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席里的声音|一旦颠倒了众生,匪夷所思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作为全球演出时间最长的复排“最性感的音乐剧”《芝加哥》,讲述杀了人却“没有罪”的女犯人故事~~一切都是男人的错(嘿嘿嘿)。 “他自作自受,他只能怪他自己,如果你在那里,如果你看到,我敢说你也会做同样的事。” 剧中律师深谙女人、陪审团、媒体和大众的心理,精明地转移了大众对真相的关注,通过无数次新闻发布会一步步将女犯打造成了“明星”,继而被无罪释放,重回舞台颠倒众生。 主创团队用“蕾丝”和“大腿”,充满爵士风情的性感歌舞,带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姿态,演员整体全黑色调,在简约和性感中透出蓬勃的生机和欲求,不仅要自由,还要万众瞩目的蓬勃野心,征服了满场观众。每一首歌都获得热烈掌声,每一支舞都打动人心,台上台下同共鸣全投入,嗨到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音乐剧《芝加哥》像一个从百老汇走来的怀旧女伶,她明白人们为何要豪饮,要听爵士乐,要跳一整晚的舞,不折腾够了不罢休,于是她推波助澜,在舞台上让人沉醉,将人吞没。 现场演出节奏超爽,舞美暗黑夜店监狱风,荷尔蒙猛男艳女,娱乐至死反衬世界的无情无义。 这个世界娱是舞台的,娱乐精神贯穿始终,歌舞升腾里的香艳讽刺,针砭时弊的严肃主题居然在纸醉金迷里毫不费力地存在,引人眼球。 爱慕虚荣的偷情,血刃亲人的歌女,道貌岸然的律师翻云覆雨扭曲真相,凭着主创超凡的想象和调度,在舞台布景和生活场景间来去自如。 歌舞紧贴故事情节,人美舞撩人,歌首首动听,两位主演每个眼神都充满魅惑、每个动作都在撩人;唱出的每句大胆露骨歌词都让人蠢蠢欲动;在性感的爵士中...透着致命的诱惑。 在这部戏里,真相不重要,大众只想听劲爆故事。那么在芝加哥,你想要的都可以满足。 舞台上人们放歌跳舞,美妙的爵士歌舞似乎是招致恶评的原罪,然而,大家就偏爱这生生不息的娱乐至死,舞台的酣畅从容。 有一个细节,律师扮演者在剧中唱到:如果耶稣有5000元给我,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这是人类熟悉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梗,给这位能操纵人心和舆论的律师钱,耶稣都不用死,呵呵。 可能是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首演当天在天桥艺术中心满坑满谷的现场观众们没有反应。要知道在欧美演出现场这是一个笑翻场的梗,当时演员还稍微等了会,发现北京的观众没反应,稍微尴尬的微笑了下,继续演出了~~有趣啊,人类基因里自带的社会共性,被语言的巴别塔挖了个坑,形式不对,都明白的事也说不通,操纵无所不在,真相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