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请求的艺术(TED)有感
http://open.163.com/movie/2013/3/Q/O/M8OBIT7JO_M8OBJE7QO.html
摘:请求的艺术,在生活中最真实的表达爱,在与人们沟通中相互给予和帮助。
请求艺术不是来自裸体上的邪恶,而是对艺术上赤裸裸的真挚。
帕尔默对于她自己最爱的音乐说,不是逼迫大众出钱买音乐,而是怎样让大众因为喜爱而心甘情愿的掏钱。
正文
点开这个视频,本是想了解如何沟通,但这个视频其实主要讲的是信任、相互给予,还有她对艺术家和粉丝之间新关系的独特思考。
主讲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音乐或者说艺术,能更加开放。
阿曼达·帕尔默说,不要迫使人们为音乐付费,而是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口袋!
我想这句话是说,前提是你内心是愿意为人们付出的、或者说你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好。
主讲人在开头表演了她早年作为一个街头艺人(八英尺新娘活雕像)的有趣经历——向别人发出无声的请求,若有人将硬币投入帽子,就会给予感谢的目光。有时碰到看上去已经很多天没说过话的人,也会用眼神表示理解。
这期间虽然有人从车里朝她喊:“Get a job!",这令她感到恐惧,但她在与人用眼神进行的深度交流中,坚信这是对的。
是什么引发了后来的改变?是互联网,推特。
主讲人对此的理解(与音乐相连),让我有所启发。
还记得吗?最初我们都说: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后来我们却说:人与人的距离变大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向以前古时那样,真的只是一个小村子里的人们一样团结和睦,真凶不是互联网,而是我们自己对他人的不信任,是社会风气,互联网其实是有助于我们更紧密的,它可以加强全世界的人的交流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