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创业
这段时间一直很纠结。
纠结啥呢?
就是想做点正事儿......
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别想着平平淡淡,必须折腾,因为只有不断折腾才有可能干出非凡事。
的确有那么几分道理。
我心想,要不咱也下海?
总结了一下,可干的项目太多,反而更加迷茫了......
有朋友建议我落地,贴地飞行。
潜台词就是咱自己是农民,更懂得老百姓的需求,于是,小付怂恿我啥也不干,就回村里开个幼儿园,说绝对赚钱,理由是啥?
邻村开了一个,今年招生300多人,学费每月300元,理论年收入100多万。
他说,利润至少50%吧?这玩意有啥成本?
在我看来,利润50%夸张了,但是一年赚20万还是有可能的,并且可以以办幼儿园的名义圈到一块地。
其实,开幼儿园最难的是啥?
资质!
对我来说,貌似又不是很难,毕竟轻车熟路,而且又有相关资源,或者干脆兼并一家不赢利的幼儿园,把它搬迁到我们村即可。
可是,一想到赚农民的钱,我就发憷。
万一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家长还不拿菜刀追的我满街乱窜?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招生容易吗?
我们村,适龄儿童不到20个,西边几个村庄都有幼儿园,顶多可以截获北边几个村庄的适龄儿童,但是那几个村子太小。另外,我们村离其它几个幼儿园太近,2、3公里的路程,自己村有幼儿园,谁还出村上呀?
小付说的那家幼儿园为什么火呢?
因为,那个村规划成社区了,把北边十多个村庄整合到一起了,有基数优势。
这只是分析了可行性,还没考虑投资,建这么一所稍微像样点的幼儿园,至少100万吧?
现在的我,去哪弄100万?!
不过,我不死心,不放过任何一根稻草,我决定去找专业人士聊一聊。
我想到了一个人,丽姐。
她在东环路上开了一家幼儿园,但是我从来没去过。
我先在微信上约了她,说是请她吃饭,她甚是惊喜,她以为我还是以前的魏巍......
丽姐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她原来在实验幼儿园当老师,有家庭,有孩子,结果一不小心跟学生家长恋爱了,最终爱情战胜了一切,俩人走到了一起。
那男的在本地能量很强,帮丽姐找了房子,审批了手续,开了这家幼儿园。
俩人在一起不到三年,又离婚了。
那男的找的不是别人,就是丽姐幼儿园里的一个老师,90后……
原来是喜欢这口?哈~
当时,有亲戚委托我给孩子找学校时,我专门拜访过这个男人,我是想凭他的人脉资源把亲戚的孩子送进学校,当时没办成,主要是亲戚力度不够,他总认为1万块钱就能搞定这个事,却低估了众多竞争对手,后来我才知道行情,2~5万!
别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现状。
一来二去,我和丽姐的这个男人也有过几次接触,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对不?
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油,平时喜欢戴着个墨镜,一副玩世不恭样子,某次,酒后,他可能是喝多了,叫了几个小姐过来,拍着我肩膀跟我讲,小魏呀,你还年轻,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爱情,该玩就玩。
还给我传输了一条恋爱真谛:意思是通往男人心脏的唯一通道就是女人的Yin道之类的......
我心想,这不是张爱玲的经典语录吗!啥时候成了你的经验之谈了?
说归说,我可能是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真是林子大了可以让你随时刷新对世界的认知......
平时,我也就是过过嘴瘾,真刀真枪的让我上,我还真不敢上。
看来是真遇到了高手。
接着聊丽姐。
中午,一起吃饭,寒暄了半天。
她问,咋想起我来了?
我说,没啥事,我是想问问本地私立幼儿园有没有市场?
她说,县城太小,交通太好,有能力的家长都会送孩子去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属于低端市场,主要针对外来务工子女。
我问,你幼儿园赢利状况如何?
她说,半死不活的,我一直都想找你聊聊,看看能不能转型成双语幼儿园或国学幼儿园。
我说,非常难,双语或国学幼儿园也是公立幼儿园的补充,但是是高端补充,针对高端家庭的。
她问,那为什么很多在市里做的很好?
我说,市里多数人是外来人口,没有资格上公立幼儿园,既然选择私立学校,肯定要选一家收费高的,概念好的。
她说,也对,本地有钱有权的基本上都去机关幼儿园了。
她问,有没有计划在本地开一家幼儿园?
