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的记忆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不喜欢家乡的,那种所谓的乡愁更是没有,我到了深圳一直都觉得我就是喜欢这个城市,我想在这个城市生活。可现在发现有些记忆却是扎根在内心深处的,那个故乡。现在的深圳渐渐入秋了,早上有些许的凉意。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凉风徐徐,好不惬意。早上突然想做糯米酒,一串的联想之后,就想起了小时候关于夏天的记忆,哈哈哈哈哈哈,一点都不相关的联想。小时候的夏天是从早上就热起来的,爷爷会早早的骑个单车去外面买菜,等我醒来爷爷是早就回来了的,而我睁眼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翻爷爷的买菜篮,看看给我带了啥好吃的。有时会给我带一排太子奶,有时会带跟雪糕,我自然是高兴的手舞足蹈,有时他啥都没带,买回来的咸咸的豆干,我也是要咬上几口。奶奶是一大早就开始煮粥的,一口锅敞着盖,里面白色的米粒和粥水在翻滚。奶奶煮粥有一个特别的技巧,是我在出了家乡后再也没见过的,等粥翻滚一段时间后,把里面部分的米捞出来,放在旁边晾着,剩下的米和粥继续煮。所以家里的粥都是水多米少的,夏天喝起来特别的清爽。来广东后,发现这边粥的标准是越绵绸越好,大概就是地方差异吧,却再也没有喝过那种清爽的属于夏天的粥了。捞出来的米也是不能浪费的,中午把米再稍微蒸一下,就是热腾腾的粒粒分明的白米饭了,一颗颗的谁都不沾着谁,吃起来也是格外爽口,这大概就是劳动人民在炎炎夏日慰藉自己的方式吧。这种生活小智慧会是谁发明的呢?然后这个智慧又一代一代的,邻里之间互相传授,它从来都不会登上历史的舞台,却在这种一代一代的劳动生活中默默地闪着微小的却不会熄灭的光芒。几千年以来,伟大的劳动人民会有多少这样的小智慧啊,偶然间默默地就发生了,没有教授与人的就默默的随着人体渐入黄土,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悄悄地它就退出了,也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在意。就像这种在农村生活里的小智慧在城市大家是不需要的,毕竟按下按钮,开个空调就可以解决。可生活本来的样子又是什么。。。
夏天的中午是炙热的,太阳晒的耀眼,只敢躲在家里,坐在大堂,远远的看着门外的夏天。那是一个有声又静止的画面,窗外360度无死角的蝉鸣,一直聒噪的不停,远处绿绿的田野,青翠的小山都一动不动的,默默的接收着太阳公公的热情。一点风都没有,似乎连空气这个介质也变得纯净起来,田野对面人家的的鸡下蛋后的咯咯叫都听的清楚,远处小山的轮廓也看的真切。午休过后,躺在凉椅上的人们渐渐醒来,瞅瞅外面的太阳,拿起蒲扇继续扇扇风。外面的蝉鸣还是依旧,它们都不用午睡的吗?接着会有陆陆续续的人从家里出来,扛着锄头,戴着草帽,慢慢的走向炙热的田野。傍晚的夏天是最令人期待的了,我和哥哥一人提一个桶,排队去井里打水。那是一口泉水井,水从地底下冒出来,清凉甘甜。井是两口,中间相接,上游的这个是人们的饮用水井,下游的那是人们用来漂洗衣服的,也时不时的有调皮的男孩子直接跳进去洗澡,弄的满井都是浑水。每天傍晚这个井边都是热闹非凡。我们打了水回来,全倒在屋子前面的水泥地上,水泥地马上滋啦啦的响起来,好像渴了一整天,有水了马上咕隆隆的喝起来。当然一趟水肯定是不够的,我和哥哥要打好几趟水才能把水泥地都浇满水,最后两个人都累及了,瘫坐在闷热的水泥地上,看着水一点点的被水泥地吸干,等它喝饱了水,地上就凉爽起来。晚上我们会把凉椅搬到水泥地上来,邻居也都摇着蒲扇出来走动走动,有时会到我们家的水泥地上,几个人搬个凳子就聊起来,我们小孩子就在傍边玩自己的,有时就躺在凉椅上仰着头看星星,时不时飞来一架飞机,一闪一闪的移动,小脑袋瓜就在想里面会坐着谁呢,当然我怎么可能知道哈哈哈。寻常的夏日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真是怀念啊!
关于夏天的记忆越回忆越多的细节被记起,某个记忆被想起时瞬间就热泪盈眶,我也不知道是触动了自己身体或心灵的哪个部分,但我大概是知道了,我不是不喜欢家乡,只是因为我再也回不去过去的家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