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时光 盘点上海最具小资情调咖啡馆
春日,街角,咖啡馆。一人,一下午,发呆静思。两人,面对面,浅酌低语。无限慵懒的季节,需要有种能振奋精神的东西来关照一下身体;需要一个惬 意舒适的环境来享受一段独处的时光;需要悠扬恬淡的音乐与二三知己分享生活感悟。
咖啡馆,应该是一个可以满足以上所有需求的地方。
Vinna Café
经典:维也纳咖啡:30元/杯 苹果派:35元/块
地址:绍兴路25弄2号
绍兴路是一条短小却充满人文气息的小路。夹在热闹的瑞金二路与陕西南路之间,闹中取静。极易被遗忘,极易被错过,却绝对值得有心人迈入。
没有嘈杂的车声,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偶尔踩着脚踏车擦身而过的居民。VinnaCafé就藏身于此。白色的木格门,宽约2米,与周边的建筑很是协调。紧挨着著名的汉源书店。从店内望出去,能看到马路上斑驳的树影;驻足聆听,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不到40平方米的小屋,布置合理。木质吧台,木质地板,一派异国风情。细看之下,原来店铺是一栋老式洋房的客厅改造的,老板是个40多岁的奥地利人,娶了位中国太太,全家就住在咖啡店的楼上。定居中国十几年了,也算得上是个中国通。
店员Erin,一个有着阳光般微笑的女生,已经在这里服务了一年多。一个闲逛的下午,一次偶然经过,一杯维也纳咖啡,令她最终爱上这里,并决定留下来工作。“这里有一种能让人产生莫明亲切感的神奇力量!”这是Erin的解释。
当然,更多人爱上这里的原因,是出于对那一种味道的留恋。
店里的招牌维也纳咖啡,醇香四溢,却没有特别浓烈的口感,奶泡打得很丰盈,也很扎实。相较其他店,他家的奶泡不是特别细腻,据说是延袭了奥地利的传统,漂亮的不在表面,而在喝上一口时的真实。
除了咖啡,店里手工制作的点心亦是相当有特色:苹果派甜而不腻,切得很薄的苹果片深埋在核桃蛋糕底座中,苹果很多,看上去丰满且层次分明,咬劲十足,派的部分处理得比较酥滑,口感细腻,散发悠悠的核桃香。
店堂深处,别有风情,一处是玻璃阳光房,容纳3张桌子的地方总是坐满了人。另有一处,被食客们戏称为“情人雅座”,一扇落地窗,形成了专属于两人的私密空间。天气晴好时,用来晒晒太阳,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安静的绍兴路,幽静的VinnaCafé。适合在烦躁郁结时来这里小憩一下午;适合三两好友坐在天井里的玻璃房中,沐浴阳光,闲话家常;适合爱咖啡、爱甜点的“小贪猫”们享受一顿专属美味。
布里斯朵咖啡(Bristot)
经典:榛果拿铁:48元/杯(若是点上一份餐点,则只需付15元便可享用。)
地址:乌鲁木齐中路1号(近华山路)
Bristot坐落在华山路与乌鲁木齐路的交会处。拐角的位置正好满足宽阔的视野需求,尤其是在二楼靠窗的位子,满街的梧桐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尽收眼底。随便挑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十字街头来来往往人聚人散的景致。此时,叫上一杯招牌的榛果拿铁,一边欣赏着四周的景色,一边打量一下杯中的漂亮拉花,幸福感油然而生。
如果喜欢安静,可以选择坐在二楼中间的软沙发上。软软、厚厚的沙发很舒服,身体陷在里面有种被保护的安全感。靠在椅背上,看看小说、发发短信、上上网,时间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溜走。
要回家了,如果留恋咖啡的味道,可以在下楼时,买上几包咖啡豆打包带走。Bristot的咖啡豆来自意大利,据说常常卖断货。
充满意式风格的Bristot,特别适合下雨天前往。看着雨水打湿转角的那一排玻璃窗,心灵仿佛也在遭遇一场净化和洗礼。
乐彼咖啡鉴赏馆(LP Cafe)
经典:冰焦糖玛奇朵:35元/杯
地址:华山路1399号1楼甲(近湖南路)
车来车往的华山路上,周边的环境实在不算安静。但是走进这家店,却是别有洞天。店面极小,却丝毫不见拥挤,六七张桌子错落有致地摆放着。
特别好奇店家用的是什么玻璃,隔音效果出奇地好。坐在店内,耳边只有轻柔的音乐声,再无其他。
这里,没有特别精致的装修与摆饰、没有美得炫目的菜单让人垂涎欲滴,有的只是一份简单和安逸。唯一的“花头”,或许就是店员在调制咖啡时,用具轻碰玻璃杯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
