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国际电影展#2018PYIFF入围影片详解 Part 2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展映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部影片,其中近半数为全球首映。
在平遥,所有电影作者和展映影片——包括新导演和大师们的新鲜作品,都将找到新的观众;而通过这里的介绍,你们不妨先开始认识彼此。

《帝皇酒店》
全球首映。离家20 多年的青年回到澳门,和“帝皇酒店”的玛莉亚相遇的故事。以“黑色电影”的影像风格,在澳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梭。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展映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部影片,其中近半数为全球首映。
在平遥,所有电影作者和展映影片——包括新导演和大师们的新鲜作品,都将找到新的观众;而通过这里的介绍,你们不妨先开始认识彼此。
影片排期
10-12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3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帝皇酒店”是玛莉亚的家,屹立在澳门旧区30多年,租客各有不同的故事。让租客如常过日子的重担,落到了玛莉亚的肩上。一位离开澳门20多年的青年,重新回到澳门这座小城。他寻找着复仇的机会,要夺回他母亲的遗产:“帝皇酒店”一半的产权。他在娱乐场里,听到玛莉亚唱着抒情的歌曲,看到舞者们香艳的表演,让他和玛莉亚相遇的那一刻,显得那么的虚幻,他们被对方深深地吸引着。为了生存,玛莉亚成为了按摩女郎,他知道后勃然大怒,同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范思澳以“黑色电影”的影像风格,在澳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梭。
导演信息

范思澳,1975 年出生于葡萄牙。1994 年旅居澳门,1997年完成第一部纪录短片《骑单车之人》。之后回到葡萄牙继续拍摄电影。2009 年,他受委托拍摄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短片《陌乡人》。作品《战场来信》(2016)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帝皇酒店》(2018)是他的最新作品。
《众人惊异之人》
患上末期癌症的男子决定做出惊人之举,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愚弄即将到来的死神。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影片排期
10-14 21:30 小城之春厅
10-15 17:00 4号厅
故事梗概

遥远的西伯利亚村庄里,叶戈尔是一名森林守卫,无惧与丛林中的偷猎者们搏斗,亦重视家庭,受村民们尊敬。正当他期待妻子诞下第二个孩子时,却被验出患上末期癌症。他不但求医,更借助萨满巫术治病,依然无效,在别无选择之下,受到古老西伯利亚史诗的情节启发,决定做出惊人之举,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愚弄即将到来的死神,但村民和家人都不认同他拯救自己的方式。影片根据导演的童年回忆、成长环境和西伯利亚传说而写成,打破禁忌,表现出面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恐惧,会驱使人们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
导演信息&阐述

娜塔莎·马尔库洛娃,1979 出生于俄罗斯奥伦堡,毕业于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并在莫斯科完成编剧和电影导演高级课程,在伊尔库茨克的电视台担任主持人。与丈夫阿列克谢·楚波夫联合编导多部电影,包括《私密地带》(2013)。最新作品《众人惊异之人》(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最佳女演员奖。
故事关于一个习惯于控制生活中所有事情的人,如何突然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处境,面对自己患上绝症。他做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控制。然而,如果你是置身于一个集体生活的社会里,失去控制会是危险的一步,马上就出现了个人选择和集体规范之间的冲突。

阿列克谢·楚波夫,1973 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其后于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完成电影史课程。曾任职电视台记者,与妻子娜塔莎·马尔库洛娃联合编导多部电影,包括《私密地带》(2013)。最新作品《众人惊异之人》(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最佳女演员奖。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剧本源于这部电影的另一位导演娜塔莎·马尔库洛娃的童年记忆。她在西伯利亚一个小村庄长大,被数百公里的针叶林包围着。她童年时候遇到的人,就跟这部电影里的人物一样,都是生活在恶劣气候之下的强悍西伯利亚人。她听到一个当地的传说,关于一个曾经生活在这个地区的男人,因为患了癌症,试图通过彻底改变身分(变成一个女人)来欺骗死神。我们将这个古老传说改编到现代,以便讨论我们今天非常关注的议题。
《过春天》
以深圳与香港的双城生活为背景,16 岁单非女孩为实现与闺蜜去日本看雪的愿望,内心的冲动被点燃,展开一段冒险走水青春故事。入围多伦多电影节。

影片排期
10-15 2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少女佩佩在深圳居住,去香港上学,过着两地生活。她和闺密Jo约定圣诞节去日本看雪,为此,刚过16岁生日的她,就迫不及待找机会赚钱。Jo的男友阿豪向佩佩提供了一个赚钱的路子——走水货,跨境带货。只要放学回家带两部新款手机过境,交给深圳的“水头”,每天有两百块的报酬。佩佩从紧张到熟练,逐渐如鱼得水,经济有了起色,也尝到虚荣的快乐,然而欲望是无底黑洞,周遭的变故也令青春变得苦涩。她决定和阿豪铤而走险,瞒着水头们走一票大的。当她再次踏上走水之路,目的地可能是光明彼岸,更可能是黑暗深渊。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导演信息&阐述

白雪,2007 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毕业,2013 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MFA 艺术硕士。2017 年参加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第二届 CFDG 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暨“青葱计划”)并晋身五强。独立导演作品有短片《卡门》(2007)、《谁回谁家》(2012)、《绑架面疙瘩》(2014)。《过春天》(2018)是她的第一部长片电影。
2015 年,我决定写一个深港跨境学童的故事,为创作这个故事,两年间多次往返深圳和香港,写了一份三万字的采访笔记,拍摄了数百张的图片及影像资料,这也是我创作的方法之一,我坚信生活的真实是好作品的基础。 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触动我。他们有些人的境遇在我看来真的很艰难甚至看不到希望,但他们依然坚忍顽强的打拼着,努力想要冲破命运给他们设置的壁垒。电影中的故事绝不仅关于青春成长,我想以主角佩佩作为切入点,深深的在这个时代切一刀,切出这个时代的切片。 每一代创作者都应该有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的语言,记录属于自己的时代。而我作为年轻的创作者,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我所熟悉的当下,这是我作为电影人的一份担当。
”
《幻土》
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工人失踪,警探奉命调查,陷入梦幻迷离的状态。影片混合社会写实与黑色电影类型,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影片排期
10-17 10:30 小城之春厅
10-18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建筑工人王必成失踪,警探奉命调查,发现王必成的好友Ajit也离奇失踪了。王必成失踪之前,因工地意外被安排去开车,结识了来自孟加拉的Ajit并成为好友;他饱受失眠折磨,常去网吧打发时间,与神秘的网友保持着联系,也跟网吧打工的女孩Mindy建立了奇特的关系。警探追查下去,也陷入了梦幻迷离的状态。影片混合社会写实与黑色电影类型,触碰到新加坡社会底层外籍劳工的生存问题,填海工地上是无根漂泊的空虚。迷宫式的故事,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有如庄周梦蝶,到底是谁在做梦,谁又在醒着?
导演信息&阐述