我说,你知道XX商场不?他们现在招商难度很大,找过我,愿意免三年房租,让我在那里开个店,可以是健身房,可以是饭店,可以是咖啡厅,可以是幼儿园,我心动了很久,离我家两步远,我可以开个店让媳妇去经营着,不比在家待着强?可是开个普通的幼儿园我又没啥兴趣,开个高端幼儿园又没市场,除非养上三五年,我又熬不起。
她说,我跟你分享一条创业心得:没有准入门槛的市场,不要轻易进入,因为谁拿钱都能进,很容易泛滥。
我说,是的,必须要做有竞争力的事。
吃过午饭,她带我去参观她的幼儿园,地方倒是挺大的,她的办公室是一个套间,看样子她是住在这里。
我问,丽姐,晚上住这里?
她说,嗯。
丽姐打扮的还是蛮仔细的,戴个金丝眼镜,一身职业装,猛的一看根本不像小县城的人,有大城市的风范。
我问,丽姐,有洗手间吗?
她说,有,在里屋。
我推门进了里屋,洗手间跟卧室挨着,卧室门敞着,我朝卧室瞥了一眼,床上乱糟糟的,衣服裤衩胡乱堆放在床上,被子是农村的大花被,枕头已经有些发灰了……
洗手间的地上,有很多头发,应该是洗澡时掉的,也没清理。
这个女人是一身扑到事业上了?
她内心的苦,通过卧室就能看出来,她不愿意收拾了,反正又没男人,又没孩子,收拾了有啥用?!
我很难把卧室的乱糟糟跟中午优雅品着咖啡的她联系到一起。
找了个理由,匆忙告别了。
我在想,若是我离婚了,可能就成了她,平时给人的感觉是衣冠楚楚,可是家里乱七八糟。
我是做互联网出身的,过去我总认为开实体店是一种后退,互联网可以让我们做全国的生意,而开实体店只能辐射很小的半径,可能只有几公里。
如今,我很迫切的想开个店,为了家庭稳定。
公园旁边有个渔具店,门面很小,但是生意很好,老板是个垂钓爱好者,每天都在微信上组织去钓鱼,老板很聪明,自己包了一块鱼塘,开启了双赢模式,不但卖产品还卖服务,钓一天100元,半天50。
每次出发,都在公园门口集合,小店生意主要是靠队员消费。
前天,我去他店里坐了一会,我想了解一下他的运营模式,如果合适,我可以复制呀,让我媳妇开这么一家店,不是挺好吗?
我问,生意如何呀?
他说,要关门了,现在都知道淘宝了,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
我问,组织垂钓赚钱不?
他说,说句难听的,都是一群穷鬼,稍微有点钱的就不会待在咱这,人家早就三俩成群自己玩去了,跟这些人玩不到一起,收100块钱的垂钓费,钓不到鱼,天天都有人喊着退钱,你想想吧?
我心想,这家伙是不是怕我复制他呀?
寒暄了几句,感觉他一肚子牢骚。
走了。
其实呢?
很赚钱,单说销售鱼具他可能不占优势,因为他的定价太高,加上电商平台的打击。但要是说场地服务费,几乎天天都是爆满,看路边上停的车就知道,每天都有10几辆车,每人收100元,你想想吧,哪天不赚1000多。
我去逛逛迪卡侬,想买几个网球,跟美女切磋一下……
逛到了山地车展区,看到一个儿童座椅特别漂亮,是固定在山地车上的,还带减震,我一眼就喜欢上了。
若是买个这玩意,以后骑车带着儿子去郊游,多好呀?
我一看价格,800块钱。
舍不得买了,若是在过去,800块钱还叫钱吗?
以前我遇到过一对年轻夫妇,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孩子有三四岁的样子,坐在爸爸的车子上,我特别羡慕。
当时,看到那个场景,特别感动。
我在想,若是我媳妇也喜欢骑自行车,也喜欢郊游,那该多好呀?我们一起骑车,一起带孩子出去玩。
当时,还是有条件的。
如今呢?
只能想想了,因为儿童座椅我买不起了,另外郊游是需要用皮卡的,过去认为很简单的生活,如今都已经无法实现了。
何况,如此窘迫的生活,哪有心情郊游?
媳妇整天吼我:你咋不陪陪儿子?
我怎么陪?!饿着肚子去散步,去旅游?