暮春的午后,正巧来到华山路附近,猛烈的阳光晒得你有些口渴,就到LP点上一杯冰焦糖玛奇朵。奶泡、咖啡、焦糖,三位一体,层次分明,咖啡中的 “鸡尾酒”,可以这样形容吧。喝上一口,味道不是很浓郁,却也如其“卖相”一般,有着三层的口感体验。回味特别舒服,舌尖不会留下任何苦腻的滋味,清清爽爽的。
与别家不同的是,LP的每种咖啡都“可以挑选咖啡豆”,不同品牌的咖啡豆,“用不同的咖啡机”研磨,不同的咖啡用不同的杯子盛装。
马里昂巴咖啡馆
经典:拿铁:25元/杯
地址:武康路55号(近安福路)
旧沙发、旧桌子、旧台灯……店内充满了一股陈旧的英伦风格。乱乱的,却很有情调,像极了英国老电影中的咖啡馆。踏入店中,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复古气息。
屋顶是用英文旧报纸糊成的,挂着几盏“摇摇欲坠”的老式吊灯,老板是位30出头的同行,因为比较喜欢收藏古董类的器物,据说店里的家什都是他特地淘来的宝贝。
随意的不仅仅只是店铺本身。服务生大都是在校大学生,清一色的便装上阵,没有太过殷勤的服务,倒反而令人能够彻底放松。空闲时间,服务生就自顾自地上网、聊天或者看书,走进这里,不像是来消费的,更像是进入了一个邻家小院。随意到甚至可以赊账十余次,“下次总要来的!”老板、员工都是这么自信。
来的基本上是老客,早晨9点开门,门前的露天椅上经常是坐满了住在附近的客人,大家安静地等待,不吵不闹,也不着急。店员不紧不慢地开门,用不着招呼,就一人一份送上他们平日的最爱。默契,是只有在马里昂巴才能感受到的独一无二。
菜单有点意思,封面是马里昂巴门前的日落安福路,拍得很文艺。
网友们给它冠以“全上海第一拿铁”的称号,室内的空气因为拿铁的香气和阳光显得愈发惬意和慵懒。
坐在靠窗的小角落,开着绿色的台灯,即便周围人声鼎沸,却有小小一平方贴上了“闲人免进”的牌子。在这一平方里,忘却扎在心头的痛苦和烦恼,和时间、空间来个约会。
Mondu Gallery Cafe
经典:摩卡咖啡:35元/杯 现烤三明治:25元/份 笔记簿:200元/本
地址:淡水路93号(近太仓路)
中午时分,与新天地一条马路之隔的淡水路,看不到无休止的繁华,只有三两的行人,零星地路过,似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就连阳光也皈依在这片安静祥和之下,蜕去了刺眼的外衣,素颜异常。
街角,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细细一看,精致得让人不忍心拨开它娇小的外衣一探究竟。
“吾度视觉艺术空间。”难道走错了地方?“是这里。”店员热情地迎上前来。
10平方米左右的弹丸之地,却被老板花心思地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除了能容下三五张桌子外,还有一圈能容纳五六人小聚的卡座,甚至还有一个微型吧台,足见设计者之用心良苦。
坐在靠窗座位上,店里唯一的店员热情端来一杯摩卡,顿时香气四溢,拉花奶泡盖满了整个杯子,褐色的可可和乳白色的牛奶配合得恰到好处,丰满而可爱,完完全全的是一件艺术品,不禁拿起相机,“喀嚓”地急切想把它永久地占为己有。
兴趣盎然之时,手艺精到的服务生拿来了一盒五颜六色类似果冻的玩意儿,起初还以为是糖果之类的东西,殊不知他们家给客人喝的咖啡就是用这种胶囊似的Espresso做的,多达12种口味,每个客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胶囊,由浅至深,代表着由淡至浓的不同口味。初次见识,连呼神奇。
喝着香醇可口的咖啡,打量着“胶囊咖啡屋”,时不时的还会发现些有趣的东西,茶几上扭曲抽象的装饰物(不知道是不是插花用的)、复古的小电话、收音机。最有趣的还属书架边一排可出售的笔记本,听说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地点来选择需要的笔记簿。适合来往于不同城市的国际商务人士,好则好已,价格也贵得惊人。
听店员说,老板曾留学法国,主修设计,爱好摄影,墙上的油画都是自己画的,并且会不时更新。生意算是做到家了,因为店里除了硬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出售。
店铺虽小,五脏俱全,喜欢独处的你在午后或傍晚留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一个人的世界,静静的思考,偶然发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还可以奢侈地占为己有,快哉!