杨修华,1985 年出生于新加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哲学,电影制作公司“十三小品”成员。2009年完成实验电影《稻草屋》。《幻土》(2018)是他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并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新加坡在短短数十年间,由小渔村转型为繁华的现代经济体,赢得了现代经济奇迹的美誉。
这样的成就建基于新加坡能够发展出一套系统性的土地开发方案,包括填海以及无数建设项目。通过重复地改变土地形态,新加坡原本的自然地貌被塑造成棱角分明的海岸线——仿佛一片由几何脑袋想像出来的土地。
更甚者,这虚构的土地上的人也是虚构的。新加坡是以移民为主的国家,人口组成完全出于移民政策及经济考虑。新移民被拉到重重经济奇迹之中,以振兴这种想像——这个津津乐道的故事由低工资的新移民劳工弯着身子建成,他们来自邻近地区,被雇来建造这个他们永远无法融入的国度。
《陨星》
借着陨石的影像资料暗示一个年轻女孩的情感走向,在富有节奏感的叙事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入选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竞赛单元。

影片排期
10-15 19:00 小城之春厅
10-16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16岁辍学女孩妮娜,与母亲生活在法国南部一个小山村,平日在恐龙主题观光游览区打着零工。有一天,她亲眼看到陨石落在她家后面的山上。她对好友的哥哥莫拉德一见钟情,不理劝告,与莫拉德在一起。可是,莫拉德的大男子主义,与妮娜张扬不羁的个性,令这段感情变得痛苦和复杂,直至莫拉德选择不辞而別,去阿尔及利亚找他的父亲。相思消沉,妮娜决定爬上那座陨石坠落的山头。影片塑造出一个不庸俗、不自满的年轻女性形象,借着陨石的影像资料暗示她的情感走向,在富有节奏感的叙事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
导演信息

罗曼·拉古纳,1986 年出生于法国贝济耶,2009 年进入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曾导演过三部短片,《陨星》(2018)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索妮》
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影片排期
10-16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7 11:00 1号厅
故事梗概

印度每年有超过二万宗针对女性的暴力罪案,平均每二十二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强暴,每六小时就有一名妇女因家庭暴力丧命。年轻的基层女警索妮与上司卡帕纳在德里一同接手调查不同的女性暴力事件,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遭受到了重大阻力,无日无之的罪案令她脾气暴躁,做事方式偏离常规,被裁定在执勤中行为不当,而私人生活也影响到了她的职业表现,与丈夫已经彼此疏离,却要被迫面对他突然的到访。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出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到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
导演信息&阐述

伊凡·埃尔,印度导演,曾到美国攻读研究生课程,获得电机工程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的卡纳达学院学习英文文学,并在旧金山电影学会学习编剧和电影导演,完成短片作品《失物招领》(2013)。短片《寻求不同的结果》(2014)获圣何塞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一部剧情长片《索妮》(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这部电影的源起是我生命中遇到的女性,她们启发我分享自己从她们身上感受到的人性。故事设定于印度新德里,围绕两位女警,她们为女性受到性暴力伤害的案件挺身而出。我明白自己并非要为女性角色加上光环,或是令她们受更大伤害。警察局是令社会结构最丑陋的弱点表露无遗的地方。电影里的事件由新德里女警的真实故事串连而成,但对我来说同样重要的,是这部分的描绘强调了瞬间主观判断的复杂性。
《空间》
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并巧妙地将巴尔干半岛历史贯穿其中,反映着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影片排期
10-14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5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隐约的炮火声中,镜头走入1999年北约轰炸塞尔维亚期间,卡车司机斯蒂凡诺维奇为赚取更多金钱,从科索沃运送货物到贝尔格莱德,他驾车穿越领土,见证战火蹂躏的国度。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自称来至贝尔格莱德的年轻人。面对这个快冻僵的年轻人,好心的他打破了雇主说的“不许停车”规则,与其结伴而行。影片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在阴郁和漫天灰尘的色调下,像河上泛起的涟漪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并巧妙地将巴尔干半岛政治混乱的历史贯穿其中。孤独又令人不安的旅程,反映着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摧残。
导演信息&阐述

奥格根·格拉夫,1985 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今塞尔维亚的潘切沃。他的短片和纪录片曾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他也是潘切沃电影节的创办人。《空间》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我 14 岁那年,北约的轰炸开始,一周之后,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到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才感到害怕。整个国家都遭到轰炸,而在科索沃,塞尔维亚的军队正在与阿尔巴尼亚分离主义分子作战,平民被大规模地被杀害。我希望观众能够在电影的背景里,感受到这场战争的巨大危险,总是隐藏在附近某处,或者就在拐角处。我希望展示我的国家当时的样子,展示角色的内心旅程,也展示一个处于崩坏时刻的社会。故事不只讲述主角发现卡车里运送着什么东西,更是他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真理。他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角色,但我对那些孩子们更感兴趣。故事的几个情节都指向了年轻一代,都几乎没有明确的出路。也许因为当时我也是孩子,并没有看到出路。
《亲爱的儿子》
儿子不辞而别,只身前往叙利亚参与恐怖组织,父亲踏上寻子之路,才发现父子之间早已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影片排期
10-13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4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父亲溺爱儿子赛米,望子成龙。儿子面对升学压力,父亲十分忧心却也只能想尽办法帮助,直到有天儿子无声告别,留下了要“只身前往叙利亚”参与圣战组织的信息,父亲踏上寻找儿子的路,才发现父子之间早已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启发自真人真事,突尼斯导演阿提亚由一段寻子经历,反映“阿拉伯之春”后,国家如何受到伊斯兰恐怖主义和经济停滞所影响,国家悲剧与家庭悲剧并存。青年们被视为非理性的行动背后,当中的复杂情感究竟如何描绘?比利时电影大师达内兄弟协力监制,冷静有力,最终超越悲剧的伦理剧。
导演信息&阐述

穆罕默德·本·阿提亚,1976 年出生于突尼斯,曾于法国瓦朗谢讷大学学习视听传播。曾导演多部短片,他的第一部电影《赫迪》(2016)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最佳处女作奖,以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亲爱的儿子》(2018)是他最新的作品,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这部电影的起点,是早在我拍摄第一部电影《赫迪》之前。当时媒体报道一些父母寻找他们参加了伊斯兰国的孩子。令人难过的是这已经变得屡见不鲜。一天,我在车里,从法语电台听到一位父亲讲述他的故事。他一直在重复:“我的儿子”。他谈到了机场、飞机、土耳其、边境、叙利亚等等,描述得非常准确和真实。让我感动的,是他以一种不带悲伤的情绪讲述他的旅程。我很快意识到,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儿子离开的原因,而是那些丝毫不察觉儿子去意已决的父母。我想将他们的反应,联系到日常生活、我们悲惨的生活,不仅是经济上的悲惨,也是情感上、性欲和精神上的悲惨。在五六个月之后,我把故事写好了:他们的工作、关系、情感状态,以及对幸福的寻求──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谈论幸福。

《自由了》
极具创新性的黑色喜剧,讲述女警探帮助出狱的男子重回原来的生活,将荒谬滑稽和温馨浪漫共冶一炉。获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SACD 奖。

影片排期
10-11 14:30 1号厅
10-13 22:00 小城之春厅
10-14 19:00 4号厅
故事梗概

法国导演皮埃尔·沙尔瓦多利继《真爱无价》和《美丽的谎言》后,再次与奥黛丽·塔图合作,加上主演《无名女孩》的阿黛尔·海德尔,挑战犯罪黑色喜剧类型。在法国里维埃拉的小镇上,受人敬仰的警察不幸殉职。他的警探妻子伊冯,偶然发现丈夫生前曾参与一宗假珠宝抢劫案,让无辜的安东尼含冤入狱。安东尼出狱后,无法融入到正常生活,伊冯为弥补丈夫的过错,要尽一切可能帮助安东尼,包括说出真相,甚至跟他一同犯案?电影将荒谬滑稽和温馨浪漫共冶一炉,未到最后一刻,观众也不知道眼前所见孰真孰假。
导演信息&阐述

