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节俭地生活
查看话题 >极简|怎样通过限制购物来帮助自己的穿衣风格成型

受我喜欢的博客 How Shopping Boundaries Can Help Define Your Style (原文翻译附在了后面) 的启发,想来写写自己这几年来摸索着装风格的历程。
来英国之前我的衣服其实一直是家里买的,风格也非常统一都是童装-。-父母非常喜欢我穿所谓的“学院风”,所以基本是依恋啊, TeenieWeenie之类。我对衣服一直也是没什么欲望,也几乎没有想过要自己买衣服。直到——来英国的第一年我爆胖了二十斤。那时候我只能穿下12-14码的衣服,但是一般快时尚店的14码对我来说会偏长很多,所以总是趁着阿迪达斯和优衣库折扣买了很多T恤和sweatshirt。
转机出现在第二年,在种种克制饮食和跳郑多燕的努力下,我瘦了三十斤,比我爆胖之前还要瘦,之前的所有衣服又开始变得巨大,只好开始购买新的衣服。瘦了之后买衣服变得容易了很多而且穿得更加好看,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第一次开始打理衣柜。
前文说过我是个对衣服没什么欲望的人,加上实验室搬砖对服装有所限制,到现在的穿衣也是倾向于朴素和舒适的风格,smart causal到causal,最常买的品牌大概是平价的优衣库和稍贵的Toast。
Toast Lookbook里面简单随意又优雅的搭配一直被我当作着装参考👇


以下是我对于找着装风格的几个想法:
1.合身or合潮?
合潮的衣服不一定适合我。这个道理很多人大概都懂。但是在铺天盖地的营销下,“只要穿上这件新品我就大不一样”的想法时不时还是会蹦出来。比起去店里试穿我会更倾向于网购,在家和现有衣服的搭配试个遍,才能知道这件衣服到底是不是真的合适。如果一件新衣服只能给我一个新look,那就不值得入手。
另外就是要考虑自己的穿衣习惯。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有一阵子流行Slip dress,我买了一件,穿上也非常好看,但是我对暴露自己大片皮肤感到非常不自然,所以总是作为内搭穿,这样就失掉了衣服本来的价值。
还有一个观点是博客里提到的“怎样把现有的衣服穿的入时”。这对我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尽管大家都是在说“基本款容易打造时髦感”。基本款的搭配是容易凸显个人风格的,但是如何把它们穿的时髦还是需要经验累积和时尚直觉,我还需要不断学习。
2. 想想地球
注意面料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我之前一直觉得人造纤维发展到现在,质感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很多改性过的纤维会比很多天然的更舒适,物美价廉何乐不为。
但是我忘记了大部分人造纤维在现在是不能被回收的。哪怕一件衣服我缝缝补补穿到不能再穿的那天,它还是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慢慢变成microplastic污染土地海洋,或者被烧掉为全球变暖添火加柴。
虽然天然纤维的衣服(棉,丝绸,羊毛,竹子等等)会遇到价格更贵,更难打理的情况,但是一些天然纤维自带抑菌属性不需要太过频繁的清洗;加上因为价格高,所以穿着过程中会更加爱惜;这些理由使得这些衣服的性价比会高过人造纤维。
3. 关于“特殊场合”
对我来说的特殊场合只有两个:参加学术活动需要smart的着装;去有dress code的饭店的date night;每个场合备两套衣服足够。
至于每次Date night都穿同样的衣服会不会觉得厌倦,我觉得新鲜感可以来自不同的饭店不同的菜肴不同的酒嘛XD
因为明年大概是要结婚了,现在想买一件不要太过华丽的白裙子/jumpsuit来代替婚纱:)
-------------------------------------------------------------------------------------------------------------------
翻译:
theminimalistwardrobe
还有她们的Ins: https://www.instagram.com/theminimalistwardrobe/?hl=en
我们都经历过面对整个衣橱的衣服却觉得无衣可穿的场景。
对我个人而言,当我觉得对衣柜不满意,第一本能就是去改善它。
怎么做呢?当然是去买买买了。
当我对自己的衣服感到厌倦时,买买买看起来是个十衣柜焕然一新的好主意。我只要买上一两件新的衣服就能变得再次入时,而衣柜也能崇焕新生。
那些当季橱窗里闪亮新潮的东西是那么容易让人兴奋,让人觉得只要买上一件衣柜就会大不一样。但是“最后一件”往往会变成“再来一件”,直到这些完美不无聊的衣服最后堆进衣柜,耐心等着你不知道哪天才会来的临幸。
明明还有一种办法!
这些年来,那些已经让我厌倦的衣服给了我很多机会来锻炼创造力,学会了怎样把它们穿的入时/不同。
这么做你可以慢慢花时间来意识到哪些衣服你真心喜欢,以及帮助你来缩小所需要衣服的范围。这是个完美的机会来结合流行趋势和你自己的穿衣风格。
当我注意到我买了太多“最后一件”——也许是一次,两次甚至十次——是时候给衣柜来个瘦身了。停止购物,也许是一周,一个月,就我自己现在而言,四个月。
所以这对我定义自己的着装风格有什么帮助呢?
简单说就是我“强迫”自己穿已经拥有的衣服,当我一次又一次穿衣柜里已有的衣服,对一件衣服的喜好程度就逐渐清晰起来了。那些不适合我的衣服呢?也许可以换一种穿法或者直接处理?
听着,我们当然可以去看那些“衣柜必备”的清单。有太多人告诉我们什么衣服该穿,什么事情该做,才能拥有一个完美衣柜。
阔腿裤。买!
纽扣衬衫。买!
森女风格。买!
但是对别人来说合适的东西,对你不一定合适。
最重要的事情是买那些你一定会穿的衣服。
虽然我觉得买那些ethicall可持续利用品牌的衣服超级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打造你自己的穿衣风格和美学这样你买来的衣服可以一直穿到破。这是唯一可以让你停止折腾,对自己的衣柜感到满意的唯一方法。
当然,你可以整天买那些用回收来的塑料瓶重新做成的窄腿裤,但是如果它们只是呆在你的衣柜里,这真的是环保吗?
那些别人告诉你该买的衣服也许你并不会经常穿,但是你必须试着去喜欢穿它们。
潮流总会变。你和你的穿衣风格也会随着时间不断进化。
随着对自己的了解,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在确定风格和买衣服上我们时不时会犯错。 给买衣服一个间歇期,来穿自己已经拥有的衣服是个记录哪些衣服适合自己的好机会。
这样,今后你犯的错误会越来越少。也许,只是也许,你那些陈旧无聊的衣服也会再次变得令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