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一场凋零
用繁花来表示水浒好汉,好像并不恰当。但需要写标题,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就是这句,就这句吧!心情还在郁郁之中,不想再费神想个更贴切的标题。
是的,我刚看完《水浒传》,很厚很厚一本,1000多面,积累阅读时间不算太长,没有看得特别仔细,囫囵浏览遍,有些小字诗词描写直接跳过。估计要问里面许多段落,也记不清了。
记得几个感受,一是前面觉得逼入梁山,落草为寇也太容易了吧,有些有仇的,有些家庭富裕衣食无忧的,有些是对阵将士的,几句话就能招过来,死心塌地,义薄云天,总觉得过于随便了。当然咯,一百零八将,要全是详细描写估计书要厚几倍。
看到中后段被招安后,南征北讨,剿灭叛贼,一心一意报效朝廷。越看越憋屈,什么鬼朝廷啊,奸臣当道,主上轻信谗言,黑暗无边。心疼那些将士,一次次平乱,换来的是一次次敷衍,在围剿方腊前还不准他们进城,他们想进城看灯还躲躲藏藏,朝廷就是这么对待有功之臣的嘛!这不是逼人造反吗!
看他们围剿方腊,看得心绞痛,边看边流泪,心里苦啊,当年热热闹闹的梁山好汉,一个个遇难,浪里白跳张顺死在水里,刘唐被门闸压死,张清死了,秦明也死了……想当初气势如虹的梁山好汉,走在路上威武霸气,可这次十去七八,剩那么少的人回朝,看着怎能不唏嘘。
鲁智深坐化那段,着实哭了很久,一个一生莽莽撞撞,极富色彩的人物,要走时感觉变成熟了样,静静安排事情,内心安详的圆寂。一边看,一边想起他曾经的过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打死大虫,去劈罗真人还受惩罚,爱凑热闹又耐不住性子容易闯祸,同时又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么一个闹腾的人啊,到底内心成佛了吗?
里面很多人都很喜欢,喜欢的原因五花八门,喜欢柴进、喜欢燕青、喜欢吴用、公孙胜、戴宗,喜欢张清、时迁、史进、秦明、花荣、石秀……燕青是活得很透彻的人,柴进身上没有一般好汉的匪气,反倒有种儒雅大叔的味道。张清好厉害,用石子击退不知道多少对阵的人。公孙胜神得不得了,呼风唤雨,神仙一样的存在。戴宗的神行大法也是无敌好用,而吴用简直了,感觉水浒里没有吴用,根本赢不了几仗啊。
可能受当年读文科影响,好汉们最终一场凋零的结局好像是注定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子夜》里一样,实业企业家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就是难以生存,水泊梁山的好汉也是如此,没有反对封建压迫的觉悟,没有推翻腐朽王朝的意识,主脑宋江一门心思想被招安,还是在朝为官,光宗耀祖。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点也不奇怪。只是看的过程中还是难以接受一个个将领的离开。
看完全书后,随即翻到在梁山上天罡星、地煞星命名那段,那时的他们意气风发,兵强马壮,圆圆满满,正准备大展拳脚,最后……简直不忍再看。悲剧真是,前面有多热闹,后面就有多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