皮埃尔·沙尔瓦多利,1964 年出生于突尼斯,其后随父母迁居巴黎。他在巴黎第七大学学习电影和文学。1984 年,他在脱口秀首次演出。1989 年,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三年后他把这个剧本拍成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野性目标》(1993)。其他电影作品包括《生命的学徒》(1995)、《谎话连篇》(1998)、《在你之后》(2003)、《真爱无价》(2006)、《美丽的谎言》(2010)、《庭院情缘》(2014)、《自由了》(2018)。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着一个像希区柯克电影里的无辜者,在离开监狱后,决定真的去犯下被冤枉的罪名。我已构想出一部类型电影,一部惊悚片。我开始去写但是题材太薄弱了。偶然跟我的母亲谈话,令我再拾起这故事。她说:“没有母亲,就没有父亲。我总是把你的父亲描绘得更美好一点,更善良一点,更强壮一点,比真正的他更什么一点……”我一直记住她的话,让我想到把两个题材合二为一:无辜者离开监狱的故事,以及一个女人试图通过睡前故事告诉儿子,他爸爸其实是个坏警察。人们常常认为我着迷于谎言和伪装,但它们就是喜剧以至生活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我感兴趣的,是谎言和伪装衍生的处境。
《花事·如期》
在浩瀚嘈杂的北京,一出关于两性关系的话剧,启发了快递员鼓起勇气追求他暗恋已久的售楼小姐。

《花事·如期》/叶江天/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6 19:30 小城之春厅
10-17 20:30 4号厅
故事梗概

《花事·如期》剧照
2018年冬天,在浩瀚嘈杂的北京,快递员小强因送件偶然闯入话剧《花事如期》的排练现场。舞台上正在排演一出关于两性关系的话剧,是一个快递员拯救欲轻生女白领的故事,话剧深深打动了小强,因为他也正在暗恋着与他合租房子的售楼小姐阿霞。可是阿霞对此毫无察觉,而且也看不起他。因为她心气高,梦中情人是有朝一日能帮她一起买新房的人。机缘巧合,演员在首演前受伤,小强被选定替演员出演这部话剧。小强邀请阿霞看戏,欲借此表白。但此时阿霞却要离开北京。在飞驰的列车上,她打开了被遗忘的信封,目光渐渐望向了晨光下的远方。
导演信息&阐述

叶江天
叶江天,85 后导演,自幼于北美成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导演系。短片作品《狗子》、《米酒》曾获多项国内外短片奖项。改编自邹静之话剧原作、由田壮壮监制的电影《花事·如期》(2018)是他的第一部导演长片作品 。
“
《花事·如期》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在面对生活中的焦虑与无力时,“爱” 是唯一的救赎——男女之间的爱、对艺术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对自身的爱。 在华丽的舞台上,因失恋而陷入绝望的海伦被青子沉默的暗恋所救赎,最终放弃了轻生;在脏乱的城中村中,被生活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晓霞被小强默默付出的爱所救赎,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念。最珍贵的情感,往往存在于人们容易忽略的地方。电影《花事·如期》改编自邹静之话剧《花事如期》,影片诠释了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艺术照亮生活。
”
《蝠鲼》
故事关于一名渔夫和他救回的无名氏,影片使用充满探索性的想象来叙事,探讨身份的不确定性。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蝠鲼》/普蒂邦·阿朗潘/泰国、法国、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3 19:30 站台-露天剧场
10-14 14:3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蝠鲼》剧照
在泰国沿海村庄,大批罗兴亚难民淹死在海边。一位青年渔夫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男子,他将这个陌生人救回家中。被救的男子一言不发,渔夫给他起名叫通猜。两个男人开始一起生活,并慢慢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无言的牵系。渔夫用来吸引蝠鲼(又称“魔鬼鱼”)的闪亮宝石,象征着他们的友情。一天晚上,渔夫登上渔船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来,留下通猜独自一人。渐渐地,通猜开始接管了渔夫的生活——他的房子、他的工作,以及他的前妻。影片使用充满探索性的想象来叙事,探讨身份的不确定性。
导演信息&阐述

普蒂邦·阿朗潘
普蒂邦·阿朗潘,1976 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于泰国艺术大学学习艺术,曾制作多部短片,于釜山、鹿特丹、汉堡和新加坡等电影节放映,亦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包括《穿越消失点》(2015)、《海岛葬礼》(2015)和《海豚》(2014)。第一部电影作品《蝠鲼》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
湄河,泰国和缅甸之间的小型水道。我在 2009 年一个人来到这里,兴奋莫名,望向对岸的缅甸。那里没有移民检查站,没有巡逻的士兵,也没有围起铁丝网,只有这道及腰的小溪把我分隔开来,不容我越过。我眺望到另一边,有一个小男孩在丛林中出现。他走进水里,向我这边游过来,向我的国家游过来。在我这边的河岸,不过几步之外,有另外两个男孩在嬉闹。他们呼唤那个从外地来的男孩游过去,加入他们。我看着那三个男孩在湄河畅泳游玩。 同一年,载着罗兴亚难民的船只被官方要求离开泰国边境,当中五艘木船翻了。三百个罗兴亚难民消失在大海之中。我盼望他们的命运,好像我剧本中第一个角色通猜一样,受了伤并且被冲到泰国的海岸,至少还活着。
”
《寂静》
借用魔幻现实主义,探索着南美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控诉战争,思考难民身份之余,更是探讨死亡与日常的斗争。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寂静》/贝亚特里兹·塞格纳/巴西/2018
影片排期
10-19 17:00 小城之春厅
10-20 17:00 4号厅
故事梗概

《寂静》剧照
安帕罗带着两个儿子,从哥伦比亚的战乱中,逃跑到亚马逊陆地中心的一个小岛上。丈夫在这场战乱里失踪了。无法申请难民赔偿的安帕罗,找到了一份扛麻袋工作。她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赚取他们的学费,还要时刻注意儿子是否有损害他自己安全的举动。失踪多时的丈夫突然现身小岛,本该是一家团圆的时刻,却要饱受着一个秘密的折磨。故事灵感来自导演一位朋友的童年经历,借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探索着南美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控诉战争,思考难民身份之余,更是探讨死亡与日常的斗争。
导演信息&阐述

贝亚特里兹·塞格纳
贝亚特里兹·塞格纳,巴西导演,2010 年完成第一部作品《宝莱坞之梦》,是巴西与印度第一部联合制作。最新作品《寂静》(2018)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她正在制作关于西非洲吟游诗人的纪录片《我们之间有一个秘密》,与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联合编写,影片正在后期制作阶段。
“
有一天,一位哥伦比亚朋友告诉我一件她童年时发生的疯狂故事。她知道自己父亲被杀后,离开了哥伦比亚,搬到巴西生活……然后她重遇了自己的父亲。她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我脑海中浮现了一些令人动容、活灵活现的影像,甚至晚上也梦到这个故事。我便开始把这些轻轻掠过的画面片段写下来,又做了一下资料搜集,发现哥伦比亚是其中一个向巴西输出最多移民的国家,尤其是 2006 年后。事实上,卢拉在任总统期间,关于难民的法例曾出现变动。他放宽了相关法律,让新移民更容易得到工作和住屋,并受最低工资保障。从哥伦比亚乘船到巴西只需要三天。由于边境封闭,这个地理因素变得极为重要。我遇到过 80 多个从哥伦比亚移居到外地的家庭,发现像我朋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哥伦比亚家庭都有相似的故事。这令我惊讶不已。
”
《火山》
男人流落偏远之地,却发现了超乎想像的世界。影片结合了现实与虚幻,谱出不一样的超现实喜剧。

