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考察 | 我去!黔东南
歌的海洋,舞的故乡

黔东南,贵州省的边地,是一块远离主流文化的遐流,为世人所不知。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用自己的心灵和双手创造了积淀深厚、博大灿烂、缤纷迷人的民族民间文化。苗族的吊脚楼、侗族鼓楼、花桥等纯木质的建筑艺术,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的民族服饰,工艺精湛的银饰、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用以娱神也娱人的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多耶舞等多姿多彩的舞蹈,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和众多传统的习俗等等,都是这里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贵州黔东南》 李文明 著
黔东南的这块土地上,有着多民族的日常居息、古老的传统文化,天、地、人在这里和谐而伴,相偎相依,在每一个星光熹微的黎明,在每一个暮云流转的黄昏......他们,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上。

从农耕时代到全球化的当下,那些流传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物,那些绚烂多姿的民族情,那些生生不息的村落寨宇,正在静静的等待我们的探访。

本次行程,贵州会奖旅游将与3位波兰客人一同实地考察黔东南,赴一场“返璞归真,重返自然”的秘境之旅~

体验非物质传承文化
学习蜡染技艺
欣赏反排木鼓舞
独木龙舟竞渡
重阳登高祈福
传授学习木叶传情
体验山居生活
体味山熊水媚黔东南
感受人类疲惫心灵的家园
行程线路

行程亮点
黔东南——人文风物民族情
01飘溢着古风的蜡染

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苗族传统集织染和绘画于一身的艺术,是苗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符号。
蜡染艺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蜡染均以祖宗崇拜的传统文化符号为核心内容,分为粗线型、中线型、细线型、彩色型和刺绣型五种。

蜡染上的图案造型都与苗族的历史、迁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繁衍生殖有关,多为一些动物的变形,既有大胆、夸张的想象风格,又有古朴、粗狂和奔放的特征,怪诞而又生动活泼,让人感受一种飘逸的古风。
02“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
反排,苗语的音译,意为居住在高山上的村寨。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正是发源于高山上的古老村落——反排苗寨。

反排木鼓舞起源于大型的祭祖巫事活动。木鼓是用一截楠木掏空,两头蒙上牛皮制作而成,直径50cm,长为250cm左右,置于高120cm的鼓架上,用两根小木棒敲击。

反排木鼓舞一般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踏步、腾跃、翻转、甩同边手,舞姿豪迈奔放。起舞时,头、颈、腰、腿、手、脚一起摆动,全身用力,扭摆整齐,潇洒和谐,往往伴以高亢的的芦笙和整齐的吆喝声,气吞山河,表现了苗族人民彪悍、洒脱、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再现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险、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疆辟土,建造美丽家园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壮举。

由于反排木鼓舞融体育健身与舞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内涵,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同时也是一部抒写苗族人民勇于开拓的舞蹈史诗。
03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独木龙舟竞渡
在黔东南台江县与施秉县交界的清水江段,散落着用桐油漆成的油光滑亮的圆木,这一根根圆木就是独木龙舟。

独木龙舟,世上绝无仅有,由一根粗大的杉原木挖槽而成,两头微翘,稍尖,两边有两根稍细而短的杉原木挖槽而为子船,紧附在母船的两边,起到平衡的作用。

清乾隆年间的《苗疆见闻录》有载:“苗民好斗龙舟,岁以五月二十日为端节,竞渡于清水江深宽之处。短桡激水,行走如飞。”直到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清水江岸的苗族村落都要集中举行龙舟比赛,苗族称为龙船节。

独木龙舟汇聚的龙舟节,是一个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节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现在它正以自己独特的风采收到各界人士的青睐。
04九月九日重阳节
“重阳”一词是源于“九九”,《易经》中认为“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个九,故为“重阳”。

古时候的这一天,宫廷会设十分隆重的宴会,“彩殿回风,丹楼映日”,“丝桐激舞,楚雅闲慧”,“一唱华钟石,再抚被丝笙”,“云飞雅琴奏,风起洞箫吹”,“曲终高宴罢,景落树阴移”等等,都描绘了宴会歌舞盛况。在民间,人们会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也与民间辟邪、祈福的习俗有很多关联。
黔东南的苗族在重阳节这一天,除了登高远眺、出游赏秋、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民族习俗外,还会举行苗族祭祀活动,祈福安康,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重阳节加入敬老,并定为“老人节”。中国古代,就有在秋天有敬老的习俗,于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便一路逶迤,由秋季庆典、祈愿祈福到尊老敬老,在原始生态文明的苗村里焕发其新的风貌。
05藏在花蕊中的节日——姊妹饭节
姊妹饭节,苗语叫做“努嘎良”。
“努”即“吃”,“嘎”即“饭”,“良”即“收藏”。
翻译过来就是“吃藏起来的饭”。

姊妹饭节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由于父母的反对被拆散了。男孩伤心至极,经常跑到山上唱山歌,女孩听闻后十分伤心,于是便经常悄悄的包糯米饭到山上给男孩吃,但是她又怕被人发现,便讨来树木叶挤成汁液染成五色糯米饭,便于藏在菜篮子里。就这样,真情感动了反对他们的人,最终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

后来为了纪念这对有情人,年轻人们便以讨“收藏的饭”吃的方式来寻找心中的爱人,“吃姊妹饭”的习俗便一直沿袭至今。

每年春天,黔东南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青年女子都会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姊妹节”由此而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个古老浪漫的情人节,在古朴的苗寨里银光闪闪。

它让年轻人欣喜若狂,如痴如醉,也让已婚人士沉浸在温馨甜蜜的回忆中。米酒、五彩糯米饭、歌声,在苗山苗水融融的春光里,共同体验藏在花蕊中的“古老东方情人节”。
具体安排
Day 1
上午 前往凯里 革家寨
体验特色拦门酒 ,欣赏革家寨舞蹈
下午 学习蜡染技艺 做蜡染纪念品
乘车前往反排村
晚上 欣赏学习反排木鼓舞
晚宿反排村
Day 2
上午 乘车前往 独木龙舟之乡—长滩村
出游赏秋 参加苗族祭祀活动
下午 拜访当地老年人
登高远眺 寻找茱萸
晚上 前往 施洞河湾文化研究院
交流苗族文化
晚宿 河湾苗族文化研究院
Day 3
上午 前往施洞 老屯乡
穿戴当地民族服饰
观看叶歌手表演
学习木叶传情
中午 体验特色长桌宴
品尝传统五彩糯米饭
下午 姊妹节历史文化交流
晚宿 贵阳
Day 4
上午 前往 黔灵山公园
黔灵湖游船
中午 品尝特色小吃丝娃娃
下午 人民广场
甲秀楼喝茶
结束后 送机回国
民族村寨以及多彩的艺术、卓越的建筑、清丽的山川、亲切的人文,都是历史遗留于保存下来的珍宝。我们即将踏上黔东南,开启秘境考察之旅,敬请期待后续~
贵州会奖旅游,我们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