有些可悲!
周末,喊了个妹妹一起吃鸡,不是游戏,是吃的火锅鸡。有人好奇,为什么总是找女的?
在友情方面,女人比男人考虑的简单,不考虑什么利益关系,觉得对脾气,就愿意做朋友。
男人不同,你优秀时,他愿意臣服;你落魄时,他躲的远远的。
她有三家皮具店,卖:皮鞋、腰带、包包。
生意很不错。
她一直都怂恿我在县城开这么一家店,她愿意提供经验支持,但是我不看好,因为在我的认识里,女人买包包,要么买名牌,要么随手买一个,咋可能买个不上不下的中等货呢?我给媳妇买的包包1万多块钱,她总是嫌为什么不买LV。
这就是认知差异。
好比如,我请领导吃饭,喝的白酒是舍之吞2000多一瓶,你要是跟他们讲这酒比茅台都贵,他们会问,那为什么不上茅台?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现在不都是网购嘛,谁没事逛商场买包?
她说,错了,包包不同于衣服,有品位的女人更相信感觉,特别是款式、质量,不一定非是大品牌,那些单纯追求品牌的人,未必是真懂搭配的人,未必是真有情调的人。
我问,跟我说实话,一个店,利润能有多少?
她说,20万以上。
我问,纯的?
她说,是的。
我问,网上卖不?
她说,微信卖,我们店的回头率在60%以上。
我问,价位呢?
她说,300~4000元。
我问,货都是你自己挑选的?
她说,是的,每月去一次广州。
我问,是不是要不断的积累?
她说,这个东西,最主要的是靠回头客。
我说,我对包包之类的根本不感兴趣。
她问,你对什么感兴趣?
我说,健康相关类的产品。
她问,具体呢?
我说,比如,减肥产品,防辐射眼睛,再就是一些未来趋势的东西,比如,充电桩之类的。
她说,那去开呀?!
我说,我一直都在找场地,很难有合适的。
她问,你有什么东西比较擅长?
我说,我擅长的东西多是屠龙术,没啥用,擅长开车,擅长读书,熟悉地理、历史,这些东西有啥用?
她说,太空原则知道不?出现危机时,保持不动,就是最好的办法,我的建议是什么都先别做。
我挺羡慕她的,既和睦又独立……
有次,我给她打电话,她去广州进货了,刚下火车,我很诧异,咋坐火车呀,不坐飞机呀?
她说,坐飞机会增加进货成本。
我在想,这样的女人真的让人敬佩,一个人坐两天火车去广州进货!
而我们呢?
多少年没坐过火车了,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是努力奋斗一生呢?还是安稳享受生活呢?
这个问题,很难有准确的答案。
冯仑跟女儿说过:你的起点,是很多人奋斗的终点。
那么,她就不会向我们这些创业者这么痴迷于财富追逐,可能去当了一个小提琴演奏者,她很享受那样的生活。
我问过很多人同样的问题,有什么打算?
在我们的价值观里,要干到80岁,要给孩子留点积蓄呀,要帮孩子买上房子呀,娶上媳妇呀……
我们总是考虑太多,肩上太多担子。
去阿里巴巴看看,你就觉得那是一群疯子,突然有人站起来喊了一句口号,接着一群人站起来喊,他们就是机器人,疯狂的机器人,天天加班,以阿里巴巴为自己终身事业,却从来没人停下脚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别说泡妞了,我采访过几个,连老婆都没空搭理了,晚上抱着电脑睡,醒来就要去上班,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
阿里巴巴内部论坛上讨论的最多的就是类似的话题,连孩子都不能要,不是不想要,而是没空要,也没空生,更没空养。
这种竞争机制不仅仅在阿里巴巴有,在所有的大型公司里都有,大家都是团团转的蚂蚁。
这种生活,我接受不了。
我觉得,生活还是要有的,否则太无趣了。
公务员式的悠闲生活,我也接受不了。
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段子,我一直记得特别清楚,去沙漠探险,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有无数的宝藏,但是风沙很大,若是在里面时间长了,就容易被堵死洞口,问怎么办?
答案是五花八门。
其实,最安全的策略是啥?
抱着离洞口最近的一块宝石就跑……
每个人只能在一个细分领域里贪婪!
