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孩子的幼儿园 给孩子上一堂亲子教育课
早起做了各种花样的美食,可孩子还是挑食?
孩子的世界只剩下了手机和平板?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东张西望?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当我们要求孩子改变的同时,
是否想到我们应该先学会改变自己。

今天我特意请了假,跟着女儿参加学校的种菜活动。
活动一开始,女儿的目光就被眼前土豆、红薯的小苗吸引住了。
“这个是什么呀?”
“我知道,我知道,这是小苗,我奶奶家有种的哦!”
“是胡萝卜吗,我最讨厌吃蔬菜了!”
女儿不仅对小苗好奇,对小苗是怎么“变”出来的更好奇。“小苗怎么长在土豆上了?”女儿问道。
“这个小苗是土豆的芽,发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但是可以种起来,会长出更多的果实。”
“好神奇啊!我也要种土豆!”

女儿好奇的样子,和在家捧着手机看动画片时不同了。一连串的问题从她口中蹦出,小脑瓜也爱思考了。我在不知不觉中没了平时和女儿相处时的不耐烦。
“将土壤倒在菜盆里,用小铁锹把表面压平。浇水是很重要的一步,将土壤浇透,底部渗出水就可以了。再挖一个和土豆、红薯大小差不多的洞,把发芽的部分朝上埋进土坑里,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每天都要浇一点水。”我耐心地讲着昨天提前准备的知识点。
女儿认真地听完,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们一起种菜吧。”

她拿着喷壶认真往土里喷水,生怕菜苗“喝”得不够,喷得可起劲了。

挖坑是个力气活,也是个精细活。一开始女儿总把土挖到盆外,额头上也冒了汗。
于是我在女儿身边蹲下,握着她的小手,教她如何使力和寻找正确的方向。
女儿学得有模有样,脸色露出满意笑容,我想这个时候在她心里,妈妈是无所不能的。
形状各异的土坑在我们手中诞生,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一刻无限释放。

挖好坑,女儿把长出小芽的土豆、红薯轻轻放进坑里,还不忘记在旁边留一个小洞。
她悄悄告诉我,如果浇水浇太多了,这个洞可以用来放水。没想到,一直被我们捧在手掌心的女儿,还是个细心的小姑娘。
放完小苗,用坑边的泥土慢慢盖住土豆。女儿嫌铲子太累赘,直接上手刨了,真是个急性子。
看着菜盆里拱起的“山丘”,女儿稚嫩的脸上除了泥土,还有劳动后的快乐笑容。

时间过得飞快,我和女儿一起完成了属于我们俩的作品——土豆苗宝宝和红薯苗宝宝。
“妈妈,小苗这么小,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我要把它们带回家,每天早起给它们浇水,好好照顾它们。”
在孩子的世界里,
种菜是一场游戏,
是对弱小生命的照顾,
是一份坚持和爱。
通过孩子稚嫩的语言和纯真的眼睛,
我了解了她内心的世界。
我想今天是女儿给我上了一堂课。
种菜很简单,
与孩子相处也不复杂。
当我们以各种理由缺席孩子的成长时光,
问题的产生就不在于孩子,
而应该在我们自己。
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
牵着蜗牛去散步。
种菜亦教育,教育亦种菜,
都需要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

© 本文版权归 农业网Agrone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