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王政罗马
BC753年,“建城者”罗穆路斯建立了罗马,起初他是于弟弟瑞摩斯分治,后起冲突,瑞摩斯被罗穆路斯杀死
建城之初的意大利半岛,北部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势力范围,他们喜好在山上建城,掌握先进的技术,采取松散的联邦城邦制。南部是各希腊殖民地,他们多集中在海岸线。意大利半岛周围的岛屿多由迦太基人控制。
罗穆路斯成为罗马王政时期的首任国王,他建立了罗马的基本政治结构,国王,元老院与市民大会的三方架构。元老院由100人组成,为国王提供建议。市民大会包含全部罗马男性公民,他们负责选举上至国王的政府各级官员,对于发动战争与否也有一票否决权。
罗穆路斯的统治长达近四十年,期间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吸纳了萨宾部落进入罗马。他最终死的不明不白,传闻是由元老院害死的
第二代国王努马甚至不算是罗马公民,他是滞留在萨宾人昔日领地的,年近40的饱学之士。在元老院多次的劝诱下上任。他统治了43年,推行休养生息的和平政策,改革了历法,建立了各职业行会发展经济,尤为重要的是他进行了宗教改革,明确了祭司职务由市民大会选举,这样一来罗马没有了宗教阶级,罗马的行政不会受到宗教势力的掣肘。
第三代国王托里斯统治32年,他最大的成就是兼并了阿鲁巴王国。阿鲁巴被视为拉丁人的发源地,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后来阿鲁巴战争势力,国民迁入罗马,其中就有诞生凯撒的尤里乌斯家族。
第四代国王安库斯,是努马的外孙,统治时间32年。他继续进行着对周边拉丁部落的兼并战争,并开拓了罗马沿海地区,发展了盐业。盐也从此成为了罗马的一种货币
第五代国王塔克文普利斯库斯是一位移民者,他是伊特鲁里亚与希腊混血,这种身份让他在讲究血统的伊特鲁里亚与希腊都无法得志,因而携带家眷家财定居罗马。他主动的推荐自己,进行了广泛的游说获得了市民的认可,共统治了37年。在他任内,他引进了伊特鲁里亚的先进工程技术,开拓了罗马城七座小山丘之间的湿地,建造了引水渠,铺石道路,罗马城焕然一新。最终因为权力的诱惑,塔克文被先王安库斯之子暗杀,
第六代国王塞尔维乌斯是获得赞誉的先王女婿,他在先王被刺后临危受命,统治期长达44年。他任内进行了军事改革。由于公民需要纳的税就是服兵役,因此军制改革也可以视作为选举权改革,税制改革。他首先进行了第一次全民普查,然后根据财产情况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者,他们在军队里担任的也是花销最高的骑兵与重装步兵(兵装花费自行承担),相应的,他们的投票也分量更重。罗马采取先以百人内部讨论得出一票,而这一票相当于低等级的数倍效力。仅仅最高阶级内部达成一致就可以获得半数通过,而仅有子女的无产者是不需要服兵役,也就没有了左右选举的能力。罗马初步确立了:权利越大义务越重的传统。
末代国王“傲慢者”塔克文是先王塔克文的儿子,也是塞尔维乌斯的女婿,统治25年。他与他的妻子都野心勃勃,等不及塞尔维乌斯自然死亡便刺杀了他,在没有获得元老院或市民大会同意的情况下登上了王位,采取了军事独裁,从不听取元老院的意见因而获得“傲慢者”的封号,但是他却是个军事天才,罗马仍然在他的率领下大杀四方,BC509年,塔克文之子强奸了民女,最终引发了市民暴动,王后出逃,在外出征的塔克文充满归国被告知已经被流放,罗马王政就此终结。
从BC753-509,罗马王政共持续了244年,七任国王。万幸的是每任国王的寿命都很长,罗马有了稳定的政治秩序,虽然时有刺杀的事情发生但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内乱。罗马的王权从一开始就不是世袭,每一任国王的素质得到了保证,
早期共和制罗马(布匿战争之前)
共和制罗马并没有对王政期间的政体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仅是把执政官改为竞选,任期一年,定为两名。第一任的执政官就是罢黜塔克文中的主要头目,布鲁特斯(塔克文的外甥)与科拉提努斯(塔克文其子强暴的女人的丈夫)