《火山》/罗曼·邦达尔丘克/乌克兰、德国/2018
影片排期
10-16 21:30 小城之春厅
10-17 14:00 4号厅
故事梗概

《火山》剧照
乌克兰南部一隅,一辆越野车载着“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人员来到人烟稀少的边境线。担任翻译的卢卡斯因故与车上人员失去联络,手机没有信号,身上的钱和护照都丢了,只好到附近小镇落脚。他遇上失败的发明家弗瓦,并发现这里的生活超出想像,不同于任何他所了解的社会形态。这位城市大男孩在一片宽广、炙热、贫困的土地,遇上所爱,开始探求他从未知其存在的快乐和幸福。导演以他过去拍摄纪录片的经验,结合了现实与虚幻,精致如画的影像令人陶醉,在这个摇摇欲坠,超凡脱俗的梦境中,生动地描绘了乌克兰南部色彩缤纷的世界,谱出了不一样的超现实喜剧。
导演信息&阐述

罗曼·邦达尔丘克
罗曼·邦达尔丘克,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卡尔宾科 - 卡里戏剧学院,是基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艺术总监,制作过多部短片、纪录片和音乐录影带。第一部纪录长片《乌克兰警长》(2015)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代表乌克兰竞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一部剧情长片《火山》(2018)入选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
妻子的叔父让我发现乌克兰南部大草原的独特景象。他就住在当地,经常想到各种天马行空的赚钱点子。有一次,他提议到自己的花园挖掘二战德国军人的残骸,卖给他们在德国的家人。这实在荒谬极了,我决定带着摄影机跟他回去,了解一下他的生活和他所居住的一带。 这是一片渺无人烟的土地,我的国家当时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历史时刻,我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狂野跋扈、为世所忘的无政府之地:在新的地方秩序下,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有些甚至身无任何文件,跟国家毫无关联。城市人很难想像一个如此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仍然看到海市蜃楼,仍然有封建制度,西瓜田有保安小队,还有荒无人烟之处的检查站。 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留在那里。是什么让他们不想离开呢?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吗?或至少可以生存吗?
”
《幸福城市》
利用倒叙手法,检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平凡男人,在三个不同季节的夜晚,经历了他人生三个重大的转变。获多伦多电影节“站台”单元最佳影片奖。

《幸福城市》/何蔚庭/中国台湾/2018
影片排期
10-15 11:00 1号厅
10-14 19:30 站台-露天剧场
故事梗概

《幸福城市》剧照
一个平凡男人,在三个不同季节的夜晚,经历了他人生三个重大的转变。住在高科技安养中心的老张,回顾一生却只有遗憾。回想四十年前那个闷湿的夏夜,他回家撞见妻子出轨,原本以为努力拥有的幸福,换来愤怒与羞辱。他只想逃离这个家,在街头晃荡时,巧遇逃家的外籍少女艾拉,两个寂寞的灵魂注定要交会。和艾拉的邂逅,就像他十八岁那个下着雨的夜晚一样难忘。高中时候的他,因为偷机车被扣留在警局,遇见神秘女子王姐。当时仍然单纯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夜晚会是他遗憾的开始。何蔚庭以胶片拍摄,利用倒叙手法,检视一个人的命运。
导演信息&阐述

何蔚庭
何蔚庭,1971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麻坡,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短片《呼吸》(2005)曾在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获奖。短片《夏午》(2008)于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首映。第一部导演的剧情长片《台北星期天》(2010)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幸福城市》(2018)是他的最新作品。
“
电影的英文名字来自保罗·奥斯特的小说《末世之城》。他是我喜欢的作家。名字里的“城市”是复数,因为即使它是同一个城市,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出不同的性格,就像人一样。 《台北星期天》成功之后,我受聘拍摄了一些电影,学到很多关于制作商业电影的经验。可是也觉得在创作上,我变得懒惰和局限了,渐渐想念拍摄第一部电影时的能量、动力和不确定。于是我从抽屉里取出了最大胆的剧本,决定把它拍出来。 故事横跨四十年,用倒叙方式来讲,用了三个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的三个阶段。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到首尔取景,把它当成未来的台北。我们用一堆过期的富士胶片拍摄。这些冒险的决定,就是要大胆尝试。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电影创作人。
”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展映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部影片,其中近半数为全球首映。
在平遥,所有电影作者和展映影片——包括新导演和大师们的新鲜作品,都将找到新的观众;而通过这里的介绍,你们不妨先开始认识彼此。

《帝皇酒店》
全球首映。离家20 多年的青年回到澳门,和“帝皇酒店”的玛莉亚相遇的故事。以“黑色电影”的影像风格,在澳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梭。

《帝皇酒店》/范思澳/葡萄牙、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2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3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帝皇酒店》剧照
“帝皇酒店”是玛莉亚的家,屹立在澳门旧区30多年,租客各有不同的故事。让租客如常过日子的重担,落到了玛莉亚的肩上。一位离开澳门20多年的青年,重新回到澳门这座小城。他寻找着复仇的机会,要夺回他母亲的遗产:“帝皇酒店”一半的产权。他在娱乐场里,听到玛莉亚唱着抒情的歌曲,看到舞者们香艳的表演,让他和玛莉亚相遇的那一刻,显得那么的虚幻,他们被对方深深地吸引着。为了生存,玛莉亚成为了按摩女郎,他知道后勃然大怒,同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范思澳以“黑色电影”的影像风格,在澳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梭。
导演信息

范思澳
范思澳,1975 年出生于葡萄牙。1994 年旅居澳门,1997年完成第一部纪录短片《骑单车之人》。之后回到葡萄牙继续拍摄电影。2009 年,他受委托拍摄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短片《陌乡人》。作品《战场来信》(2016)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帝皇酒店》(2018)是他的最新作品。
《众人惊异之人》
患上末期癌症的男子决定做出惊人之举,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愚弄即将到来的死神。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众人惊异之人》/娜塔莎·马尔库洛娃、阿列克谢·楚波夫/俄罗斯、法国、爱沙尼亚/2018
影片排期
10-14 21:30 小城之春厅
10-15 17:00 4号厅
故事梗概

《众人惊异之人》剧照
遥远的西伯利亚村庄里,叶戈尔是一名森林守卫,无惧与丛林中的偷猎者们搏斗,亦重视家庭,受村民们尊敬。正当他期待妻子诞下第二个孩子时,却被验出患上末期癌症。他不但求医,更借助萨满巫术治病,依然无效,在别无选择之下,受到古老西伯利亚史诗的情节启发,决定做出惊人之举,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愚弄即将到来的死神,但村民和家人都不认同他拯救自己的方式。影片根据导演的童年回忆、成长环境和西伯利亚传说而写成,打破禁忌,表现出面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恐惧,会驱使人们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
导演信息&阐述

