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把我带大,我却把她送进了养老院
你身边有多少老年人?
65周岁以上被称为老年人。据统计,我国现在65周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是16%,2020年,比例会到18%。
到底是多少呢?截止2017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亿人,并且还在急剧扩大。
目前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将是60和55周岁,随着渐进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展开,退休的年龄将被延长。
60-65周岁退休,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70不再是古来稀。 很多人65岁尚能帮助“孩子”带“孩子”,甚至很多旅行社都推出夕阳红旅游线路,充分说明了65岁在很多人心里只能算中年。
今天我们要说的问题要比65岁严峻的多。
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的奶奶是1924年出生的。
没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第一次合作的那一年,国际上英国工党首次执政的那一年,也是人类首次通过无线电波将一张图片传送过大西洋的那一年。
2018年,奶奶94周岁。
仅仅最近几年的时间,我能感受到奶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老,同时思维的退化的速度也令人震惊。 从她忘记自己5分钟之前说的话开始,渐渐的她忘记了很多人,很多事,包括她的子女,包括我。最后,她忘记了自己。
有的时候她会问我她自己是谁。
就算我无数遍的回答她以后,她依然听不清,依然不明白。
随着思维的退化,奶奶的身体出现了很多不可控的现象。
老太太一辈子要强,七十岁还能自如的翻越二楼的平台,只要身体允许,80岁每天还能自行下楼出去遛弯,偶尔教训我的时候依然声音明亮。
但也就是这两年,奶奶身体变得很脆弱,大脑退化到只剩下一些残存、零星的记忆。
没人敢放心她离开家,导致了她每天最大的活动只能是在家里,一个房间蹒跚到另一个房间。 饮食只能是吃一些粥或者其他柔软的食物,而且她不知道是否饥饿,一天一顿饭或者五顿饭她都可以吃下去。
另一方面,老人家不能完全的生活自理,肠道运行速度减弱,肌肉无法自控。
饮食稍微不对就不能正常的上厕所,但是她的腿脚还有力气,所以就会经常把粪便带到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
奶奶没有重大疾病,只是单纯的衰老。
我的父母在照顾老人这件事情上可谓是尽心尽力。
作为她最小的儿子儿媳,两位还没有到退休年龄。
父亲比较忙,我的母亲白天需要上班,中午要回来给老太太做饭,匆忙吃一口后还要赶回去继续上班。
晚上回家二人要一同清洗老太太的身体和衣物,还要把家里重新打扫一遍。
更别说二人自己生活受到的影响。
因为家里有老人,父母早已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什么之前必须把时间计划的非常精准,以便能保证奶奶正常吃饭、作息。
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日日如此。
我是80后最后一代人,我的父母也步入到知天命之年,身体体力和精力都不能保持像年轻一样充沛,照顾奶奶的困难程度反而在一天天的增加。
渐渐他们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实在撑不住了,二人陆续生病住院,老太太的生活更加变得艰难。
想要寻求其他子女的协同帮助,但是,我大伯今年71岁,二伯62岁,两位自己也正在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
奶奶的子女已经变成了老人,而她自己变成了老老人。
那么当子女到了需要被照顾的年纪,子女的父母该如何被照顾。
老太太的状态不能离开人,又没有人可以做到时时刻刻照看,伯伯们找了一个24小时保姆。
照顾老人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良好的体能,还要有非常健康的心态。 尤其奶奶这种情况,需要每天保持身体干净,清洗衣裤,做饭也不能丝毫马虎,连续辞职了三个保姆,都是因为不能接受工作内容而离开的。
当再次面对现实,怎样安排才算是对我奶奶是最合适的,着实让父亲和伯伯们伤透了脑筋。
无法做到每时每刻的照顾和老人日趋下降的生活质量,怎么样才能到达一个平衡呢?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参观了很多养老院,比较了其中的设施和护理条件,大家决定把奶奶送去一家非常专业的养老机构。
我父亲开始是不同意的。
他是一个很传统甚至有些愚孝的男人。
但是他的身体状况也无力改变,一边是养育自己的母亲,一边是侍奉成疾的妻子,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别无他法。
父亲无法接受,我非常理解。
我是奶奶带大的。
在我幼年和童年的时光里,奶奶不但把我照顾的很好,还能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打理的井井有条,比如奶奶的床单,永远都是平整的不能再平整。
我还清楚的记得,10几年前,奶奶坐在饭桌前,接受来自她的子女和亲戚朋友对她80大寿的祝贺,当时她明目矍铄,慈眉善目。
以前看过一个网友写过的一篇文章,怀念他的爷爷,作者的爷爷在90岁高龄的时候身体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思维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到过世的那一天,老爷子都没有糊涂过。
我的奶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如果奶奶依然头脑清晰,被送到养老院必然会感受到巨大的孤独和寂寞,作为子女也不会走这一步。
然而,现在送去专业的养老机构,能够保证奶奶的身体每天是干净的,身穿的衣物也是干净的,因为有厨师,饮食也能够稍微丰富一点……
如果奶奶可以得到这样的对待,她虽然不明白,但是她自己能生活得干净,舒服,我也愿意去做这样的选择。
正因为对奶奶拥有深厚的感情,我才非常不愿意看到一位年轻的时候连领子最上面的扣都要系上的人,如今却因为思维的退化到忘记穿裤子。
所以我很理解父亲作为儿子不愿意接受把年迈的母亲被送去养老院的心理。
只是现在这个方式是最适合她的。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这是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都无法预测和干预衰朽登入人生舞台,年轻人想着上进,甚至无法想象几十年后的自己。
八十九十,耄耋之年,如果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轻会健忘,失语失认,重则全面性痴呆,生命渐渐萎缩成一个壳子,那才是人生最没有尊严的时刻。
中国人几千年重视养儿防老,以家养老,其乐融融是一个友爱家庭的最好表现形式。
当子女已经老去,不能让父母安然度日和颐养天年,寻求一个让父母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的方式,不得不说专业的养老机构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自从奶奶被送进养老院,我的父母几乎每天都去看望。 这样老老人可以得到专业的照顾,同为老人的子女亦能够给予更合适的关爱。
不要被孝顺绑架,被绑架的孝心是一种虚假的美德。
无论是自己亲力亲为,还是因为自己无力照顾而被迫的选择,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老人们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