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幻想当中的生活琐碎
你不知道的《金粉世家》
前几周陈坤上了一档节目,提到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作品,不是《金粉世家》,更不是《别了温哥华》,而是《像雾像雨又像风》,这让我不禁好奇,毕竟对于大多90后来说提起这几部电视剧,更多人喜欢的是《金粉世家》里的金燕西和冷清秋。想着自己只是看过电视剧,并没有读过原著,于是从二手书市场淘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书纸张发黄,很有年代感,而且排版非常紧密,看半天也不翻页的那种,怎么说呢,很禁得住看.....
起初刚翻看的时候,觉得张恨水的描写真细致啊,仿佛都能看得到主人公们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器具,所处的环境等等,当然脑子里浮现的人物是陈坤、董洁。看到后面,越发像是生活类大型读物,里面的线索不再只是燕西和清秋,还有家里每一位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朋友,像是在记录民国时期那么一类人的生活。看着看着发现,电视剧中最经典的几幕戏,像燕西为清秋布满百合花,在学校求婚,在向日葵中谈心等等,都是电视剧编剧的功劳,张恨水先生的书中丝毫未曾提及,不仅肃然起敬啊,真是位懂得少女心的编剧。读了一半,发现张恨水深深受到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不管是章节用对联来命名,书中配角以谐音的方式起名,还是书中对食物,器皿,衣服的花色,神态描写,一些燕西说要出家、家中遭遇大火,当家人的去世等等,都能看到《红楼梦》的影子。不同的是,金粉世家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民国好似魏晋,男女之间达到了新一轮的开放。于是,金燕西没有贾宝玉的内敛,止乎礼的文化底蕴,冷清秋也不是林黛玉的寄人篱下,视金钱如粪土,二人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开放的时代,清秋渴望体验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驾车出行,美丽的衣物,华丽的居所,精致的饮食,她明知道和金燕西在精神上有那么多的不契合,在物质上有多么的齐大非偶,却还要冲破金钱,阶级,眼界带来的枷锁,和他在一起。悲剧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是一群人。
终于看到了第七十六回,金铨去世了。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前面是铺垫,是琐事,更想看到的是过了六百多页幸福生活的人们,如何面对这一大厦将倾,如何跳着脚,带着虚假繁荣演绎着树倒猢狲散。之前三少奶奶玉芬,刘宝善的事件已经隐隐有些预兆,但今天读到这一章回,难免有些兴奋,有些不舍。灿烂已经结束,腐朽的鬼神一口一口吞噬每一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你看,前一刻还是金家二少爷和一众狐朋狗友纸醉金迷,后一刻便是金铨的倒下,这对比。
料理后事,分夺家产,连木器都不肯放过。这些人没有留学归来,没有新时代女性,没有男子汉大丈夫的一点样子。如果你像我一样连日来,没有读其他的书,只是读这一本,恰巧又读到了分家这一部分,就会觉得外面明明是艳阳高照,心里却还是很不舒服,一个家就这样走向了衰落,而且张恨水老先生的描写又过于细致,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揪心的拖沓。
读完全书,想不到清秋和母亲是看中了金燕西的金钱和总理少爷的背景;想不到燕西和清秋的匆忙成婚是未婚先孕;想不到柳春江和小怜的结局是美好的;想不到大少爷鹏举是最有担当的;想不到二少爷鹤荪喜欢收集社交名媛的全裸写真;想不到金铨是贪酒去世,而非白雄起的设计陷害;想不到燕西婚前婚后都是滥交无能之辈,成了演艺明星,消费的却是自己;想不到金家太太是那养育败儿的慈母。
终于在11月4日的凌晨读完了,无限唏嘘。张恨水说,这金家一年发生的事情我写了六年,并不知道每一个人的最后的归宿,所以书中最后没有详细的介绍出每一个人的结果。暂且不说,老先生是想让他自己的作品像曹雪芹一样草灰蛇线,伏延千里,待有后人续写。单单就是普通读者,对这样美好开始,悲剧结束的故事,也不忍深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