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基本功|不在攀比中爆发,就在攀比中消亡
绘画,还是离不开基本功。 基本功的训练不能离开参考书籍。
1629年,荷兰人彼得.德.约德 Pieter de Jode写了一本书《新编各种人体实物模特,费工巨大,代价高昂,极其便于喜爱素描艺术的青年使用》Various academy figures newly compiled from life with enormous labour and at great cost, most convenient for young people who enjoy art of drawing,在安特卫普出版。书名本来就很长,还要用意大利语和荷兰语两种语言。
Varie figure academiche : nouamente raccolte dal naturale con grandissima fatica e spesa, molto commode per la giouentu, la quaele si diletta dal arte dal disegno : messe in luce da I.A. de Poutre, d'Anuersa /意大利语
Diuersche figuren wt de academia : nu eerst by een vergadert naert leuen, met groote moyte en oncost, seer bequaem voor alle iongelingen die hen oefenen in de teeken-const : int licht gebrocht door Ioan. A. de Poutre, plaetsnyder van Antwerpen /荷兰语


1629年,明崇祯2年,满族攻到北京城下。50年后的1679年,也就是嘉兴被屠城后34年,被迫剃发留起长辫子的浙江嘉兴人出版了《芥子园画传》山水画册,此时国号康熙18年。


1701年还是这几个嘉兴人,又出版了竹兰梅菊谱和草虫花鸟谱。


他们也曾想编写人物画法的《写真秘传》,终未成书。不过书商用丁皋鹤洲的《写真秘诀》和其他画谱杂凑了一本第四集。丁皋来自扬州,扬州十日的扬州。


又过了175年,到了满清国号光绪年间,还是浙江嘉兴人,再过30多年他们就可以剪掉那条屈辱的辫子可他们又不愿剪了,重新临摹了芥子园画传。因为不满原书第四集的拼凑,巢勋想重新编辑人物画法,可惜他不擅长人物画,对人体的结构和线条的描写都欠妥,更写不出学画的理论,只能做一个汇总介绍,也算对于初学部分的有些帮助。嗯,还是那本丁皋的《写真秘传》。




就在比巢勋版的芥子园画传早几年的1875年,也就是未满4岁的满族小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登基的那一年,欧洲的绘画已经在文艺复兴之后,历经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最新的印象主义也即将步入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尚在酝酿,一个新的时代、现代主义脚步渐近。比如塞尚,已经开始研究多视点制造的空间感和用色彩塑造结构。

清朝这几百年在一本中国绘画史中所占页数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好在欧洲那边的“秘传”貌似也还是那几本,没怎么变,比如这本1670年由Crispijn van de Passe编写的《绘画和素描之光》 La prima-[quinta] parte della luce del dipingere et disegnare, …






呵呵呵,而且他们还没有注意到胡子-

reference: 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by E.H.贡布里希 1959 重印芥子园画传的说明 by 胡佩衡 1957年 https://archive.org/ https://shu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