍,根本没有拍出山的雄伟。跟贡嘎线上的日乌且垭口不同,此处不是急上急下,到顶之后,有一段平缓的路,几座雪峰围了一个平台出来,风特别大,我还是逗留了比较长的时间,多拍了几张照片。

嶙峋的黑石头山覆盖着薄薄的冰雪,映在蓝天白云之下,特别冷峻。下降一点高度之后横切一段,在半山一个玛尼堆,为青老师祈了福,我也悄悄地许了一个愿。平缓地山谷草地上散落着乱石,散落着马帮的马匹,卸下行李补充些粮草,走在这样的景象里,步子不经也闲散起来,我甚至和灯叔讨论了一阵漂亮女人的问题,都是歪理,但是他鼓励我自信一些我是知道的。


山体风化的大量碎石一直滑落到山崖下面去,堆砌成一个斜坡,横切了很多狭窄的小路。我有一些轻度恐高,一路上都用左手遮住眼睛的余光,让自己不要看下方,重心不自觉地落在了靠近山体一侧的右脚上,这个习惯后来差点废了我的右脚。

山上的冰雪融化出一小挂瀑布,猜着下方会不会有一个小水潭,会是什么颜色,如果走上去看看,是不是会有发现武功秘籍的奇遇发生。切了两个坡以后,面前出现一座山,我和灯叔一直争论是不是又要翻垭口,内心都是拒绝的,他说看见山顶的人了,我说那只山顶的溪流在反光,绝对不是人。

事实上,你永远不能低估可能遇上的问题,灯叔确实看见对面山顶的人了,我也确实看见了溪流。进入山林继续爬升,快到顶的时候,有一小段路背后是悬崖,不是缓坡,水流过只有一脚宽的狭窄小路,这不是遮住眼睛余光就能过去的路,紧张地手脚并用差点没吓哭了。

翻过垭口之后,远远地望见了山下的营地。新果牛场,地面很是平整,小溪流交错平静,可以看见央迈勇的侧脸。


晚上的时候,有人看见了流星,太冷了,我放弃了仰望星空。
5日拔营,高度没有什么爬升,听说一整天都是横切,心里默默地为右脚流泪。早上云有些厚,回头望时,央迈勇和夏诺多吉都羞答答地藏在云雾里。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勾勾手指,央迈勇特别眷顾地露出山顶几秒,一行几个人都激动到不行,这是人品呀人品。很多次回头看来时的路特别清楚,能看见新果牛场上那顶塑料帐篷变得小小的,前一天走过的横切,走过怎样陡峭的山崖,自己都惊讶。吓哭也是可以理解的,灯叔说。肯定很多人忍不住回头看吧,所以路上会堆一个很大的玛尼堆,于是为青老师放了第二块信物。


一路上果然不断地和恐高症做斗争,好在视野开阔,内心舒畅。

陡峭的山崖就在上方,我不时听见鸟啸,心里想着会不会是岩鹰。
翻过垭口,就看见了黑湖。其实不黑,是墨绿色的。

找了一个岩石背后避风,远远地看着黑湖,吃路餐。对面这座山,又让灯叔挂念起他的冈仁波齐。

之后的路就较为平缓开阔了,没走多久,就看见了仙乃日,又与央迈勇重逢,离得越近,越觉得央迈勇似一尊坐佛,毫不保留地展露真容,心里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感动,眼睛都湿了。这样的景致,让我第一次产生了“要是跟心上人一起走着就好了”的想法。



比一下,发现我们少数了一个人,老照片是13个人,我们只有12个。后来还没有翻上蛇湖垭口的时候,听说一个驴友因为高反永远地留在了山里,听体貌特征的描述,才发现,在黑湖休整的时候看到过他被人扶着骑马过去。听过的人无不遗憾和沉重起来。再后来听说他曾在蝴蝶石休息吸氧,无意被拍进过我们队伍的照片,所以也曾是13个人,这未免添加了一些宿命和玄学的意味在里面。

这个无名的海子,我去转了半圈,没有拍到好的倒影。很多巨大的乱石,上面长着肥厚的苔藓,鼓成一个巨大的球。

后来翻蛇湖垭口这段路,遇到收队的土匪,说着话并肩一起走一段的感觉也很好。蛇湖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羊卓雍错,绕着山,平静又优雅,仙乃日和央迈勇矗立左右,不知道怎么用相机和文字来表达这种美。我们的营地一个在蛇头,一个在蛇尾,就分开走了。

这天走得慢些,没有找到好位置,帐篷扎的拥挤了一些,但是打开门就能看见湖边的央迈勇,也很满足。



翌日早起的时候,半空中一钩新月,伴着央迈勇,清冷静谧。沿着蛇湖走了一段,翻上松多垭口。垭口仍旧开阔平坦,我掉队了,前后都不见人,走在路上真的有荒原之感,使人感到回归自然,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于是戏精上身,我拍了一小段渣视频。

很快,牛奶海就映入眼帘,算是进入亚丁景区了,时间尚早,还没有什么游客。选择走上方的小路,去看仙乃日脚下的五色海。

风特别特别大,若不是登山杖杵得好,找个大石头避一避,几乎快把人吹走了。前日往蛇湖的路上不知在何处,把右手的手套弄丢了,发现手有一点肿起来,不敢过多逗留,赶紧沿着景区的步栈道下山了。 碧绿的牛奶海像一颗遗落的翡翠心,泛着金色的散碎阳光。



亚丁确实是整条线路的精华之所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稻城旅游发展起来了,而木里稍微逊色一些。下到不同的位置,都看见极美的央迈勇,天气真的很好,山神也是真的眷顾。听说晚我们一天走出来的队伍,遇上了下雪,能见度低得很。如果从亚丁景区进来就看见这样的景象,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动力走上去看牛奶海。
美是极美的,却没有前两日来得感动。这大概就是徒步穿越的魅力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