娜塔莎·马尔库洛娃
娜塔莎·马尔库洛娃,1979 出生于俄罗斯奥伦堡,毕业于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并在莫斯科完成编剧和电影导演高级课程,在伊尔库茨克的电视台担任主持人。与丈夫阿列克谢·楚波夫联合编导多部电影,包括《私密地带》(2013)。最新作品《众人惊异之人》(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最佳女演员奖。
“
故事关于一个习惯于控制生活中所有事情的人,如何突然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处境,面对自己患上绝症。他做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控制。然而,如果你是置身于一个集体生活的社会里,失去控制会是危险的一步,马上就出现了个人选择和集体规范之间的冲突。
”

阿列克谢·楚波夫
阿列克谢·楚波夫,1973 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其后于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完成电影史课程。曾任职电视台记者,与妻子娜塔莎·马尔库洛娃联合编导多部电影,包括《私密地带》(2013)。最新作品《众人惊异之人》(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最佳女演员奖。
“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剧本源于这部电影的另一位导演娜塔莎·马尔库洛娃的童年记忆。她在西伯利亚一个小村庄长大,被数百公里的针叶林包围着。她童年时候遇到的人,就跟这部电影里的人物一样,都是生活在恶劣气候之下的强悍西伯利亚人。她听到一个当地的传说,关于一个曾经生活在这个地区的男人,因为患了癌症,试图通过彻底改变身分(变成一个女人)来欺骗死神。我们将这个古老传说改编到现代,以便讨论我们今天非常关注的议题。
”
《过春天》
以深圳与香港的双城生活为背景,16 岁单非女孩为实现与闺蜜去日本看雪的愿望,内心的冲动被点燃,展开一段冒险走水青春故事。入围多伦多电影节。

《过春天》/白雪/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5 2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过春天》剧照
少女佩佩在深圳居住,去香港上学,过着两地生活。她和闺密Jo约定圣诞节去日本看雪,为此,刚过16岁生日的她,就迫不及待找机会赚钱。Jo的男友阿豪向佩佩提供了一个赚钱的路子——走水货,跨境带货。只要放学回家带两部新款手机过境,交给深圳的“水头”,每天有两百块的报酬。佩佩从紧张到熟练,逐渐如鱼得水,经济有了起色,也尝到虚荣的快乐,然而欲望是无底黑洞,周遭的变故也令青春变得苦涩。她决定和阿豪铤而走险,瞒着水头们走一票大的。当她再次踏上走水之路,目的地可能是光明彼岸,更可能是黑暗深渊。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导演信息&阐述

白雪
白雪,2007 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毕业,2013 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MFA 艺术硕士。2017 年参加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第二届 CFDG 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暨“青葱计划”)并晋身五强。独立导演作品有短片《卡门》(2007)、《谁回谁家》(2012)、《绑架面疙瘩》(2014)。《过春天》(2018)是她的第一部长片电影。
“
2015 年,我决定写一个深港跨境学童的故事,为创作这个故事,两年间多次往返深圳和香港,写了一份三万字的采访笔记,拍摄了数百张的图片及影像资料,这也是我创作的方法之一,我坚信生活的真实是好作品的基础。 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触动我。他们有些人的境遇在我看来真的很艰难甚至看不到希望,但他们依然坚忍顽强的打拼着,努力想要冲破命运给他们设置的壁垒。电影中的故事绝不仅关于青春成长,我想以主角佩佩作为切入点,深深的在这个时代切一刀,切出这个时代的切片。 每一代创作者都应该有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的语言,记录属于自己的时代。而我作为年轻的创作者,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我所熟悉的当下,这是我作为电影人的一份担当。
”
《幻土》
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工人失踪,警探奉命调查,陷入梦幻迷离的状态。影片混合社会写实与黑色电影类型,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幻土/杨修华/新加坡、法国、荷兰/2018
影片排期
10-17 10:30 小城之春厅
10-18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幻土》剧照
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建筑工人王必成失踪,警探奉命调查,发现王必成的好友Ajit也离奇失踪了。王必成失踪之前,因工地意外被安排去开车,结识了来自孟加拉的Ajit并成为好友;他饱受失眠折磨,常去网吧打发时间,与神秘的网友保持着联系,也跟网吧打工的女孩Mindy建立了奇特的关系。警探追查下去,也陷入了梦幻迷离的状态。影片混合社会写实与黑色电影类型,触碰到新加坡社会底层外籍劳工的生存问题,填海工地上是无根漂泊的空虚。迷宫式的故事,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有如庄周梦蝶,到底是谁在做梦,谁又在醒着?
导演信息&阐述

杨修华
杨修华,1985 年出生于新加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哲学,电影制作公司“十三小品”成员。2009年完成实验电影《稻草屋》。《幻土》(2018)是他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并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
新加坡在短短数十年间,由小渔村转型为繁华的现代经济体,赢得了现代经济奇迹的美誉。
这样的成就建基于新加坡能够发展出一套系统性的土地开发方案,包括填海以及无数建设项目。通过重复地改变土地形态,新加坡原本的自然地貌被塑造成棱角分明的海岸线——仿佛一片由几何脑袋想像出来的土地。
更甚者,这虚构的土地上的人也是虚构的。新加坡是以移民为主的国家,人口组成完全出于移民政策及经济考虑。新移民被拉到重重经济奇迹之中,以振兴这种想像——这个津津乐道的故事由低工资的新移民劳工弯着身子建成,他们来自邻近地区,被雇来建造这个他们永远无法融入的国度。
”
《陨星》
借着陨石的影像资料暗示一个年轻女孩的情感走向,在富有节奏感的叙事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入选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竞赛单元。

《陨星》/罗曼·拉古纳/法国/2018
影片排期
10-15 19:00 小城之春厅
10-16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陨星》剧照
16岁辍学女孩妮娜,与母亲生活在法国南部一个小山村,平日在恐龙主题观光游览区打着零工。有一天,她亲眼看到陨石落在她家后面的山上。她对好友的哥哥莫拉德一见钟情,不理劝告,与莫拉德在一起。可是,莫拉德的大男子主义,与妮娜张扬不羁的个性,令这段感情变得痛苦和复杂,直至莫拉德选择不辞而別,去阿尔及利亚找他的父亲。相思消沉,妮娜决定爬上那座陨石坠落的山头。影片塑造出一个不庸俗、不自满的年轻女性形象,借着陨石的影像资料暗示她的情感走向,在富有节奏感的叙事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
导演信息

罗曼·拉古纳
罗曼·拉古纳,1986 年出生于法国贝济耶,2009 年进入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曾导演过三部短片,《陨星》(2018)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索妮》
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索妮》/伊凡·埃尔/印度/2018
影片排期
10-16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7 11:00 1号厅
故事梗概

《索妮》剧照
印度每年有超过二万宗针对女性的暴力罪案,平均每二十二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强暴,每六小时就有一名妇女因家庭暴力丧命。年轻的基层女警索妮与上司卡帕纳在德里一同接手调查不同的女性暴力事件,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遭受到了重大阻力,无日无之的罪案令她脾气暴躁,做事方式偏离常规,被裁定在执勤中行为不当,而私人生活也影响到了她的职业表现,与丈夫已经彼此疏离,却要被迫面对他突然的到访。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出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到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
导演信息&阐述

