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才发现的生活真相
查看话题 >女人,真的是三十岁变老的
大概是三年前,有个比我小8岁的学生跟我说晚安时给我发了《三十岁的女人》这首歌,还附文:老年人要早睡哦。我当时霸气十足地怼了回去:姐姐才没这么老,姐姐比你嫩多了~
下面是我很认真的肺腑之言(简单翻译:fei话)
关于外貌
【30岁之前】
在我们江南水乡钟灵毓秀之地,美女是很多的,论相貌因此我是排不上名次的。不过有一点我倒是很自信——皮肤。
好到什么程度呢?
当年,我们家小区老门卫给新门卫介绍住户时曾说:像剥了鸡蛋一样的就是她了(默默自封区花,啊啊啊牡丹,百花之中最鲜艳~)。还有的同学喜欢捏我脸“哇感觉能掐出水来”,捏的时候还让我配合做各种被爱抚的表情。婴儿肥是我学生时代的标志性特点之一。每当别人夸赞又白又嫩时我都一脸傲娇地吹嘘“天生的,强生的,妈妈生的”,这句口头禅说了十几年,直到。。。。。
另外一个标志性特点是卧蚕。大家都知道的,赵雅芝、黎姿、李嘉欣等一干老牌港女都有有的,简直就是古诗里走出的美目盼兮。我当然没有这么厉害,沾她们光就像说明只要有卧蚕就能撑起一双不太大的眼睛。
记得大一入学时,有玫琳凯来做推荐,那位大姐姐对着我们一群小奶牛普及护肤理念,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句话:女孩子是25岁之后衰老的;要保护好眼睛,因为是第一个衰老的表征;要注意基础隔离,不要让黑色素沉淀。
恭喜你!全说对了!
然鹅,并没有ruan用。
我的二十多岁,一直在裸奔,一直在放飞自我,一直用清水洗面脸中。就是因为那句口头禅已经深深地存在我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
【30岁之后】
有时照镜子会吓一跳:这人谁啊,真丑。
365天里基本360天戴眼镜的,30岁的女人们都知道这个原因。对,眼镜真的是个好东西,遮黑眼圈、遮黑色素、遮脸部暗沉、遮眼角细纹。这样看起来,假如从效用和折旧率来算的话,眼镜真的是最物美价廉的“护肤品”了,比所有上千的眼霜还要管用。所以,我跟相爱十年的美瞳、隐形眼镜决然分手。
现最喜欢听到的不是别人夸赞皮肤的话,而是“你是90后啊”。心知肚明这不过就是30岁女人之间的恭维,但还是欣然接受并且大方承认“我在装嫩啦!”嗯,是装,但没有嫩。
从某一天开始,发现美丽的小卧蚕不见了,因为眼袋逐渐上位,把原本C位上的卧蚕拉下来了。笑起来会有褶子了,不再一脸胶原蛋白的青春无害。因为抵挡不住地球引力,好看的瓜子脸脸慢慢变国字脸了。
走在路上,看到任何小姑娘不再像以前一样评头论足,只会在意“年轻啊”
关于健康
【30岁以前】
如果开一个讨论叫“哪一刻证明了你上大学了”,我想我妈一定会给你讲我的这个小故事。
大一那年元旦,我约了人聚会。站在市区黄金中心地段等人,这时我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到了欣赏、惊艳的目光。我意识到大概因为我气质卓越:白色的中靴,肉色的丝袜,粉色呢格子的超短裙,纯白色的紧身针织衫,外面套了一件有雪白兔毛领的修身羽绒服。好得意啊~
正沉浸在这种备受瞩目的时刻,我妈从马路对面出现:哎呀,你以为你上个大学就引领时尚了?大家看你是在纳闷这个骚diao骨头是谁啊。
要风度不要温度,那个时期的我们拼的是谁棉毛裤穿得晚、穿的少。黑丝时代也是那时候达到巅峰的。当时我的衣柜大概能翻出不同厚度的近30双黑丝。几个男同事曾带着揶揄的口吻说从背影上判断是不是我,只要看三样东西:黑丝、高跟、风衣。(一听到这三个词我就顿觉一阵寒意啊)
不怕冷是年轻的标志。那么能熬夜就一定是年轻的资本了。
从大学到研究僧,课余生活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当时年轻的盆友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杀人”、“K歌”,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两个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点:晚上进行活动,精确时间是晚上课后或是例会之后至第二天凌晨。不过毕竟我们是好学生,所以一般活动结束后,有的人会继续敲代码,有的会继续文案创作,而我会立即背着书包去上课或组织活动了。我有一哥们曾经夸我是“金霸王”,充电1小时蓄电10小时。精力旺盛、不会觉累、不爱睡觉、不怕吃力,就是女汉纸本尊噜~
对于女生来说,每个月的那几天是最麻烦的。但我和大多数的女朋友一样,基本反应不大,该玩玩,该吃冰就吃冰,该喝饮料就喝饮料。
保温杯,是什么?静养,又是是什么?
【30岁以后】
今天杭州的天气是:晴,无风,最高气温21度。早上翻到衣柜里买的妮子短裤,精心打扮了,穿上不透明的爆黑丝,套上标准秋季单鞋,然后出门。刚刚要锁门,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一丝凉意,于是冲进房间换上了一条加厚加绒长裤,再穿上加厚小白鞋。
冷!真的是很冷!
