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部日影总结
2014年年底开始补日影、韩影、华语片、短片、默片和纪录片,不过能坚持下来的只有日影。花了四年左右的时间,终于补够了500部,算是入门了,趁今天有空写个日记简单总结一下。
标题又是随便改的,因为我也不知道改什么好。额,赶紧写完这篇吧,以后就主要是重温经典老日影和开补法国片、德国片和意大利片子了。
一。导演
1。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成濑巳喜男、沟口健二

刚开始补日影的时候就打算两年内补完这四位导演的作品,然而花了四年时间也只是补完了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的电影。刚开始补日影的时候,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那自然也是从这四位导演开始了。补的第一部日影是小津的《秋刀鱼之味》,恰好是小津的最后一部作品,那部电影让我认识到志麻姐姐,她真是太美了;补的第二部日影是黑泽天皇的《罗生门》,而这部才是让我真正喜欢日影的电影,后来读了《复眼的影像》才知道天皇和桥本忍创作《罗生门》剧本的过程是何其的复杂和艰辛。
其实第三第四年已经不怎么补日影了,而 我的新世纪日本电影十佳 和 我推荐的日本冷门佳片 这两个电影话题则让我重燃了补日影的兴趣。因为这两个话题,某位友邻找我聊起了日影,他问我喜欢成濑的原因,我回复说其实我觉得黑泽明的电影更好看,听了我的话他表示有点惊讶。后来我回忆了下,原来我在第一篇日影总结里写到自己最喜欢的是成濑。

其实我当然是觉得黑泽明的电影很好看,尤其是他娱乐性比较高的电影,比如《用心棒》和《椿三十郎》,我也是因为这两部才喜欢看剑戟片的,也因为这两部才喜欢三船敏郎。但我认真想了下,我最喜欢的果然还是成濑吧。那位友邻认为成濑的电影十分无聊过于生活化,而我则认为这就是我喜欢他的电影的原因。我在第一篇日影总结里写到我最喜欢成濑的原因是我认为他是这四个人里面最浪漫和最懂女人的导演,现在的我可能已经不太能认同这个原因了,人是会变的,而我第一次和第二次看《情迷意乱》后写的短评内容也可以是截然相反的,真是尴尬。
为何最喜欢成濑?我也说不透。我跟那位友邻说我认为看成濑的片子就好像过日子那样,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就是那么无聊那么平凡的,烦恼事也就这么些那么些,惊艳的时刻并不多,生活如此,电影如此。都说小津的电影余味悠长,成濑的电影也是如此而已。当然,成濑能用极低成本极短的时间拍片,本来也是他的本事,更可况他的片子基本上质量都不差,一些剪辑技巧还是很厉害的。如今我只觉得成濑的电影是很无可奈何般的残酷苦涩,那看他的电影时啜一两杯酒也不过分吧。
看完《东京物语》后打了四星,友邻们说我还年轻,以后重温也许会打五星,我表示他们说的好像有点道理。然而,至今我还没重温《东京物语》,我只是怀疑,即使现在重温了我可能还是打上四星。后来,看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我更加意识到家庭残酷的一面,于是我想起了小津的《东京物语》,温情之下总会有冷的角落,所以我决定还是找最合适的时候再重温这部吧。至于山田洋次的《东京家族》和《儿子》则暖多了,挺喜欢《儿子》这部的,毕竟没那么残酷,反而更能接受了。小津的电影于我而言,大概还是太漂亮太干净太冷了,所以暂时也搞不清自己算不算喜欢。
我对沟口的电影最不感兴趣了吧,但他很讨厌的那部《山椒大夫》,我倒觉得很感人,香川京子太美了。但读了周传基先生分析沟口健二的电影空间的那篇文章,才发现沟口的厉害之处,虽然我没读完那篇文章。
2。其他导演

