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是崇高,一端是安定 | Skultuna
关键词:花瓶,铜,瑞典

BOULE VASE by Olivia Herms
最经典的花瓶的形状就是一个个类球体。体积大,装水多,本身带来圆润的美感,也暗示了人体的丰满曲线。然而少有像Boule系列这样做成如理想般的标准圆球的,而球体镜面带来的丰富映射效果更是意象不到。将三维空间的棱角折射到球面上,花瓶本身似乎开始分裂,与圆体带来的满足感形成对比。

BOULE VASE by Olivia Herms
这不是不锈钢,是镀银的铜体。Skultuna基本上只用最传统高贵的材料制作。
Skultuna是世界上最老的企业之一,1607年由瑞典国王卡尔九世创立。这铜有点像中国的瓷器,很重要,不仅日常息息相关,而且还可以拿去出口换外汇,至少能够减少进口量,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另外皇室需要精妙绝伦的铜制品,无论是送礼还是装点新皇宫,所以Skultuna这个铜作坊的作用比较像瓷器官窑。

BOULE VASE by Olivia Herms
跟银面相比,纯铜的版本镜面效果要混沌一些,更加抽象。
另一个方向是类比成水滴状的。

BONBON by Monica Förster
重心下调,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更安定的感觉;水滴形也加入了自然的隐喻。这里Skultuna用的是金属旋转技术,一种古老的制作方法。

BONBON by Monica Förster
也可以使整个画面和环境安心下来。用谷仓的形状也有相似的功力。

Via Fondazza Vase by Paolo Dell’Elce
一个设计端点是崇高,另一端是安定,Paolo Dell’Elce取道中间。对于瘦高的版本这个时候已经非常接近日常酒瓶的中庸形状了,所以要特别小心,在靠近瓶口的曲线上要么减细,要么加粗,否则完全没有了自己的个性。

Via Fondazza Vase by Paolo Dell’Elce
但是意大利设计师Paolo Dell’Elce的初衷是要追求同乡静物画家Giorgio Morandi画中瓶子的完美比例。

Natura Morta by Giorgio Morandi
至于Emma Olbers,她看上桌上的墨水瓶了。

Ink Desktop Series by Emma Olbers
虽然作为福楼拜、狄更斯桌上必备的器物和装饰,墨水瓶在现代社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已经很久了。然而这经典优美的形状,拿来当笔筒也是真真好的。

Ink Desktop Series by Emma Olbers
Emma Olbers决心将古代的优雅延续到现在,稍稍改动一下即可用作插花。细细想来,花瓶真乃现代之墨水瓶,两者皆装液体,设计都要考虑液体的流动,然而这不是目的,墨水瓶上插钢笔,花瓶上插仙草,才是它们的实用之处;墨水是古时候思想的表达工具,然而当今电子时代,图片影像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笔墨,典型如花瓶般,表达思想的方法变成了如何拍照好看,视觉效果大于所有,包括人脸在内都在实质上变成了一个个花瓶,花瓶即变成相等于墨水瓶的表达工具容器了。

Ink Series by Emma Olbers
另一项古朴的类比,是火锅。

THE LINE X SKULTUNA BEAD VASES
北京老火锅。从几何上看,是将圆柱和球体结合在一起,又特意放大欣赏彼此的差异,打破了传统上单一混沌的花瓶设定。这个系列似乎是最时髦的一种,Skultuna与美国时尚精品店The Line联名,精确地说是与The Line下面的品质家居线Tenfold合作了一把,老牌工厂也要时髦闪耀起来。

THE LINE X SKULTUNA BEAD VASES
上面的照片摘自The Line的网站,不得不说玩时尚的确实更懂如何美拍。很可能Skultuna的营销预算更少,重心在于制作工艺和延续传统,和时尚厂牌的侧重点不一样。这个联名系列的生产在印度,而其他Skultuna的产品都是在瑞典老工厂吭哧吭哧敲出来的。再一次,侧重点不一样。
当然还有玻璃的,玻璃加黄的铜。

DAMEJEANNE VASES by Emma Olbers
瓶体尽力圆润圆满,如气泡一般,玻璃的灵动轻飘被精致规矩的铜金属镇在那里。DAMEJEANNE在英语中叫Demijohn或者carboy,是一种传统的大容积器皿,常常是玻璃,外面也会裹一层藤条网,用来运输液体,也拿来酿酒。
不都是这么重大的,也有相当轻的生活方式。

The Lily Candlestick VASE by Ivar Ålenius Björk
上次讲的水仙烛台,插上试管,拿来做花瓶真漂亮。这时候两边敞开的金黄的铜叶子就恰到好处地抬高衬托着上面的花朵。

The Lily Candlestick VASE by Ivar Ålenius Björk
上个世纪的人果然有上个世纪的温婉,令人怀念好几十年前优雅的时光。还是同个作者,做成三层纤细错落的花瓶,无论是只选一处插花,让金色铜管作为陪伴,还是三处皆用心装点上英华,都算得上是风姿绰约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Issue:
The copy right of the pictures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skultuna.com. Please notify m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