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
老刘建议我看《正阳门下小女人》,说女主角演得好。依言看了,还不错,看得下去。所谓年代剧,大概是视频网站创造的剧目分类中的一种,一目了然,拍的是近现代的事儿,多半有一定的历史跨度,追求一种沧桑感。我偏好年代剧,是因为它能够唤醒我的一些记忆,带我到青葱岁月去游历一番,感觉亲切。当然这得是好剧。好剧并不多。就算最好的剧也只是相对的好,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触目皆是,只能启动自动忽略系统,捡差强人意的地方往下看。《正阳门》不算最好的剧,以前年代剧多的时候,它在它们当中不过中不溜儿。现在神仙剧多,踏踏实实讲故事的剧少,能有个它看,当真聊胜于无,不能挑食,只好老老实实从头看到尾。
女主角演得一般。她最出彩的出演是当年初出道时在某个电影中演的配角,比主角好得多,是全剧的惟一亮点。那部电影口碑甚好,给导演和男女主角带来无数荣誉,也算一部年代剧,只是电影不这么分类。我并不喜欢。因我对男扮女妆有生理上的厌恶,自己无法控制。我只觉得她不错,本色天然,是个好戏苗子。但本色天然注定成不了大气候,人们的欣赏趣味偏向装腔作势,本色天然换个词儿叫不会演戏,演去演来,最多演个中等偏上,想大红大紫基本没戏。
如今她也是做作的。老戏骨式做作,和年轻人不同,做作得驾轻就熟,从容自在,让人觉得戏就得该是这样去演。
和她配戏的男性老戏骨比她更会玩这种老戏骨式做作,装傻充楞功夫一流,将一个外拙内秀其貌不扬的男人演绎得很有意思。
青年演员没有出挑的,中规中矩罢了。
说的是那个年代的事,看起来似是而非,总觉得和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不一样,像一件做旧的东西,讲了旧故事,却和真正的旧故事有本质区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看得见的历史都讲成这样,看不见的更早的历史被讲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因此我一直戏看历史:正史野史,都不过戏说,而且戏说得装腔作势,一点都不自然。人们也习惯了历史的装腔作势,认为那样才真,反之则伪。
演到最后落了套,又是一些成功的商人。几乎所有的年代剧故事都将一群穷人讲到成为巨商大贾为止。大结局可以不看。
电视剧虽然只是一个玩意儿,但后来者会当它是真实的历史,以为他们的长辈真的那样活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