读《日本电影大师》,会发现小林正树是位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开补他的经典作品。六部《人间的条件》最为感人,《切腹》最过瘾,《怪谈》的话则还可以喜欢<雪女>那个故事。至少在重温这些电影之前,我认为自己还是喜欢小林正树的。嗯,至于木下惠介和市川昆,我倒是比较无感,但市川昆的《细雪》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二姐夫的泪眼最是难忘。
到了新浪潮阶段,我最喜欢今村昌平,最讨厌大岛渚。今村昌平的《复仇在我》和《日本昆虫记》给予我极大的震撼,而他的《肝脏大夫》又让我认识到麻生久美子,她真是太灵了。其实我还蛮喜欢《战场上的快乐圣诞》的,因为我经常记不起这部电影是大岛渚执导的电影,然后是他的《爱的亡灵》,名气不大也算不上拍得很好,但我觉得他的这部还是有点意思。
其他导演,个人还比较喜欢的是五社英雄、伊丹十三、相米慎二、铃木清顺、大林宣彦、北野武、黑泽清。补了五社英雄的电影后,才发现我小时候在某电视频道看过他好些电影,所以特有亲切感,后来又找了分析他的电影的论文来看,也才发现他前后期电影题材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至于伊丹十三,我太爱他的《蒲公英》了,可爱极了。以前我觉得相米慎二的《搬家》特好,但现在的我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喜欢那部电影了,但相米慎二在我看来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导演,大概是因为他的《水手服与机关枪》就给了我这么种感觉吧。铃木清顺的《阳炎座》和《春妇传》拍得太美了,而大林宣彦的《鬼怪屋》和《两个人》又调皮奇葩得让人发笑。北野武和黑泽清则都是让我十分惊喜的导演,极爱《花火》和《X圣治》,而这两部恰好又是1997年的电影,奇妙。说起森田芳光,我觉得有点奇怪,因为我觉得他不少电影拍得莫名其妙的,他的《其后》又闷又潮湿,但他的《春天情书》和《宛如阿修罗》又拍得那么可爱灵动,而他的《未来的回忆》简直就是卖颜片,只看工藤静香和清水美沙的颜就值了。至于山田洋次,我以前觉得他是个很一般的导演,但想到他的《儿子》、《幸福的黄手帕》和《电影天地》给我带来了那么多欢乐,我才意识到他也是位了不起的电影人。

再后来,大概可以说说是枝裕和、西川美和、安藤桃子。后两位女导演的电影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她们的电影拍得很细腻。或者我还可以说我也挺佩服河濑直美的,但是我水平有限吧,现阶段确实说不上喜欢她的电影,她的电影于我而言实在是太闷了。至于是枝裕和,因为和他同一天生日,所以我最开始是有点不喜欢他,也觉得他的电影很无聊。第一次看《步履不停》时打了三星(今年重温了才打四星),就被几位友邻撕了,后来看了《比海更深》才能了解到他的电影的魅力,再到后来看了他的《幻之光》和《距离》,发现他早期也是一位很有灵气的导演,渐渐地,我也可以喜欢他了。至于宫崎骏的动画片,算是童年回忆了吧,最近把他的片子补完了,才发觉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小时候看的那几部——《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哈尔的移动城堡》。
最后还得吐槽一下自己,我发现我以前好像挺迷恋寺山修司的电影,但是现在我可以承认了吧,其实我应该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才对啊,当时看《死者田园祭》真是惊呆了,但现在只觉得这些电影没什么意思,人真是会变的。
二。电影
第二部分主要就是放一些自己现阶段觉得还是很好看的日影吧,虽然人是会变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还是那样吧,有短评的放短评,没有的就算了。
20世纪日影
TOP15:
1.情迷意乱(成濑巳喜男,1964)

她为了他,可以在这个家为了所有人默默地贡献自己;而他为了可以待在她的身边,可以辞掉有前途的工作。她是个女人,但她更是他的嫂子,她的心里始终有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最后,纸指环永远都不会被脱下来了,而结尾里秀子那绝望的追逐,既残酷又美丽。
超爱秀子小姐!!!
2.X圣治(黑泽清,1997)

黑泽清的恐怖不是血淋林的恐怖。最后在公交车里,高部,孑然一身,车外却是蓝天白云。催眠的迷雾是逐渐被揭开的,要揭开的大概还有人对人性的不信任和疑惑。能猜到高部最后会接替间宫,逐渐的接触是仪式而已。
3.罗生门/用心棒/乱(黑泽明,1950/1961/1985)

4.大菩萨岭(冈本喜八,1966)

5.日本昆虫记/复仇在我(今村昌平,1963/1979)

6.幻之光(是枝裕和,1995)

这有可能是是枝裕和艺术性最高的电影。时间的过渡与戏剧化的冲淡处理刻意隐藏了伤痛,风轻云淡的生活只是成了不得不亦是最好的选择,疏离与孤独始终才是能刺痛观众的“PUNCTUM”。大抵每个人对于孤独都有不同的表达,他们的缺席成了她迷失的化身,海浪的拍打声逐渐淹没了她的刺点,海水里会有眼泪。
7.清作之妻(增村保造,1965)

不被认同的清作之妻。两场洗澡戏的对比甚佳,沉默的兼子与表情微妙变化的兼子,完美地体现了她处境的改变与心境的变化。封闭农村环境下,二人内敛的幸福追求显得愈来愈不可思议亦愈来愈伟大,因此他们的爱情也被赋予特殊的意味。最后,他们没有选择去新环境生活,却选择留在这个所有村民都排斥他们的地方,重新滋润荒芜的土地。难以理解的抉择与极端的幸福追求或许就跟兼子呆望着的风景一样,不易被观者看清。海报赛高,是兼子坚决的瞬间。
8.骤雨/女人的历史/女人的地位(成濑巳喜男,1956/1963/1962)