这个段子是有两个点的:
第一、你要知道谁是宝藏,什么机会是宝藏。
第二、专注。
但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清谁是宝藏。
大家总喜欢去买秘籍,什么创业秘籍……
真正的秘籍是什么?
耳濡目染!
一个人创业成功,绝对不单单是技巧的事,而是性格、脾气、胆识多方面的因素。
我觉得,这几年,我很少变了,过去总是变来变去,别人认为我是个善变的男人,一个人为什么善变?
因为,他没有安全感。
若是你一天稳定赚1万元,你还会不断的寻找创业项目吗?
我以前谈过一个观点,一个人之所以忙着搞聚会、旅行、圈子、出版等等,无非一个原因,他的主业不赚钱。
主业赚钱,谁去折腾这些?若是苹果公司在中国,他也不会轻易进入房地产的,因为苹果足够赚钱了。
后来,我就把目标调整为了:寻找一份可持续性的事业。
挑来挑去,我把自己涉足的杂业纷纷砍掉了,最终剩了一个最不起眼的事,就是写文章,其实我过去写文章是为了别的事服务的,而现在正好转变了角色,我做一切事都是为写文章服务的。
为什么出去玩?
也是为了写文章,我不是出去玩的,有人问为什么不带着父母出去?
有人算过一笔帐,若是他们一家带着老人去国外玩一圈,七口人至少20万。
我们家现在六口人,去趟国外,我们至少10万块钱,对于我们现在的收入而言,这是不现实的,还是要先带着父母在附近走走。
以前,我采访过一个旅行达人,他常年在外,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在外面这么久,有没有艳遇?你会不会忽略了自己的女人?会不会忽略了孩子教育?
他说,走的越远,越想家,越爱家人。
我心想,这是客套话吧?
如今,我就非常懂他了......
我写日记,有时我就在思考到底是什么?
重要的不是你学到了什么,而是养成了一种习惯,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正能量的引导。
一个人,如何才可以获取别人的关注呢?
就是做别人梦想的执行者。
例如,有人想出国旅行,但是工作太忙,不要紧,咱替他去。
要想获取别人的关注,不是说你足够勤奋就行了,也不是说你用心写就行了,有人都能坚持喝尿20年,就有人能坚持写日记20年,写不难,写出被人喜欢看的文章很难,这需要有料。
要么你是个成功人士,你写的什么都是成功教条,有人相信,有人支持,有人关注。
要么,你是个信息达人,你能不断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回来了,一切都是这么的熟悉。
安逸与收获是不可共享的。
公务员为什么只能拿几千元的工资?
因为,你太安逸了!
农民多么勤奋,为什么只能换来那么低的收入?
因为,太安逸了!
你以为农民,真的天天在地里干活?
一年365天,真正干活的日子不超过30天,其它的时间都是无所事事。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创业的,至少我很佩服以前的自己:风雨无阻!
这段时间的确有些懈怠,但不会是常态......
前几天,在商场被搭讪了,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姑娘,戴个眼镜,自称是大学生,跟了我一路子,非要卖给我一盒防晒霜,60块钱。
喋喋不休。
我说,我很看好你,也很支持你,但是我没带钱。
她不信。
我说,我没有带钱的习惯,要不你自己翻吧,你要是真想卖给我,就先让我拿回去,回头你去找我要钱。
最终,她没信任我。
我在想,我若是有这个劲头去推销,还至于这么穷吗?
咱,不就是苦苦的追求了所谓的颜面吗?
在我们看来,这个小姑娘是不要脸,可是真的不要脸吗?
我觉得,她挺有魅力的,至少赚到钱了!
最近,很多人听说我落魄了,都纷纷给我介绍项目,多数是直销……
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动摇了。
原来,闯入直销的人,很多是落魄时饥不择食!
也许有一天,你突然接到了魏巍的电话,当你很激动的接起电话时,对面的我问了一句:兄弟你好,听说过安利吗?!
---------文章完---------
广告时间:
1、1000位铁杆读者付费圈子招募中(距第300位忠实读者,剩余91个名额)加入全凭随心,随愿~
2、若您有故事,并且愿意分享给魏巍和大家,即使您不是付费读者也无妨,可以添加私人微信:28058130(来说出你的故事)
特别说明:
1、文章有虚有实,我不一定是我,切莫对号入座...
2、有价值就有价格,文章有偿阅读,自愿,随心!
3、焦点在哪,答案在哪,若有感触,感谢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