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行-第五天 金泽之妙立寺
早上起床,我们在酒店用了早餐,人还是挺多的,特别是西方人很多,国内游客倒没见多少,餐点的种类依旧那样,我还是靠咖喱饭填饱肚子。
酒店离金泽JR站很近,走着就到了,这里是观光公车的起始点,我们的第一站是妙立寺。
我们研究了一会一日券送的地图,决定坐LL公车先去妙立寺,车号好确定,但等车的位置也真不好找,我看好多日本人也没搞明白排错了队,老公去咨询台问了一下,带着我找到了正确的队伍。
车开得很快,几站就到了广小路站,我们俩和几个有日本导游带领的西方人一起下了车,不过下车之后我们俩就开始瞎逛,跟人家完全走了相反的方向,其实当时机灵点就好了,导游肯定是带到他们去主要的游览地去的,可惜我们俩瞎逛,浪漫了很多时间。不过我觉得这样没目的地乱逛也是好玩的,如果把时间掐得很紧,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玩,又有什么意思呢。广小路站附近是寺町,顾名思义周围有很多的寺庙,我们确实也看到不少,同时,这里也是西茶屋街,但没有东茶屋街保护得完整,游客也并不太多。金泽城是古代日本第四大城,是前田利家的地盘, 他以年俸百万石稻米而闻名,柯南有一集就叫作百万石的推理。

开始有点下小雨了,虽是淅沥的雨丝,但却没有叮叮咚咚。
身边出现了一个停车场,我们下意识地觉得那边景色会很美,穿过停车场,发现我们竟然身处高地,这个地方好像我在某个攻略上见过


穿过小巷,我们觉得不太对劲了,用手机导航了一下,发现我们方向错了,这时候我们注意到了旁边有个公车站,但应该是给市民日常用的,这样挺好,把本地人和游客分开,互不干涉。
用导航走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妙立寺,这时候已经开始下起雨了,但也不太大,我在网上了解到这里必须要预约,但如果没事先预约的话,可以现场预约,进门的时候看了门口的导览牌,确实也是这么写的,进了院子,除了纪念品店的大姐,一个人都没有,我们过去问了她应该怎么进行现场预约,她冲着我们向左前方指,我们俩都认为是她要告诉我们从哪个门进去,但似乎哪里又都不像是门,大姐看我们没明白,也着急,就这样较了半天劲,我们终于明白,大姐不是要我们从哪个门进去,而是让我们看左前方墙上贴着一张纸

后来我们才知道,以前是有现场预约的,但现在不行了,必须电话预约,我跟大姐说我们的电话在日本没开通,问哪里有公用电话,大姐给我们指了方向,我们按照大姐的指示走,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公用电话。
上回温泉是我打的电话,这回该是老公还的时候了,我把钱包塞给老公,就在旁边等着了,天空突然下起大雨,站在外面的我,鞋都湿了。老公一会出来了,笑得不行,连说太逗了,他说第一次他只塞了10块钱进去,结果没说几句就断了,然后又打了一次,主动说还是刚才的人,他说接电话的小姐说话全是一个声,他很兴奋,本来还以为自己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没想到都听懂了,信心瞬间爆棚啊。
打完电话,我们原路往妙立寺返回,路过了一座寺庙,门口有石雕的神像,不过就这个水平,估计龙门石窟初面就得被刷下来。

回到妙立寺,我们的场次约在11点,纪念品店大姐告诉我们快开始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在门口统一安排,我从店里买了一套关于妙立寺的介绍明信片,左右也是无事,就和老公一起读上面的日文介绍,遇到不会的单词,就去问大姐,大姐都很高兴地教我们念,不过读完一篇,还是累死我了。