9.恍惚的人(丰田四郎,1973)

雨中相遇,不幸的开端;雨下看花,难以割舍的亲情;雨中树下相拥,情感的宣泄。三场雨,一个叙事,既展现了家庭问题,也揭示了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问题。最后,“喂喂...”,看鸟,泪水从秀子的眼里涌出来的时候,我的心也会流泪。看的第一部丰田四郎,《女人四十》大概也是借鉴了这部吧。
10.蒲公英(伊丹十三,1985)

11.阳炎座(铃木清顺,1981)

男人追逐女人的故事,灵魂纠缠。梦境崩塌,愿和你留在里头。
12.花火(北野武,1997)

看花时的泪,纸上的孤独,轮椅上的护身符。碟子里的小草莓,纸牌后的巧克力,雪地里的蓝手袜,折翼的风筝,最后的依偎,枪火下的两颗子弹。似花似火的烟花,是生与死,花与火的承接。谢谢你。对不起。
13.晚春(小津安二郎,1949)

如果说《秋刀鱼之味》以父亲的视角为切入点,那这部则是以女儿的视角为切入点,但两者同样都是蕴含着东方特有欲言又止的含蓄,富含克制的情感。众多生活化的镜头,却最能打动人心。穿着婚礼服的纪子离开房间后,父亲望着空房那瞬间最让我深刻,从此房里再无女儿的身影。原节子真爱笑。
14.幸福的黄手帕/电影天地/儿子(山田洋次,1977/1986/1991)

15.春天情书(森田芳光,1996)

我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重温《其后》。
其余:
秋刀鱼之味 1962
椿三十郎 1962
切腹 1962
细雪 1983
饭 1951
斩 1968
二十四只眼睛 1954
砂之女 1964
鬼婆 1964
人斩 1969
虚饰的盛装 1951
鬼龙院花子的一生 1982
四月物语 1998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1991
三匹之侍 1964
天国与地狱 1963
葬礼 1984
青空娘 1957
啊,春天 1998
卑弥呼 1974
21世纪日影
TOP12:
1.人造天堂(青山真治,2000)

2. 距离/步履不停/比海更深(是枝裕和,2001/2008/2016)

3.千与千寻(宫崎骏,2001)

又想重温这部了鸭。
4.蛇草莓(西川美和,2003)

被驱逐的才是真正的希望,因为他可以逃离这种机械又压抑的生活(机制),代价是以被人鄙视的身份活着,成为某种意义上带着浪漫色彩的流浪者,能走进人群也能远离人群。其实这部电影揭示的不仅是家庭的黑暗面了吧,揭示的还有这种机制生活之下人的压抑、虚伪和麻木,西川美和的这一部挺厉害的。
5.Jose与虎与鱼们(犬童一心,2003)

拍得很细腻,点到即止的煽情便可。小七最后的恸哭会让我有种他是沟口电影中的男主角的错觉,其实大概也是有相似之处的吧。最后一镜很有灵气,她从椅子上跳下来后,紧接着的并非低机位拍摄,镜头只是继续对准着那个窗口——普通人和残疾人的鸿沟继续存在,他们最后还得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6.宛如阿修罗(森田芳光,2003)

7.如沐爱河(阿巴斯,2012)

8.回路/光明的未来(黑泽清,2001/2003)

9.周围的事( 桥口亮辅,2008)

10.0.5毫米/百元之恋(安藤桃子/ 武正晴,2014)

五个小故事聚于一部电影,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去揭露了日本老龄化、现代日本人的爱恨、情欲、孤独、家庭伦理等问题。扔书、染裙、剪发三处剪辑将两代人以及过去现在牵在一起,有隔阂有秘密也有希望,生活还得继续。即使是0.5毫米的距离,也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所以请继续漂泊吧。
11.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岛哲也,2006)

12.魔幻时刻(三谷幸喜,2008)

其余:
黄昏的清兵卫 2002/隐剑鬼爪 2004
花与爱丽丝 2004
空气人偶 2009
盗钥匙的方法 2012
海鸥食堂 2006
转转 2007
极恶非道2 2012
恶人 2010
大逃杀 2000
何时是读书天 2005
亲爱的医生 2009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2005
三。书籍
被友邻提醒到了,那补上第三部分,即相关日影书籍吧。
1。影史类
2。导演类
排名只能是随便排了,因为写完第一部分已经有点晕了。总结完这个就可以安心开补法国片了。
500部日影豆列:日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