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杂烩菜的吃人传统‖吃货志

今天的故事,从一首词说起。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淡泊名利,潇洒疏狂,是“词俊”朱敦儒早年作品最鲜明的色彩。朱敦儒早年自许清高,最不屑入仕朝堂,虽曾两次被推举为学官,却都以他的拒绝告结。 可惜,朱敦儒生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年,国力日渐衰微,局势江河日下,而朝堂之上偏又奸佞横行,对未来的一切肖想终究只是镜花水月,他的逍遥自在注定不能长久,“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愿望,也终会被扼杀。 南渡后三年,朱敦儒目睹山河破碎,终于应诏任秘书省正字,后兼兵部郎官。与主和派甘心偏安一隅的思想相反,他坚决主战,也因此受到弹劾,被免去了职务。 晚年,朱敦儒在朝中官员的笼络下再次出仕,任鸿胪少卿。 而这位朝中官员,就是著名奸臣——秦桧。

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曾“回首妖氛未扫”的朱敦儒,终于因秦桧的拉拢而重新出仕,可怜那些报国的奇谋,终沦为史书中的一声长笑。而后秦桧一死,朱敦儒被视为秦桧党人,当即被废职,也有许多人为此戏称他为晚节不保。 当真如此吗? 据传,在第一次出仕经历以失败告终以后,朱敦儒在家中庆祝六十大寿,曾宴请亲朋好友小聚。正在众人宴饮之时,京中突然传来一件惊人的消息。 原来,由于抗金元帅岳飞的英勇善战,金国屡战屡败,金兀术便派人传话给曾经投靠金国的奸相秦桧,要他除掉岳飞。秦桧与其妻王氏密谋,以某须有之罪名于风波亭将岳飞杀害。时值公元1142年初。

消息传来,朱敦儒便再没有心情欢聚。于是吩咐后厨,只把准备好的菜料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馍端来给大家食用便罢,不必烹炒煎炸、花费太多心思了。 可是菜肴端上来,谁也没有饮食的胃口。或许是由于这个噩耗,又或许是由于端上来的菜太过粗糙,众人迟迟未动筷子。 朱敦儒四下逡巡,忽然夹起碗里的一个丸子,说,现如今奸臣当道,残害忠良,岳元帅精忠报国,却因莫须有的罪名惨死,我只恨不能砍下秦桧的头颅下油锅。 话还没说完,一位客人就站了起来。 他指着面前的菜碗,义愤填膺地说,咱们只当这丸子就是秦桧的脑袋,油炸豆腐就是秦桧的肉,粉条就是秦桧的肠子。咱们把这碗菜吃下肚去,权当是吃了秦桧那个狗贼,给岳元帅报仇!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的激愤之情被瞬间点燃,仿佛碗里盛着的真是秦桧的脑袋手足,于是纷纷举箸,顷刻便将碗里的菜吃了干净。 饭毕,有人问道,这菜该叫做什么名字呢? 朱敦儒想了想,说道,就叫“炸桧菜”吧。 这时的朱敦儒却不知道,十三年后,秦桧会授予他的儿子删定官,又让他做了鸿胪少卿,妄图以“亲近文人”来粉饰太平。而朱敦儒出于对儿子的疼爱和对秦桧的畏惧,只得屈从。 可是,就在他出任鸿胪少卿仅仅十八天以后,秦桧病死了。这短短十八天的任职经历,成为了朱敦儒一生的污点。 至于“杂烩菜”,大约是白璧的微瑕之下,露出的那一点点炽热丹心罢。 这个故事以一首词开始,就以传说中朱敦儒的绝笔作结吧。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 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无用 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 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 ◎朱敦儒《西江月》
【知乎通道】维京传统视觉作坊 【微博通道】@维京姑凉_ 【微信通道】维京的传统视觉作坊

【B站通道】维京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