Rosée De Matin
经典:100%牙买加蓝山:108元/杯
地址:彰武路48号(近四平路)
同济大学是出了名的建筑试验田,RoséeDeMatin咖啡坊就坐落于钢筋混凝土环绕的同济联合广场中央。
一路走来,熙熙攘攘烦人嘈杂的车水马龙似乎被门前的高楼所屏蔽。眼前的RoséeDeMatin透射出一丝优雅,心一下子平静许多。
进门处被八排不同种类的咖啡豆所装饰,非常独特。店面很大,法式酱红色玫瑰花纹的桌椅,仿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宫廷式的吊灯,处处凸显贵族气息,似乎邻座正有一位穿着华贵的妇人……
角落有一个金光闪闪,顶着大盖帽,酷似火车头的大家伙很是引人注意。
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镇店之宝,一台价值20万元的全热风烘培机。“这样炒出来的咖啡豆不易焦,更不会有瓦斯味。全上海也不多见。”
Rosée De Matin,“早晨的甘露”之意,就是将咖啡喻为甘露,将它的新鲜和优质演绎到了极致。
为了追求保温性,就连盛咖啡的杯具,都用上了罕见的骨瓷。
浪漫的烛光、轻柔的旋律……一个让你可以喝到好咖啡的地方。
■小提示:
为了讲究纯粹,不串味,他们家坚持不做简餐,只有几款解馋的小点心,所以不适合用餐时间光顾
咖啡馆,应该是一个可以满足以上所有需求的地方。
Vinna Café
经典:维也纳咖啡:30元/杯 苹果派:35元/块
地址:绍兴路25弄2号
绍兴路是一条短小却充满人文气息的小路。夹在热闹的瑞金二路与陕西南路之间,闹中取静。极易被遗忘,极易被错过,却绝对值得有心人迈入。
没有嘈杂的车声,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偶尔踩着脚踏车擦身而过的居民。VinnaCafé就藏身于此。白色的木格门,宽约2米,与周边的建筑很是协调。紧挨着著名的汉源书店。从店内望出去,能看到马路上斑驳的树影;驻足聆听,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不到40平方米的小屋,布置合理。木质吧台,木质地板,一派异国风情。细看之下,原来店铺是一栋老式洋房的客厅改造的,老板是个40多岁的奥地利人,娶了位中国太太,全家就住在咖啡店的楼上。定居中国十几年了,也算得上是个中国通。
店员Erin,一个有着阳光般微笑的女生,已经在这里服务了一年多。一个闲逛的下午,一次偶然经过,一杯维也纳咖啡,令她最终爱上这里,并决定留下来工作。“这里有一种能让人产生莫明亲切感的神奇力量!”这是Erin的解释。
当然,更多人爱上这里的原因,是出于对那一种味道的留恋。
店里的招牌维也纳咖啡,醇香四溢,却没有特别浓烈的口感,奶泡打得很丰盈,也很扎实。相较其他店,他家的奶泡不是特别细腻,据说是延袭了奥地利的传统,漂亮的不在表面,而在喝上一口时的真实。
除了咖啡,店里手工制作的点心亦是相当有特色:苹果派甜而不腻,切得很薄的苹果片深埋在核桃蛋糕底座中,苹果很多,看上去丰满且层次分明,咬劲十足,派的部分处理得比较酥滑,口感细腻,散发悠悠的核桃香。
店堂深处,别有风情,一处是玻璃阳光房,容纳3张桌子的地方总是坐满了人。另有一处,被食客们戏称为“情人雅座”,一扇落地窗,形成了专属于两人的私密空间。天气晴好时,用来晒晒太阳,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安静的绍兴路,幽静的VinnaCafé。适合在烦躁郁结时来这里小憩一下午;适合三两好友坐在天井里的玻璃房中,沐浴阳光,闲话家常;适合爱咖啡、爱甜点的“小贪猫”们享受一顿专属美味。
布里斯朵咖啡(Bristot)
经典:榛果拿铁:48元/杯(若是点上一份餐点,则只需付15元便可享用。)
地址:乌鲁木齐中路1号(近华山路)