伊凡·埃尔
伊凡·埃尔,印度导演,曾到美国攻读研究生课程,获得电机工程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的卡纳达学院学习英文文学,并在旧金山电影学会学习编剧和电影导演,完成短片作品《失物招领》(2013)。短片《寻求不同的结果》(2014)获圣何塞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一部剧情长片《索妮》(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
这部电影的源起是我生命中遇到的女性,她们启发我分享自己从她们身上感受到的人性。故事设定于印度新德里,围绕两位女警,她们为女性受到性暴力伤害的案件挺身而出。我明白自己并非要为女性角色加上光环,或是令她们受更大伤害。警察局是令社会结构最丑陋的弱点表露无遗的地方。电影里的事件由新德里女警的真实故事串连而成,但对我来说同样重要的,是这部分的描绘强调了瞬间主观判断的复杂性。
”
《空间》
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并巧妙地将巴尔干半岛历史贯穿其中,反映着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空间》/奥格根·格拉夫/塞尔维亚/2018
影片排期
10-14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5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空间》剧照
隐约的炮火声中,镜头走入1999年北约轰炸塞尔维亚期间,卡车司机斯蒂凡诺维奇为赚取更多金钱,从科索沃运送货物到贝尔格莱德,他驾车穿越领土,见证战火蹂躏的国度。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自称来至贝尔格莱德的年轻人。面对这个快冻僵的年轻人,好心的他打破了雇主说的“不许停车”规则,与其结伴而行。影片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在阴郁和漫天灰尘的色调下,像河上泛起的涟漪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并巧妙地将巴尔干半岛政治混乱的历史贯穿其中。孤独又令人不安的旅程,反映着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摧残。
导演信息&阐述

奥格根·格拉夫
奥格根·格拉夫,1985 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今塞尔维亚的潘切沃。他的短片和纪录片曾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他也是潘切沃电影节的创办人。《空间》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
我 14 岁那年,北约的轰炸开始,一周之后,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到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才感到害怕。整个国家都遭到轰炸,而在科索沃,塞尔维亚的军队正在与阿尔巴尼亚分离主义分子作战,平民被大规模地被杀害。我希望观众能够在电影的背景里,感受到这场战争的巨大危险,总是隐藏在附近某处,或者就在拐角处。我希望展示我的国家当时的样子,展示角色的内心旅程,也展示一个处于崩坏时刻的社会。故事不只讲述主角发现卡车里运送着什么东西,更是他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真理。他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角色,但我对那些孩子们更感兴趣。故事的几个情节都指向了年轻一代,都几乎没有明确的出路。也许因为当时我也是孩子,并没有看到出路。
”
《亲爱的儿子》
儿子不辞而别,只身前往叙利亚参与恐怖组织,父亲踏上寻子之路,才发现父子之间早已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亲爱的儿子》/穆罕默德·本·阿提亚/突尼斯、比利时、法国/2018
影片排期
10-13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4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亲爱的儿子》剧照
父亲溺爱儿子赛米,望子成龙。儿子面对升学压力,父亲十分忧心却也只能想尽办法帮助,直到有天儿子无声告别,留下了要“只身前往叙利亚”参与圣战组织的信息,父亲踏上寻找儿子的路,才发现父子之间早已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启发自真人真事,突尼斯导演阿提亚由一段寻子经历,反映“阿拉伯之春”后,国家如何受到伊斯兰恐怖主义和经济停滞所影响,国家悲剧与家庭悲剧并存。青年们被视为非理性的行动背后,当中的复杂情感究竟如何描绘?比利时电影大师达内兄弟协力监制,冷静有力,最终超越悲剧的伦理剧。
导演信息&阐述

穆罕默德·本·阿提亚
穆罕默德·本·阿提亚,1976 年出生于突尼斯,曾于法国瓦朗谢讷大学学习视听传播。曾导演多部短片,他的第一部电影《赫迪》(2016)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最佳处女作奖,以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亲爱的儿子》(2018)是他最新的作品,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
这部电影的起点,是早在我拍摄第一部电影《赫迪》之前。当时媒体报道一些父母寻找他们参加了伊斯兰国的孩子。令人难过的是这已经变得屡见不鲜。一天,我在车里,从法语电台听到一位父亲讲述他的故事。他一直在重复:“我的儿子”。他谈到了机场、飞机、土耳其、边境、叙利亚等等,描述得非常准确和真实。让我感动的,是他以一种不带悲伤的情绪讲述他的旅程。我很快意识到,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儿子离开的原因,而是那些丝毫不察觉儿子去意已决的父母。我想将他们的反应,联系到日常生活、我们悲惨的生活,不仅是经济上的悲惨,也是情感上、性欲和精神上的悲惨。在五六个月之后,我把故事写好了:他们的工作、关系、情感状态,以及对幸福的寻求──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谈论幸福。
”

《自由了》
极具创新性的黑色喜剧,讲述女警探帮助出狱的男子重回原来的生活,将荒谬滑稽和温馨浪漫共冶一炉。获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SACD 奖。

《自由了》/皮埃尔·沙尔瓦多利/法国/2018
影片排期
10-11 14:30 1号厅
10-13 22:00 小城之春厅
10-14 19:00 4号厅
故事梗概

《自由了》剧照
法国导演皮埃尔·沙尔瓦多利继《真爱无价》和《美丽的谎言》后,再次与奥黛丽·塔图合作,加上主演《无名女孩》的阿黛尔·海德尔,挑战犯罪黑色喜剧类型。在法国里维埃拉的小镇上,受人敬仰的警察不幸殉职。他的警探妻子伊冯,偶然发现丈夫生前曾参与一宗假珠宝抢劫案,让无辜的安东尼含冤入狱。安东尼出狱后,无法融入到正常生活,伊冯为弥补丈夫的过错,要尽一切可能帮助安东尼,包括说出真相,甚至跟他一同犯案?电影将荒谬滑稽和温馨浪漫共冶一炉,未到最后一刻,观众也不知道眼前所见孰真孰假。
导演信息&阐述

皮埃尔·沙尔瓦多利
皮埃尔·沙尔瓦多利,1964 年出生于突尼斯,其后随父母迁居巴黎。他在巴黎第七大学学习电影和文学。1984 年,他在脱口秀首次演出。1989 年,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三年后他把这个剧本拍成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野性目标》(1993)。其他电影作品包括《生命的学徒》(1995)、《谎话连篇》(1998)、《在你之后》(2003)、《真爱无价》(2006)、《美丽的谎言》(2010)、《庭院情缘》(2014)、《自由了》(2018)。
“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着一个像希区柯克电影里的无辜者,在离开监狱后,决定真的去犯下被冤枉的罪名。我已构想出一部类型电影,一部惊悚片。我开始去写但是题材太薄弱了。偶然跟我的母亲谈话,令我再拾起这故事。她说:“没有母亲,就没有父亲。我总是把你的父亲描绘得更美好一点,更善良一点,更强壮一点,比真正的他更什么一点……”我一直记住她的话,让我想到把两个题材合二为一:无辜者离开监狱的故事,以及一个女人试图通过睡前故事告诉儿子,他爸爸其实是个坏警察。人们常常认为我着迷于谎言和伪装,但它们就是喜剧以至生活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我感兴趣的,是谎言和伪装衍生的处境。
”
《花事·如期》
在浩瀚嘈杂的北京,一出关于两性关系的话剧,启发了快递员鼓起勇气追求他暗恋已久的售楼小姐。