由于执政官的任期较短,需要一个稳定的权力机构,元老院的权力有所提高,元老院多由家族族长担任,这闭塞了家族中年轻人的上升空间。一批年轻人密谋复辟王政,其中包括了两位执政官的亲戚。最终密谋败露,布鲁特斯下令处死了两个儿子,另一位执政官科拉提努斯也同样有亲戚被处决,深受打击流亡国外,由富豪瓦莱利乌斯继任
不久后,塔克文联合了伊特鲁里亚的军队与罗马共和国进行了决战,布鲁特斯阵亡。如此,从509-503的六年中,富豪瓦莱利乌斯通过推行了一系列亲民的法律连续当选执政官,获封“亲民者”。他建立了财政官,将财政权于执政官分离,确立了公民有权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权。也将盐业进行国有化,稳定了经济也稳定了货币(盐被视为货币)
BC501-494年间,罗马初步稳定了外部威胁,但是内部出现了矛盾,由于执政官多是由元老院指派,三方架构里元老院与执政官产生重叠,元老院里的贵族阶级与平民矛盾升级。平民爆发了两次大罢兵,最终建立了平民大会(昔日的市民大会已经由贵族垄断),推选两名平民身份的护民官。护民官有权对执政官的决定进行一票否决,且人身不可受到侵犯。但这权利仅限在非战时,对于长期战争的罗马来说,护民官的实际作用并不大。
BC449年,从希腊考察归国的考察团组成了10人委员会,颁布了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属于对以为惯例的追认明确,并没有给与平民更多的权利,因而根本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BC396年,罗马经过了十年终于拿下了伊特鲁里亚的重要城市维爱
BC390年,凯尔特蛮族入侵攻陷罗马城,占据了七个月,最终罗马屈辱的付钱媾和,拉丁同盟也因罗马的战败瓦解倒戈。
BC367年《李锡尼法案》出台,打破了贵族的优势地位,重要职务对平民一律开放,担任过重要官职的人可以卸任后进入元老院。罗马奠定了无视血统的寡头政体。
法务官:负责司法,是执政官的替补人员
财务检察官:负责监督战争前线的物质使用情况
财务官:负责行政开支,人口财产状况普查
按察官:负责组织具体行政,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节日的庆典等
至BC360年,罗马一度放弃两人执政官改由六个军事指挥官担任,其中常设一名独裁官,这位重建拉丁同盟的独裁官便是马克斯 福瑞耶斯 卡米路斯。他五次担任独裁官,四次凯旋式,被誉为罗穆路斯之后第二位建国者
随着凯尔特的入侵,拉丁同盟瓦解,昔日的盟友趁机试图瓜分罗马,在卡米路斯长达20年的重新征服中,新的罗马同盟建立起来,对比起以前松散平等的拉丁同盟,罗马同盟更强调了罗马的权威地位,第一等级是昔日的拉丁盟友,具备完全的罗马公民权,第二等级是自治城市,具备无投票权的罗马公民权。为了维持这个军事同盟,罗马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并在关键地区建筑要塞,最终发展成新的殖民城市。
BC326年,罗马开始对生活在意大利中部多山地区的游牧民族萨莫奈人进行了长达40年的征服
BC321年,罗马军团被诱导入山谷,兵粮断绝,屈辱议和,史称考地乌姆之耻
BC297年,罗马的扩张在受到挫折后,周边的凯尔特,萨莫奈,伊特鲁里亚,翁布里亚四族组成联合军,罗马除西海岸外被三方位包围,最终在昆图斯 费边与德西乌斯两位执政官的英勇抗争下,重创了联军,各族纷纷表示愿意加盟罗马同盟,意大利中南部统一,罗马直接面对最南部的希腊城邦
BC282年,罗马对意大利南部希腊城邦的首府塔兰托宣战,塔兰托雇佣了希腊西北部的伊庇鲁斯国王,当时最负盛名的名将皮洛士国王抵抗,皮洛士与罗马进行了三次会战,前两次都以一比二的战损比获胜,但是皮洛士没法得到足够的后援兵力,最终与第三次会战中落败,仓皇逃回伊庇鲁斯
BC272年,塔兰托被征服,至此在约500年间,罗马统一了北至卢比孔河,南至莫西拿海峡的亚平宁半岛。
© 本文版权归 leonardozh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