Bristot坐落在华山路与乌鲁木齐路的交会处。拐角的位置正好满足宽阔的视野需求,尤其是在二楼靠窗的位子,满街的梧桐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尽收眼底。随便挑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十字街头来来往往人聚人散的景致。此时,叫上一杯招牌的榛果拿铁,一边欣赏着四周的景色,一边打量一下杯中的漂亮拉花,幸福感油然而生。
如果喜欢安静,可以选择坐在二楼中间的软沙发上。软软、厚厚的沙发很舒服,身体陷在里面有种被保护的安全感。靠在椅背上,看看小说、发发短信、上上网,时间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溜走。
要回家了,如果留恋咖啡的味道,可以在下楼时,买上几包咖啡豆打包带走。Bristot的咖啡豆来自意大利,据说常常卖断货。
充满意式风格的Bristot,特别适合下雨天前往。看着雨水打湿转角的那一排玻璃窗,心灵仿佛也在遭遇一场净化和洗礼。
乐彼咖啡鉴赏馆(LP Cafe)
经典:冰焦糖玛奇朵:35元/杯
地址:华山路1399号1楼甲(近湖南路)
车来车往的华山路上,周边的环境实在不算安静。但是走进这家店,却是别有洞天。店面极小,却丝毫不见拥挤,六七张桌子错落有致地摆放着。
特别好奇店家用的是什么玻璃,隔音效果出奇地好。坐在店内,耳边只有轻柔的音乐声,再无其他。
这里,没有特别精致的装修与摆饰、没有美得炫目的菜单让人垂涎欲滴,有的只是一份简单和安逸。唯一的“花头”,或许就是店员在调制咖啡时,用具轻碰玻璃杯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
暮春的午后,正巧来到华山路附近,猛烈的阳光晒得你有些口渴,就到LP点上一杯冰焦糖玛奇朵。奶泡、咖啡、焦糖,三位一体,层次分明,咖啡中的 “鸡尾酒”,可以这样形容吧。喝上一口,味道不是很浓郁,却也如其“卖相”一般,有着三层的口感体验。回味特别舒服,舌尖不会留下任何苦腻的滋味,清清爽爽的。
与别家不同的是,LP的每种咖啡都“可以挑选咖啡豆”,不同品牌的咖啡豆,“用不同的咖啡机”研磨,不同的咖啡用不同的杯子盛装。
马里昂巴咖啡馆
经典:拿铁:25元/杯
地址:武康路55号(近安福路)
旧沙发、旧桌子、旧台灯……店内充满了一股陈旧的英伦风格。乱乱的,却很有情调,像极了英国老电影中的咖啡馆。踏入店中,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复古气息。
屋顶是用英文旧报纸糊成的,挂着几盏“摇摇欲坠”的老式吊灯,老板是位30出头的同行,因为比较喜欢收藏古董类的器物,据说店里的家什都是他特地淘来的宝贝。
随意的不仅仅只是店铺本身。服务生大都是在校大学生,清一色的便装上阵,没有太过殷勤的服务,倒反而令人能够彻底放松。空闲时间,服务生就自顾自地上网、聊天或者看书,走进这里,不像是来消费的,更像是进入了一个邻家小院。随意到甚至可以赊账十余次,“下次总要来的!”老板、员工都是这么自信。
来的基本上是老客,早晨9点开门,门前的露天椅上经常是坐满了住在附近的客人,大家安静地等待,不吵不闹,也不着急。店员不紧不慢地开门,用不着招呼,就一人一份送上他们平日的最爱。默契,是只有在马里昂巴才能感受到的独一无二。
菜单有点意思,封面是马里昂巴门前的日落安福路,拍得很文艺。
网友们给它冠以“全上海第一拿铁”的称号,室内的空气因为拿铁的香气和阳光显得愈发惬意和慵懒。
坐在靠窗的小角落,开着绿色的台灯,即便周围人声鼎沸,却有小小一平方贴上了“闲人免进”的牌子。在这一平方里,忘却扎在心头的痛苦和烦恼,和时间、空间来个约会。
Mondu Gallery Cafe
经典:摩卡咖啡:35元/杯 现烤三明治:25元/份 笔记簿:200元/本
地址:淡水路93号(近太仓路)