《花事·如期》/叶江天/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6 19:30 小城之春厅
10-17 20:30 4号厅
故事梗概

《花事·如期》剧照
2018年冬天,在浩瀚嘈杂的北京,快递员小强因送件偶然闯入话剧《花事如期》的排练现场。舞台上正在排演一出关于两性关系的话剧,是一个快递员拯救欲轻生女白领的故事,话剧深深打动了小强,因为他也正在暗恋着与他合租房子的售楼小姐阿霞。可是阿霞对此毫无察觉,而且也看不起他。因为她心气高,梦中情人是有朝一日能帮她一起买新房的人。机缘巧合,演员在首演前受伤,小强被选定替演员出演这部话剧。小强邀请阿霞看戏,欲借此表白。但此时阿霞却要离开北京。在飞驰的列车上,她打开了被遗忘的信封,目光渐渐望向了晨光下的远方。
导演信息&阐述

叶江天
叶江天,85 后导演,自幼于北美成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导演系。短片作品《狗子》、《米酒》曾获多项国内外短片奖项。改编自邹静之话剧原作、由田壮壮监制的电影《花事·如期》(2018)是他的第一部导演长片作品 。
“
《花事·如期》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在面对生活中的焦虑与无力时,“爱” 是唯一的救赎——男女之间的爱、对艺术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对自身的爱。 在华丽的舞台上,因失恋而陷入绝望的海伦被青子沉默的暗恋所救赎,最终放弃了轻生;在脏乱的城中村中,被生活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晓霞被小强默默付出的爱所救赎,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念。最珍贵的情感,往往存在于人们容易忽略的地方。电影《花事·如期》改编自邹静之话剧《花事如期》,影片诠释了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艺术照亮生活。
”
《蝠鲼》
故事关于一名渔夫和他救回的无名氏,影片使用充满探索性的想象来叙事,探讨身份的不确定性。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蝠鲼》/普蒂邦·阿朗潘/泰国、法国、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3 19:30 站台-露天剧场
10-14 14:3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蝠鲼》剧照
在泰国沿海村庄,大批罗兴亚难民淹死在海边。一位青年渔夫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男子,他将这个陌生人救回家中。被救的男子一言不发,渔夫给他起名叫通猜。两个男人开始一起生活,并慢慢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无言的牵系。渔夫用来吸引蝠鲼(又称“魔鬼鱼”)的闪亮宝石,象征着他们的友情。一天晚上,渔夫登上渔船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来,留下通猜独自一人。渐渐地,通猜开始接管了渔夫的生活——他的房子、他的工作,以及他的前妻。影片使用充满探索性的想象来叙事,探讨身份的不确定性。
导演信息&阐述

普蒂邦·阿朗潘
普蒂邦·阿朗潘,1976 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于泰国艺术大学学习艺术,曾制作多部短片,于釜山、鹿特丹、汉堡和新加坡等电影节放映,亦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包括《穿越消失点》(2015)、《海岛葬礼》(2015)和《海豚》(2014)。第一部电影作品《蝠鲼》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
湄河,泰国和缅甸之间的小型水道。我在 2009 年一个人来到这里,兴奋莫名,望向对岸的缅甸。那里没有移民检查站,没有巡逻的士兵,也没有围起铁丝网,只有这道及腰的小溪把我分隔开来,不容我越过。我眺望到另一边,有一个小男孩在丛林中出现。他走进水里,向我这边游过来,向我的国家游过来。在我这边的河岸,不过几步之外,有另外两个男孩在嬉闹。他们呼唤那个从外地来的男孩游过去,加入他们。我看着那三个男孩在湄河畅泳游玩。 同一年,载着罗兴亚难民的船只被官方要求离开泰国边境,当中五艘木船翻了。三百个罗兴亚难民消失在大海之中。我盼望他们的命运,好像我剧本中第一个角色通猜一样,受了伤并且被冲到泰国的海岸,至少还活着。
”
《寂静》
借用魔幻现实主义,探索着南美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控诉战争,思考难民身份之余,更是探讨死亡与日常的斗争。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寂静》/贝亚特里兹·塞格纳/巴西/2018
影片排期
10-19 17:00 小城之春厅
10-20 17:00 4号厅
故事梗概

《寂静》剧照
安帕罗带着两个儿子,从哥伦比亚的战乱中,逃跑到亚马逊陆地中心的一个小岛上。丈夫在这场战乱里失踪了。无法申请难民赔偿的安帕罗,找到了一份扛麻袋工作。她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赚取他们的学费,还要时刻注意儿子是否有损害他自己安全的举动。失踪多时的丈夫突然现身小岛,本该是一家团圆的时刻,却要饱受着一个秘密的折磨。故事灵感来自导演一位朋友的童年经历,借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探索着南美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控诉战争,思考难民身份之余,更是探讨死亡与日常的斗争。
导演信息&阐述

贝亚特里兹·塞格纳
贝亚特里兹·塞格纳,巴西导演,2010 年完成第一部作品《宝莱坞之梦》,是巴西与印度第一部联合制作。最新作品《寂静》(2018)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她正在制作关于西非洲吟游诗人的纪录片《我们之间有一个秘密》,与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联合编写,影片正在后期制作阶段。
“
有一天,一位哥伦比亚朋友告诉我一件她童年时发生的疯狂故事。她知道自己父亲被杀后,离开了哥伦比亚,搬到巴西生活……然后她重遇了自己的父亲。她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我脑海中浮现了一些令人动容、活灵活现的影像,甚至晚上也梦到这个故事。我便开始把这些轻轻掠过的画面片段写下来,又做了一下资料搜集,发现哥伦比亚是其中一个向巴西输出最多移民的国家,尤其是 2006 年后。事实上,卢拉在任总统期间,关于难民的法例曾出现变动。他放宽了相关法律,让新移民更容易得到工作和住屋,并受最低工资保障。从哥伦比亚乘船到巴西只需要三天。由于边境封闭,这个地理因素变得极为重要。我遇到过 80 多个从哥伦比亚移居到外地的家庭,发现像我朋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哥伦比亚家庭都有相似的故事。这令我惊讶不已。
”
《火山》
男人流落偏远之地,却发现了超乎想像的世界。影片结合了现实与虚幻,谱出不一样的超现实喜剧。
《火山》/罗曼·邦达尔丘克/乌克兰、德国/2018
影片排期
10-16 21:30 小城之春厅
10-17 14:00 4号厅
故事梗概

《火山》剧照
乌克兰南部一隅,一辆越野车载着“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人员来到人烟稀少的边境线。担任翻译的卢卡斯因故与车上人员失去联络,手机没有信号,身上的钱和护照都丢了,只好到附近小镇落脚。他遇上失败的发明家弗瓦,并发现这里的生活超出想像,不同于任何他所了解的社会形态。这位城市大男孩在一片宽广、炙热、贫困的土地,遇上所爱,开始探求他从未知其存在的快乐和幸福。导演以他过去拍摄纪录片的经验,结合了现实与虚幻,精致如画的影像令人陶醉,在这个摇摇欲坠,超凡脱俗的梦境中,生动地描绘了乌克兰南部色彩缤纷的世界,谱出了不一样的超现实喜剧。
导演信息&阐述

