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旧书店/书店 impressions in 2018
#一些个人记录#
因为实习的原因要在深圳待3个月,所以想借这个地利利用双休日多往香港跑几趟。台湾和澳门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台湾出版业的风格与书店文化的发达自然不必多说,澳门几乎谈不上什么出版业,当地流通的书当中,港台书和葡语书已经占了很大一部分了。
看了一些书店之后对于香港书的直观印象是,贵并且印刷质量一般。这两个形容词都是以台版书为标准得出的。看了香港书的定价后突然觉得台版书真是便宜啊,哪怕是在诚品这种没什么折扣的地方按原价买书,恐怕都比在有的香港二手书店买书还便宜。比如普通的台版小说定价大概在NT300—600,更精致一些的建筑类设计类图集可能再贵些,然而香港普通书的定价都很少低于HKD100。从印刷质量上来说,用手摸一摸感觉港书和大陆书差不多了……(可能也有印刷很好的,但整体上不如台版)
总之,以前觉得花80多块人民币买一本台版小说非常心痛,所以很喜欢每次下课后去逛茉莉,推理小说和社会类书籍都很好淘,在台湾师大附近的那家茉莉,我甚至经常看见品相不错的林白。但是走过几家香港书店之后,相当后悔在台湾念书的时候没再多囤一点书。
1、连锁书店
香港的连锁书店没什么好记录的,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架子上基本是比较新近出版的书。10月底去的时候中华书局在全店打九折(或者九五折?),看见了挺有名的《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这书似乎在香港一点不难找,在好几个书店都看见了。很厚的精装书,400多rmb。
2、独立书店(都没拍什么照片,因为不知道允不允许拍)
(1)、樂文書店(西洋菜南街62號3F)
一家在我看来稍显普通的书店,听说是以丰富的台版书闻名的,但我不觉得书目有什么独到的特色,失望大于期望(也许是之前对它期望太高了点XD)。文学小说、国学研究、社会政治经济、通俗读物好像都有一点,店面大约2、30平米。价格也一般,香港的台版书售价甚至高于它原本的台版价格。店里中年人、老年人比较多,所以我猜也许它的选书在某些种类上眼光较高,但是没戳到我的点。
(2)、田園書屋(西洋菜南街56號樓上)
港版台版都有,比樂文書店还小,选书水平也非常一般,通俗读物、生活类书籍更多,就是职场啊励志啊人生啊,炒菜啊语言啊之类的……也有国学文化类,但我这方面眼光实在不高,也不了解版本上的高低。艺术类比较少,(香港书店里的艺术类书籍很多关于电影方面的,樂文書店里也是)田園書屋店里有一部分书是和连锁书店里同步的,但是田園書屋貌似打八五折,比直接在连锁书店里买划算?(反正我啥都没买 = =)
(3)、序言书室(西洋菜南街68號7F)
我自己比较喜欢这一家,社会类书籍非常多,书的风格与之前两家对比很明显。包括人文地理、社区营造、城市规划、城市经济、研究香港/亚洲文化的等等方面,我看书脊就有爽到(doge)……也是港台皆有,我看见了好几本台湾都已经绝版的社会类书籍,之前还专门在露天上搜过,但是买露天实在是太麻烦了。序言书室还有两三面书架的英文史哲类书。店里一手书为主,价格自然不便宜,每本均价肯定过百了。加入会员可以打八五折(还是八折来着),入会价格是30港币,我觉得买两本以上这个入会费就赚回来了……(这个入会费真的很少了,比我之前在台湾见过的一些会员制独立书店都低)

