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二
《苏武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苏武的品格和精神特质。
2.引导学生走进苏武的内心,通过采访苏武、我是苏武、我看苏武、为苏武写独白等方式,创设情境,增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3.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爱国精神,做以实际行动爱国的新时代高中生。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苏武的内心,通过采访苏武、我是苏武、我看苏武、为苏武写独白等方式,创设情境,增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苏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我们继续走近苏武,分析它的品格和精神特质。
(二)回顾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19年,历尽艰辛,终得归汉的历程。
这19年,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板书: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
这三件事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围绕着这几件核心事件和主人公苏武,还写了那些主要人物?卫律、李陵、张胜
(三)探究合作
学生在读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谈论完成如下的环节,相互点评,教师看情况总结。
1、假设你是某报社的记者,需要写一个苏武的专栏。你穿越到苏武生活的时代,你会从哪些方面采访他?
2、假如你苏武,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运用你的智慧,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
3、回忆我们在课本上学过的古人的爱国事迹,谈谈你怎么看待苏武的爱国举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如何传承苏武的爱国精神?
(四)作业
苏武独自在苦寒寂寞的北海生活了十九年,忍受着寒冷与饥饿,忍受着与国家亲人分离的痛苦,忍受着荒谬条件的折磨,他没有屈服,这是多么强的意念支撑啊?在无人倾诉的情况下,苏武每天对着他放牧的公羊倾诉内心,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呢?请为苏武设计一段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