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城市,最适合离婚”
民政部今年3月发布了一组数据,仅第一季度就有97.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比上年增长1.5%。
数据来源:民政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往的“七年之痒”,已经变成了五年、三年,甚至不到一年。
而在去年公布的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中,中国离婚率十强城市,北上深广位居前四。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大城市离婚率频频登顶,一个“忙”字成了悬在婚姻头上的一把刀。
生活就像是一场搏斗,白天耗尽力气,回家只想休息,不愿迎合任何人。
离婚数据显示,婚后2年至7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尤其是婚后3-4年婚姻破裂达到峰值。
家庭无人经营,婚姻难以为继。
似乎变成谋杀中国婚姻的最强第三者。
1
生老病死都不怕
离婚又算什么啊
大数据显示,如今的离婚,近75%是女性提出来的。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离婚律师分析说,女性掌握了离婚的“主动权”——
一方面,是女性经济收入提升的体现。甚至有些家庭,女性的收入比男性还高。
在中国社会,女性越来越独立,她不再依附于男性了。 “我有底气提离婚”,对,大不了单独过。
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女性,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
女性在婚姻里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一去不返。
婚姻里男性“巨婴式”的不成熟,也让女性开始反思——
“我嫁一个人是为什么呢?钱是我挣,家务是我做,我管孩子的同时,我还要管老公,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之前有个热门话题:“老公每月给你11万,但是不回家,你愿意吗?”
下边的评论一边倒的高呼愿意:

从这些笑中带泪的调侃,大概可以发现——
婚姻对有些女人来说,更像是一种剥夺,经历“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就是一种折磨。
有人说,本想嫁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男人,没想到结婚后所有的风雨,都是这个男人带来的。
如今的婚姻,对于男人来说像是庇护所,对于女人来说却像是枷锁。
很多女人不甘心,让一段“压抑”的婚姻把毕生的幸福耗尽,所以勇敢的提出了离婚。
《红楼梦》里贾宝玉有段很经典的比喻,他说: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 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想结婚,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女人离婚后,都选择不再结婚。
2
婚姻的第一杀手
是感情不和
大数据显示,近80%的夫妻,离婚的原因是感情不和。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夫妻俩感情不和的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的有三观不和、性格不和、金钱消费观不和、一方出轨、婆媳关系不和等。
三观不合的夫妻
每一件小事都会有分歧
▽
婚姻里,相处不累最重要——
可感情不和的夫妻生活在一起,是真心的心累,一说话就吵架是常态。
相爱容易,因为五官
相处不易,因为三观
▽
婚姻里最可怕的是冷暴力,因为它比暴力来的更压抑。
可感情不合,就是夫妻间没有共同语言的第一杀手。

有人说,感情不合的夫妻俩,唯一的交流就是吵架——
可两个人吵到最后,连吵架的欲望都没了,话都懒得说了。
而没话说、零交流的婚姻,最后都死掉了。
刘震云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
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结婚一年,他就已经是‘嗯,啊,随便’,有时候我想沟通,他就一脸的不耐烦,想到这样过一辈子,就要出一身冷汗”; “他宁愿低头玩一晚上手机,也不愿抬头和我说句话,而我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是敷衍,现在我也不说了,反正说了也是白说!”
有人说,比一个人孤独终老更可怕的,是与一个让你觉得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可多少夫妻,在名为婚姻的剧本里,两个人上演着各自的独角戏。
能聊得来的婚姻,才能长久,当两个人长久没得聊,婚姻实际上早已经名存实亡。