(4)梅馨書店(西洋菜南街68號6F,序言书室楼下)
逛完序言书室下一层楼就看见了这家。这家小说类比較多,还有一些艺术类图册图集、旧的英文报纸。这家有不少武侠,摊在一进门的一张矮桌上。看见了明河社的金庸,还有黄易,只是不知道是有全集还是散部。随手拿了一本黄易看见书上原价是60港币,没有别的书店标签,也不知道是不是按原价卖。
在香港书店看见的推理小说中有很多台版的东野和凑佳苗,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在梅馨除了这两人的作品,看见了一本赤川次郎和一本法月的《为了赖子》。这家价格有点飘忽,有的小说只要小几十块,有的也上百,不太明白定价的依据。
(5)我的書房 My Bookroom(荔枝角道75-77号附近,可以通过高德地图定位)
这家比较神奇,都是旧书,书巨巨巨多,待在店里的几个小时内,有好几个住在周边的老爷爷拿家里的旧书来卖给店主。书堆得非常满,书架与书架之间一个人通过都有点挤。有两层楼,不仅有书,还有一个角落属于唱片和CD。这家书非常杂,什么种类都有,自己看书架上的小标签找吧。品相参差不齐,大部分都一般般自然旧,对待书的方式像国内的一些比较随意的旧书店。价格上来说,这家也是最便宜的,老板说书基本是对折,一般20—50rmb的样子,英文原版书更便宜。想淘书的话这家必须待很久,因为书真的是塞满了店里的每一个角落,要有耐心地淘 = =
我还是挺喜欢这家的,买到了六七本中意的。
(6)森记图书公司(北角)
这家书店在地下一层,入口有点像车库的入口。书店在网络上以收留了很多猫闻名,找书的时候有的猫还会过来蹭你的腿,但是不建议上手撸,老板希望书客和猫之间尽量不要互相打扰。
森记我后来又去了两次,印象比较好。书店分两个店面,一间专营二手,另一间主要按原价卖新书。分类有序、好找,还可以直接向老板问询。二手那间,买的越多越便宜,买5本貌似是40元/本,买10本就是30元/本这样,因为老板的初衷是希望二手书可以流动起来,去到有价值的地方去。

(7)神州(具体地址看名片)
在柴湾,比较远了,几乎是港铁的终点附近,而且地方不太好找,位于工业区的一栋高层楼上。真的是非常工业区的地方,女生一个人去还有点怕,周围都是推车的工人和货车。书店藏在23楼,乘电梯上去即可。我一开始找不到地方还问了一个阿婆…
比起市中心那些书店,这家店面其实很大,应该是因为偏僻所以租金便宜些吧。文史社科类比较多,分类很清晰,一点也不乱。小说一类的不少被摆在地上。这家除了旧书,还经营不少文玩、老行当那一类东西,不过我不懂这些,只随便看了看。店主是一位中年女士,态度非常客气。
总之,这家是分类最清晰、摆放最整齐的一家,但是地址偏僻难找,时间充裕的淘书客可以去看一看。

其他准备过几天再去的还有易手宝、精神书局等,待更新。
有一家法文书店上周日去时没开张,叫做Parentheses,虽然不懂法语,想拜访的原因是之前查资料的时候文章里这么介绍:“从未有来过店里的人失望而归……” emmm,大概是有什么特殊魅力吧。
以及,由于香港的高密度高混合度城市开发,许多店铺会开在高楼里,有些难找。有时店铺会挂一个小招牌或者小旗子在外面,所以在找不到店的位置的时候可以试试 look up。
以及旺角是我目前短浅人生中见过的最适宜又最不适宜步行的地方,适宜是因为路网密度极高并且有香港独特的商业文化buff加持,不适宜则是以一种略带苛刻的目光审视它的硬件设施,过窄的人行道使得但凡出现一家店铺需要装修,脚手架一搭起来便形成一个栓塞节点,太多类似的东西阻挡毛细血管似的街道上人流的涌动。
至此再简单记录一下对港澳台三地的直观认识与比较:
餐饮成本:澳门>香港>台湾>大陆
住宿成本:澳门≈香港>台湾>大陆
买书成本:香港>台湾≈澳门>大陆(不包括外文原版书籍)
公共交通成本:香港>澳门>台湾>大陆(澳门没地铁,放第二是因为出租车)
阶级固化程度:澳门>香港>台湾>大陆
没有数据的分析与支撑,这个比较肯定是主观并且片面的。主要是港澳台实在太小,在大体上可以比较得这么爽利,大陆的话分分钟东北西北西南长三角blahblah就可以区别出一堆。台湾稍微大一点,要杠的话可以杠台湾东部与西部的发展不平衡。
希望可以去更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