2018年的冬天来的有点早。
如果怕冷是不再年轻的标志,那么怕累是年纪大了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们常说:晚睡毁半天,早起毁一天。而我“晚睡毁一天,不午睡毁半天”。于是开始睡午觉,开始到了晚9点就睡意来袭,开始晚睡就失眠;即便是出去旅行,也不能疯到夜黑风高;去健身房运动,刚刚上跑步机15分钟累觉不爱,早点洗洗睡吧。
什么K歌,打牌,聚会,先续命再说吧。万一不小心到很晚,惨了,再也睡不着,第二天清早八早就醒来了。以前睡前,男票会温柔地说:晚安,好梦~现在每天嫌弃一句:都30岁了,你不是年轻小姑娘了,熬不起了。我每次都乖巧的应着“唔~”,心里却一万句“滚“。
微信群的话题多了很多健康话题,一群女人从以前七嘴八舌议论哪个男孩子绅士帅气聪明读书好,到了叽叽喳喳说怎么样喝什么口服液吃什么保健品这个月量多不多有没有痛。
关于情感
【30岁以前】
一直到工的前几年,我回家频率大概2、3个月一次。我觉得世界很大很精彩,我都来不及看。我不喜欢家长里三姑六婆腻歪,我觉得父母亲情是最遥远的羁绊,天高任鸟飞,走遍千山万水,只要装在心里就好。
更多时候是和闺蜜、酒肉朋友玩在一起。我曾是热衷于组织各类轰趴的教主,一月一期主题聚会,衣服色彩要统一,每次活动有图有总结。我甚至组织过相亲晚会。假如哪个月活动少了,哪一周末没有见姐妹团,内心不安:下周一定要约啊!我在意姐妹是不是开心,在意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陪伴。在意我们的友谊有没有纯洁。
那个时候的我,对爱情设想的过于完美,要轰轰烈烈飞蛾扑火。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的情投意合、生死相依才是最高的精神契合。如果一旦有什么需要我说穿点破的,那就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所以我们总在为了一点点小事而放弃,放弃每一段将来可能长远的关系。
【30岁以后】
我慢慢开始想家了。当看到自己也有白发的时候想到父母的头发更白了。我慢慢理解了虽然自己不需要父母但父母需要自己,回家的用时越来越短但总觉得路途慢慢拉长,那是父母老去的加速度。 有时想出去潇洒却想起“父母在不远行”,开始羡慕那些一直在父母身边读书工作的人,哪怕在一个小县城里做着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工作又怎么样呢?至少你和家人在一起。
没到周末的时候,我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宅女。更喜欢独处、喜欢与自己对话,不抗拒受邀轰趴,不排除放鸽子的可能性。我能够理解朋友们成家立业后各自的忙碌,我能够释怀这样那样的迟到、毁约,甚至有些很长时间不见的朋友,我知道你安好就好。再说了,朋友本来就是无用的,志同道合相互欣赏即可为友。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温暖午后,晒着太阳,就是自己的那份专属甜蜜了。
还是会心动,还是会一心一意,也还是会追求浪漫。可是不再吹毛求疵,你有好多好多缺点,我们有好多好多的争执,但也有更多的优点和快乐。那种才是真正的相处吧。我喜欢高晓松在《奇葩说》里的那段话,30岁之后我们追求的如何过更好的人生,而另一半就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遇到了最不好的自己,一个让自己讨厌的自己,而现在我在重生,因为爱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全成长。但假如遇不到这样的人,我可以过好自己。我身边就有不少有经济实力能自己消遣的人,把每日生活过得让婚姻里的人羡慕。
最最最重要的话
20岁之前的我有一个奇怪的愿望:要在27岁时结婚生子,然后优雅的死去。因为我接受不了变老,我要把容颜留在最好的时刻。
30岁之后的我有了很朴素的想法:我要如何过好每一天。以自己不要脸和要脸的经历说了这么多30岁前后的对比,不是在缅怀过去的辉煌。对比30岁前后的各种差距,也不是为了伤感难过。而是真真切切意识到“我们正在变老”的这个事实不可逆转。
今天有个办公室勤工小朋友说“这个老师大概在90年-95年”,还有几个同事说“你最近变漂亮了”。其实对这些话,我是有自动免疫功能的。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可以面对一切真相,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我已经不在乎被评价是否年轻是否好看,因为如果不动用医学美容,人终将老去。提前做好老去的准备,想想真的很老了怎么办,我还能快乐么。
为了让自己更加坦然更加幸福地在变老的这条路上走下去,今天的我珍惜时间了吗?在真正在意的事情上花时间了吗?有没有为难自己让自己不高兴?
认识变老这件事是为了防止加速早衰,生理上的面对现实不代表30岁的女人就会变得无趣,变得暮色沉沉,变得毫无生机。我还是会喜欢一切可爱的东西,保持好奇心,还是会和95后少女一样对刘昊然着迷。
所以,30岁的中年少女们,我们add oil~!!!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事业。
见另外一篇 : 而立之年,我选择在体制内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