中午时分,与新天地一条马路之隔的淡水路,看不到无休止的繁华,只有三两的行人,零星地路过,似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就连阳光也皈依在这片安静祥和之下,蜕去了刺眼的外衣,素颜异常。
街角,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细细一看,精致得让人不忍心拨开它娇小的外衣一探究竟。
“吾度视觉艺术空间。”难道走错了地方?“是这里。”店员热情地迎上前来。
10平方米左右的弹丸之地,却被老板花心思地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除了能容下三五张桌子外,还有一圈能容纳五六人小聚的卡座,甚至还有一个微型吧台,足见设计者之用心良苦。
坐在靠窗座位上,店里唯一的店员热情端来一杯摩卡,顿时香气四溢,拉花奶泡盖满了整个杯子,褐色的可可和乳白色的牛奶配合得恰到好处,丰满而可爱,完完全全的是一件艺术品,不禁拿起相机,“喀嚓”地急切想把它永久地占为己有。
兴趣盎然之时,手艺精到的服务生拿来了一盒五颜六色类似果冻的玩意儿,起初还以为是糖果之类的东西,殊不知他们家给客人喝的咖啡就是用这种胶囊似的Espresso做的,多达12种口味,每个客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胶囊,由浅至深,代表着由淡至浓的不同口味。初次见识,连呼神奇。
喝着香醇可口的咖啡,打量着“胶囊咖啡屋”,时不时的还会发现些有趣的东西,茶几上扭曲抽象的装饰物(不知道是不是插花用的)、复古的小电话、收音机。最有趣的还属书架边一排可出售的笔记本,听说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地点来选择需要的笔记簿。适合来往于不同城市的国际商务人士,好则好已,价格也贵得惊人。
听店员说,老板曾留学法国,主修设计,爱好摄影,墙上的油画都是自己画的,并且会不时更新。生意算是做到家了,因为店里除了硬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出售。
店铺虽小,五脏俱全,喜欢独处的你在午后或傍晚留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一个人的世界,静静的思考,偶然发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还可以奢侈地占为己有,快哉!
Rosée De Matin
经典:100%牙买加蓝山:108元/杯
地址:彰武路48号(近四平路)
同济大学是出了名的建筑试验田,RoséeDeMatin咖啡坊就坐落于钢筋混凝土环绕的同济联合广场中央。
一路走来,熙熙攘攘烦人嘈杂的车水马龙似乎被门前的高楼所屏蔽。眼前的RoséeDeMatin透射出一丝优雅,心一下子平静许多。
进门处被八排不同种类的咖啡豆所装饰,非常独特。店面很大,法式酱红色玫瑰花纹的桌椅,仿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宫廷式的吊灯,处处凸显贵族气息,似乎邻座正有一位穿着华贵的妇人……
角落有一个金光闪闪,顶着大盖帽,酷似火车头的大家伙很是引人注意。
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镇店之宝,一台价值20万元的全热风烘培机。“这样炒出来的咖啡豆不易焦,更不会有瓦斯味。全上海也不多见。”
Rosée De Matin,“早晨的甘露”之意,就是将咖啡喻为甘露,将它的新鲜和优质演绎到了极致。
为了追求保温性,就连盛咖啡的杯具,都用上了罕见的骨瓷。
浪漫的烛光、轻柔的旋律……一个让你可以喝到好咖啡的地方。
■小提示:
为了讲究纯粹,不串味,他们家坚持不做简餐,只有几款解馋的小点心,所以不适合用餐时间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