3
结婚不怕晚
离婚要趁早
大数据显示,婚姻已从“七年之痒”,变成了如今的“三年之痒”——
婚后2-7年是婚姻破裂的高发期,特别集中在3-4年。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分析说——
婚后2-7年婚姻容易破裂,主要原因是双方婚前认识短暂、草率结婚、第三者介入等。
而草率进入的婚姻,大多以离婚收场。婚姻是一场豪赌,若是随便下注,注定会以失败收场。
婚姻走到第3-4个年头,新婚的甜蜜逐渐消退,进入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
因为婚前认识短暂,俩人感情基础薄弱,所以婚后各种问题凸显,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
“生孩子”、“坐月子”都是中国式婚姻的照妖镜,而“丧偶式育儿”也很容易让夫妻俩矛盾升级,最终导致离婚。
总结一句话就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没遇到该结婚的感情——
但迫于各方催促和压力,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还是草率的进入了婚姻。
结果婚后性格差异较大,很难磨合,或者一方出轨,所以闪婚闪离。
可这一段短暂的“失败”的婚姻经历,却很可能给女人留下一辈子难以弥补的伤害。
电视剧《恋爱先生》里——
男主因为出轨和妻子离婚,男主让妻子有怨气冲着他来,不要“伤害”他的新女朋友。
妻子的一段话很是扎心,她说,你想负担起所有责任是吗?——
可你毁了我对婚姻所有的幻想和美好,你让我遭受别人的非议和耻笑;
你让我丧失了对人最基本的信任,你让我不敢再去爱了,你让我现在浑身充满了负能量。
你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恨意,你负担得起吗?
嫁错人,真的是要赔上半条命的,如今婚姻变成“三年之痒”——
结婚三年就离婚,三年之前,我们是恩爱甜蜜的夫妻,三年之后,我们成了这世上最大的仇人。
有人说,结婚不怕晚,离婚要趁早,我宁愿你不嫁,也不想你有一个凑合的婚姻。
我更不想你因为一段“失败”的婚姻,再也不敢去爱,对这个世界充满恨意和负能量。
4
好的婚姻,需要经营
大数据显示,140万件离婚案中,近75%是女性提出来的。
但这些案件中,夫妻双方只有一方想离婚,另外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案件,占比高达91.09%。
也就是说,很多男人等到离婚时,才开始对婚姻里自己“巨婴”式的不成熟追悔莫及。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婚姻里很多男人,一直把妻子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丈夫出轨和妻子提离婚——
没想到妻子爽快的答应了,她对丈夫说:
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你的黄脸婆,不再是你不用支付工资的佣人; 我可以节省下为你买衣物的钱,给自己挑几件拿的出手的衣服; 我不用再为你的胃操心,不用再担心你抽烟伤了肺,喝酒伤了肝,不用再为你洗吐的一塌糊涂的被单; 我不用再操心你老家的亲戚今天谁做寿,明天谁娶媳妇,不用再每个月给你爸妈打钱; 我不用每年跟你坐半天的车,提着大包小包走十几里山路,只为陪你爸妈吃顿年夜饭。
最后妻子笑着对丈夫说:是啊,离婚,真是太好了。
很多男人离婚后才知道:
原来马桶是要经常刷的,原来脏衣服要赶紧洗,要不然堆在一起会发臭的; 原来孩子不会自己长大,原来照顾孩子这么费心,原来带着孩子哪也去不了; 原来家务是如此繁重,原来洗衣做饭打扫房间这么累,原来老人年纪大了要经常跑医院。
原来……天天在家“闲着”的妻子,一直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
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是不忘给婚姻加点仪式感,是不忘珍惜彼此的付出和陪伴,是不忘表达对彼此的爱;
是珍惜眼前人,是不把对方的关心视作理所当然。
5
爱的请多爱一点
不爱就离开
韩国广告短片《30天的约定》讲述了一个婚姻从幸福美满到濒临崩溃的故事。
像所有新婚夫妇一样,男女主角以为自己的婚姻可以穿越时间,一直幸福下去。
但在长久的相处中,因为太习惯对方的存在,最初的感情也渐渐出现裂痕。
当丈夫提出离婚时,妻子承诺如果能够在三十天内满足她的一些要求就答应离婚。
三十天内,妻子每天都让丈夫重复一些动作,比如上班前给对方一个拥抱,晚饭时牵一次手,睡觉前的说一声“我爱你”,每天早上的一个吻……

在这些亲密动作的不断重复中,丈夫由最开始的不耐烦,渐渐地感觉到了彼此之间的爱和关心。
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因为太习以为常,被长久地被忽视掉了。
直到即将结婚的下属向男主角请教该如何向女朋友求婚,男主才想起来妻子要自己重复的这些动作正是他当时求婚时承诺的。

“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但总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
文化学者易中天将婚姻仪式比作签约,戴戒指是在合同上签字,接吻是交换合同文本。
这之后每到结婚纪念日这一天夫妻双方总要互赠礼物共进晚餐,为了重申合同有效。
结婚是场仪式,婚姻纪念也是仪式。
晨起一句“我爱你”、见面时的一个拥抱、临睡前互道的一声“晚安”,一个漂亮整洁的家,周末时的一次远行,一顿丰盛的午餐,一场只有两个人的电影……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了习惯,就是不断地向彼此重申“合同有效”这个事实。
仪式可大可小,而往往就是被忙碌占据的这些小事的缺位,成为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两个人的缔合,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爱来支撑。
错误的婚姻勇敢终结,也千万别因为忙碌疏于经营,让正确的婚姻轻易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