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想的太多,做的太少,7天让你摆脱拖延症》
读书笔记《想的太多,做的太少,7天让你摆脱拖延症》佐佐木正悟著 因为实在不知道豆瓣的读书笔记怎么进去……改为写日记了 1.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工作需要分解完成,例如要准备一个演讲,备忘录上只有一个“准备演讲”,大脑也会只记录准备演讲,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会有“ppt”“演讲稿”等等各方面的准备而觉得太麻烦而无从下手,所以在开始一项工作前应该将其分解为“准备幻灯片”等细项,那么就可以有序开展工作而不再拖延。 另外,工作是否可以继续细分取决于知道做法的前提上,所以,在方法上也要下点功夫哦~ 就是分解事项,思考做法。 2.用数值法简化工作 为达成目标,可以将进程用数值表示,可以1-100这样做加法,也可以100--1这样做减法 3.禁止努力,只做十秒 如果设定要一两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去做的事,大脑可以就会抗议觉得说:啊好麻烦好累,今天没时间……但是如果不要给自己这么苛刻的要求,只做十秒就停止,那么大片的零碎时间将可以让你做成任何事。在被焦虑情绪压倒之前,在感到疲倦之前停下来,我们可以不那么努力赴汤蹈火,即使有一次两次可以做到,但难以坚持日日夜夜,所以可以用更轻松的做法来改善生活和心态。(我曾经因这个方法,本来不想看书的,但想到这个方法,就说那就看个十几页或者是看个五分钟吧,然后就渐渐的看下去了,如果看不下去也不要紧,那也只是五分钟……因为我觉得十秒实在是太短了,我这种慢慢吞吞的人可能连书都还没翻开……) 4.尽我所能全力以赴力求完美是个陷阱,不做不可能的工作 不要一开始就起一个雄伟的目标,然后说尽我所能去完成他……由于太雄伟了所以会有很多不可能做得到的事而导致可能从来都不会开始……例如我要写一本超越三体的科幻书(当然这只是举个栗子)那是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要超越他,要有大量的相关知识储备……而这些准备会让你望而却步而导致拖延,或者是之前要写的小说,我还要看什么书什么书……先不要想那么多!先写!每天写200个字也好,写卡住了去找资料,这样你才会知道你需要什么,而刚开始就说我要看什么书再去写那么永远都不会动笔!也不会有一个字写出来!所以,先动手,想到就去做! 不要想着什么完美,做了和做完比做完美更重要!综合闲余时间和个人能力考虑,到底什么才是可能的?想明白这一点,是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 5.结束与开始分步进行 先结束一件事,再开始一件事。 例如放下手机去学习,应该先放下手机,结束娱乐的状态,停一会,等思想从那种娱乐的消极的放松的状态里出来了,再去学习。 6.人与工作都会被一眼定性 有一些工作如果第一眼看上去觉得很棘手就会一直拖延,要改变这种感觉,首先可以分解工作细项,先尝试做一下简单的部分~(其实我不是很理解他这一章的内容,就是这样) 7.改变时间段的惊人效果 如果一件事在同一个时间段总是被拖延而无法完成,不如改在别的时间段做可能会有新的成果 8.在能做的时间跟想做的时间结合起来 就是分析自己的行为规律可得自己在做某一件事的时间,把这个时间跟自己的计划表的时间对照起来,那么计划的时间将会跟实际行动的时间一致,而且身体没有强迫性,所以非常容易就可以完成时间性计划。 9.为自己决定不做的事 说不做的事,坚决不做。寻找即使做着可能会厌烦,但还是可以坚持,虽然谈不上永远,但至少能长期做下去的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在面对要做的工作时,就不会轻易拖延。从而,即使有些惯性拖延,或者惰性作祟,仍旧可以坚持下来,并且坚持本身也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10.将不做的理由谨记心间 认真思考并记录不做这些事的理由。这样一来,代办事项就非常明确了 该做的事情与能做的事情之间就画上了等号。 11.只要改掉凡事杞人忧天的习惯,就能明显改善拖延 芝麻大的事情,也能翻来覆去想半天。在一切尚未到来前就想出担忧之处,人自然会想拖延逃避,然而,那些担忧之处实际上十次中也未必会有一次成真。 12.不期待未来的自己 明天的自己跟今天的自己一样,都是懒惰,逃避,疲倦的,很多时候把事情推到明天来做,例如明天开始减肥,明天开始存钱,明天开始看书,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也一样这样的。所以,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拖到明天。坚持,是一天一天一天。今天的事,就是今天的事,跟明天无关。 13.详细记录工作日记 详细记录工作日记的好处就是让你知道在哪个时间段你做了什么,在那些时间段你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本书的作者甚至会连剪指甲,去洗手间这样的细节时间也记录下来,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明白自己在每个小事上面花费了多少时间,这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怎样使用时间的,以及时间是为何不够用的。对我们规划时间非常用意义。 14.消极动机通常强于积极动机 可能欠了别人的钱,会很努力工作来还钱,但是一旦债务还清,又会不努力工作得过且过。而这个欠债还钱就是消极动机,努力赚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是积极动机。一般来说,逃避痛苦是人性的本能,如果不还钱,就会被催债,所以会努力还钱 ,但是积极攒钱让以后快乐去生活的话,因为没有迫切的现实性来压迫,所以就会懈怠下来。(解释一大通(笑)) 其实就是可以把目标做成欠债式的方法。例如我要赚10万,那么目标开始时,资产就是-10万,然后赚1万了,就等于还了一万,资产变成-9万,这样一直减减减下去,到某一个节点就会发现自己已“还完”所有的债了(笑) 或者是写稿子,我要写100万字,那么目标开始时我就是还欠300万字,我写了1万字,就是-299万字,这样,总有一天会清零,还完债,清零完成。 其实这个方法跟上面的2.用数值法简化工作是一样的~只是这个是目标在做减法,更加的明确~ 15.信息不足也是造成拖延的原因 比起那些决定做或者决定不做的任何事,悠游寡断地反复考虑做不做才是最拖延的人。这也是因为信息不足而无法把握导致无法确定而迟迟不敢决定。(所以知识储备量要足,信息要够多呀才是致胜的法宝,不然悠悠断断的啥事都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