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方程式》第一期的收获
很感谢推荐给我这个电视节目的朋友,刚刚看完《东大方程式》的第一期,两个小时的时长,但是收获了很多想法和思路。看到了和优秀学生的差距,小小的总结了一下,希望接下来能慢慢填补和改正。
1. 一个需要用时间和脚步完成的收集任务
节目刚开始的这个前辈,说自己最近沉迷的事情是巡游各种各样的公务所(大概搜索了一下,日本的公务所是类似地方办事处功能的办事机构,可能搜索结果不是很准确)。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深深触动了我。
有这样一个可以慢慢靠时间和脚步来收集的爱好,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就是带来快乐,这的确是件很高尚的趣味。







想来我自己很少有过类似的念头,比如去有意地收集什么,游历什么,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想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效率有多高,而忘掉了那些更为重要的环节:比如就是单纯经历某个过程。
长时间埋头于书本文字算式间的理解,而忽略了身体力行上的体验,其实两者都是理解的方式。非常羡慕这位前辈神游般的体验方式,11月我会好好计划一下这个问题,也许会先从建筑入手。对于建筑一窍不通的我,倒是一直有个比较幼稚的想法:那些能让人陷入沉思的建筑大概是建筑的真正魅力。希望自己能多多游历,至少做到能潜下心来观察,并且不断纠正或优化我目前幼稚的判断。
2.形象和谈吐,要加把劲才行
看到节目里的几位形象略显邋遢的前辈,受到了弹幕不同程度的建议,感觉自己也要加把劲才行。一直以来总是以没有时间、没有心思之类的借口而怠慢了形象上的关注,衣服穿反也经常发生,这确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毕竟做到简单整齐,并不是非比寻常的难事。
谈吐方面,曾令我感到折服的一位模板人物是Jordan Peterson。此处不讨论他的政治观点与学术内容正确与否,仅仅非常欣赏他在公共领域表达自己时的那份理性与清醒。遗憾的是,折服归折服,自己却始终没有认真训练过如何清晰、完整、冷静的表述一个观点,尤其是口头表达。哎。
3.掌握多门语言,应该是有套路可寻
这位五年掌握7门外语的前辈也让我影响深刻:

按照这位前辈的说法,母语日语是SOV语序的话,他后来所习得的法语、西语以及部分中文都属于这类语序,所以学习起来障碍会明显少一些。而英语和大部分中文择时SVO结构,对于日语母语者来说可能相对困难一些。想到这里我有一个猜想,我觉得他学习语言的方法除了基本词汇量累计以外,可能是先从人类语言的整体结构切入的,继而局部爆破,找到相似与不同,对比学习。
不过,以上只是我对他学习方法上的揣测。这倒为我学习德语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有语言学专业的同学,希望能推荐一些相关优质论著,很想试试能不能从这个思路来切入学习。
4.照相机式记忆法

过去很反感这类记忆技巧,不过看了这期节目,这个女生的瞬间记忆表现着实令我感到不可思议。非常想要了解这类记忆技巧的方法论,并且尝试一下。 目的倒不是为了能够速记,而是觉得对于活跃注意力、训练脑袋还是很有趣游戏。
5.谈恋爱是永恒的难题吧


看到不只是我在困扰,似乎又有一丝慰藉?哈哈。搭讪、约会、甚至喜欢到底是什么样剧烈的感觉,大概是世界上最难解的题了。
第一期看完先写到这里。我的私信实在太多,周末我会抽空一口气回复大家,见谅!
晚安,明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