我们当时就站在这个台阶旁边等,台阶对面就是纪念品站,这里有个小顶棚,我们可以避雨。其实下面的一个个小格子就是妙立寺的一个机关,当有敌人出现在格子外面的时候,房子里面的武士就可以透过纸看到敌人的影子,从而做好御敌的准备,上面横向的木格子窗是可以打开的,我们正在看介绍的时候,突然木窗被从里面打开了,是一位老爷爷导游带着一群学生在进行讲解,我被吓了一跳,里面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
临近11点,游客开始多了,有一队修学旅行的初中生,有一个西方旅行团,还有一些散客,工作人员这时候都集中在了门口,指导我们把鞋放在门口的柜子里,然后在门口处确认预约名字,进门后,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坐好,在一张游客名单上写了自己的名字,里面没有中文导游,全程是日语的,但会有英文和中文的导览手册。
妙立寺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由前田利常建立,寺内布满机关,是为了御敌保卫金泽城而建立,不过我实在是不能理解这么个小寺到底能起些什么作用。妙立寺又叫忍者寺,其实跟忍者并没有什么关系,寺内不许照相,想了解这个地方的朋友可以看这篇攻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f6f450102wzk8.html
待大家都坐好后,有一段很长的有关寺的历史的介绍,全部是日语的,手册上也没有相应的中文,我全程只听懂个“黄色的”剩下的全部听不懂,老公还听懂了一些。介绍完后,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听到名字的要站起来跟着各自的导游进行游览。幸好老公的名字日语里是有的,但我们还是没听见他们到底是怎么称呼我们的,看我们没反应,有个姑娘过来叫我们站起来跟着导游大叔走(就是先前吓唬我 的那位)。
我们这一组里有几个修学旅游的初中生,一对日本情侣,还有我们两个中国人。每到一个机关介绍开始前,大叔都会提醒我们应该翻到第几页,旁边的人也会帮我们,我和老公全程并没有挨在一起坐,随着人群各个机关转的时候,中间总会隔着几个人,玩了一会之后,组里的人的长相也能记住几个了。游览一个机关的时候,站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女学生,我觉得她在看我的手册,就抬眼看了一眼她,她小声跟我用很标准的中文说了一句“中国字儿啊”,小爷我当时都惊了,看了一眼她衣服上的名牌,姑娘叫冈崎,我觉得以她那准确的发音加儿化音,中国人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打死日本人也是发不出“字儿”的。
中文的说明并不是很多,更多还要看大叔的演示,再加上能听懂个别的日语词,待玩到后面的时候,兴趣越来越大,出来之后,老公也觉得这里很有意思。不过中间到了一个茶室的时候,大叔说这里现在不能上去了,只能站在楼下给大家讲一讲,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上去,等出来的时候特意去问了大姐,大姐说那里是可以上去的,但如果上去的话,游览时间会太长,就不让游客上去了,我觉得有点牵强,但聊胜于无吧。
出来的时候,老公跟我说,那对日本情侣一路上一直在关照他,帮他翻页什么的,他觉得自己被照顾了,好害羞。
从寺中游览出来的时候,天已经放晴,房顶上面的横条状的东西,其实是用当古人用当时的玻璃做成的瞭望塔,不过现在已经被玻璃代替了。

从寺里的自由售货机买了瓶水后,我们从后门出去,没想到后门竟然很适合拍照

妙立寺后门的左手边,有座小寺叫愿念寺,本来也不想进去看,但看到介绍上说里面有座松尾芭蕉的句碑,顿时兴趣就来了,拉着老公进去看看,一进院子觉得很奇怪,主殿的门是关着的,树中间悬着一条怒长的蜘蛛网丝,老公说他从来没见过这么长的蜘蛛网,院子里似乎还有民宅,但又空无一人,弄得我们俩像小偷一样,瞬间像是摩拜刚开始在北京投放的时候,我在新街口丁字路口找车,被旁边大爷像偷车贼一样盯着的感觉。正觉尴尬的时候,突然进来一位邮递员,往旁边一座民宅的门口放了一封信,然后冲我们鞠了个躬,便走了,我们更尴尬了……
突然被我发现了句碑的所在, 上面是松尾芭蕉的俳句:塚も動けわが泣く声は秋の風,网上找到的翻译是“悼君我悲恸 化作秋风萧瑟声 坟冢也惊动”,实在理解不了日本这种类似接下茬儿的艺术,一句一句蹦谁活得了。还有那个一群人蹶着屁股玩的花牌,不就是拍洋画儿吗,中国人打小就会,都拍得比你们远,还会玩弹球呢,你们有吗。

本来我们往妙立寺走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由寺庙改成的咖啡厅,好像叫寺咖啡,其实世界上哪里都差不多,一些古迹的文化意义并不是很大,不如合理地加以利用(当然我国利用得过于充分)以换取保护经费,本来还想着游览完后去喝杯咖啡,可后来也忘了。
我们又回到了来时的车站,下一站——兼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