罗曼·邦达尔丘克
罗曼·邦达尔丘克,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卡尔宾科 - 卡里戏剧学院,是基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艺术总监,制作过多部短片、纪录片和音乐录影带。第一部纪录长片《乌克兰警长》(2015)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代表乌克兰竞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一部剧情长片《火山》(2018)入选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
妻子的叔父让我发现乌克兰南部大草原的独特景象。他就住在当地,经常想到各种天马行空的赚钱点子。有一次,他提议到自己的花园挖掘二战德国军人的残骸,卖给他们在德国的家人。这实在荒谬极了,我决定带着摄影机跟他回去,了解一下他的生活和他所居住的一带。 这是一片渺无人烟的土地,我的国家当时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历史时刻,我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狂野跋扈、为世所忘的无政府之地:在新的地方秩序下,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有些甚至身无任何文件,跟国家毫无关联。城市人很难想像一个如此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仍然看到海市蜃楼,仍然有封建制度,西瓜田有保安小队,还有荒无人烟之处的检查站。 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留在那里。是什么让他们不想离开呢?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吗?或至少可以生存吗?
”
《幸福城市》
利用倒叙手法,检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平凡男人,在三个不同季节的夜晚,经历了他人生三个重大的转变。获多伦多电影节“站台”单元最佳影片奖。

《幸福城市》/何蔚庭/中国台湾/2018
影片排期
10-15 11:00 1号厅
10-14 19:30 站台-露天剧场
故事梗概

《幸福城市》剧照
一个平凡男人,在三个不同季节的夜晚,经历了他人生三个重大的转变。住在高科技安养中心的老张,回顾一生却只有遗憾。回想四十年前那个闷湿的夏夜,他回家撞见妻子出轨,原本以为努力拥有的幸福,换来愤怒与羞辱。他只想逃离这个家,在街头晃荡时,巧遇逃家的外籍少女艾拉,两个寂寞的灵魂注定要交会。和艾拉的邂逅,就像他十八岁那个下着雨的夜晚一样难忘。高中时候的他,因为偷机车被扣留在警局,遇见神秘女子王姐。当时仍然单纯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夜晚会是他遗憾的开始。何蔚庭以胶片拍摄,利用倒叙手法,检视一个人的命运。
导演信息&阐述

何蔚庭
何蔚庭,1971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麻坡,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短片《呼吸》(2005)曾在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获奖。短片《夏午》(2008)于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首映。第一部导演的剧情长片《台北星期天》(2010)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幸福城市》(2018)是他的最新作品。
“
电影的英文名字来自保罗·奥斯特的小说《末世之城》。他是我喜欢的作家。名字里的“城市”是复数,因为即使它是同一个城市,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出不同的性格,就像人一样。 《台北星期天》成功之后,我受聘拍摄了一些电影,学到很多关于制作商业电影的经验。可是也觉得在创作上,我变得懒惰和局限了,渐渐想念拍摄第一部电影时的能量、动力和不确定。于是我从抽屉里取出了最大胆的剧本,决定把它拍出来。 故事横跨四十年,用倒叙方式来讲,用了三个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的三个阶段。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到首尔取景,把它当成未来的台北。我们用一堆过期的富士胶片拍摄。这些冒险的决定,就是要大胆尝试。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电影创作人。
”
影片排期
10-12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3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帝皇酒店》剧照
“帝皇酒店”是玛莉亚的家,屹立在澳门旧区30多年,租客各有不同的故事。让租客如常过日子的重担,落到了玛莉亚的肩上。一位离开澳门20多年的青年,重新回到澳门这座小城。他寻找着复仇的机会,要夺回他母亲的遗产:“帝皇酒店”一半的产权。他在娱乐场里,听到玛莉亚唱着抒情的歌曲,看到舞者们香艳的表演,让他和玛莉亚相遇的那一刻,显得那么的虚幻,他们被对方深深地吸引着。为了生存,玛莉亚成为了按摩女郎,他知道后勃然大怒,同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范思澳以“黑色电影”的影像风格,在澳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梭。
导演信息

范思澳
范思澳,1975 年出生于葡萄牙。1994 年旅居澳门,1997年完成第一部纪录短片《骑单车之人》。之后回到葡萄牙继续拍摄电影。2009 年,他受委托拍摄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短片《陌乡人》。作品《战场来信》(2016)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帝皇酒店》(2018)是他的最新作品。
《众人惊异之人》
患上末期癌症的男子决定做出惊人之举,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愚弄即将到来的死神。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众人惊异之人》/娜塔莎·马尔库洛娃、阿列克谢·楚波夫/俄罗斯、法国、爱沙尼亚/2018
影片排期
10-14 21:30 小城之春厅
10-15 17:00 4号厅
故事梗概

《众人惊异之人》剧照
遥远的西伯利亚村庄里,叶戈尔是一名森林守卫,无惧与丛林中的偷猎者们搏斗,亦重视家庭,受村民们尊敬。正当他期待妻子诞下第二个孩子时,却被验出患上末期癌症。他不但求医,更借助萨满巫术治病,依然无效,在别无选择之下,受到古老西伯利亚史诗的情节启发,决定做出惊人之举,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愚弄即将到来的死神,但村民和家人都不认同他拯救自己的方式。影片根据导演的童年回忆、成长环境和西伯利亚传说而写成,打破禁忌,表现出面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恐惧,会驱使人们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
导演信息&阐述

娜塔莎·马尔库洛娃
娜塔莎·马尔库洛娃,1979 出生于俄罗斯奥伦堡,毕业于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并在莫斯科完成编剧和电影导演高级课程,在伊尔库茨克的电视台担任主持人。与丈夫阿列克谢·楚波夫联合编导多部电影,包括《私密地带》(2013)。最新作品《众人惊异之人》(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最佳女演员奖。
“
故事关于一个习惯于控制生活中所有事情的人,如何突然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处境,面对自己患上绝症。他做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控制。然而,如果你是置身于一个集体生活的社会里,失去控制会是危险的一步,马上就出现了个人选择和集体规范之间的冲突。
”

阿列克谢·楚波夫
阿列克谢·楚波夫,1973 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其后于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完成电影史课程。曾任职电视台记者,与妻子娜塔莎·马尔库洛娃联合编导多部电影,包括《私密地带》(2013)。最新作品《众人惊异之人》(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最佳女演员奖。
“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剧本源于这部电影的另一位导演娜塔莎·马尔库洛娃的童年记忆。她在西伯利亚一个小村庄长大,被数百公里的针叶林包围着。她童年时候遇到的人,就跟这部电影里的人物一样,都是生活在恶劣气候之下的强悍西伯利亚人。她听到一个当地的传说,关于一个曾经生活在这个地区的男人,因为患了癌症,试图通过彻底改变身分(变成一个女人)来欺骗死神。我们将这个古老传说改编到现代,以便讨论我们今天非常关注的议题。
”
《过春天》
以深圳与香港的双城生活为背景,16 岁单非女孩为实现与闺蜜去日本看雪的愿望,内心的冲动被点燃,展开一段冒险走水青春故事。入围多伦多电影节。

《过春天》/白雪/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5 2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过春天》剧照
少女佩佩在深圳居住,去香港上学,过着两地生活。她和闺密Jo约定圣诞节去日本看雪,为此,刚过16岁生日的她,就迫不及待找机会赚钱。Jo的男友阿豪向佩佩提供了一个赚钱的路子——走水货,跨境带货。只要放学回家带两部新款手机过境,交给深圳的“水头”,每天有两百块的报酬。佩佩从紧张到熟练,逐渐如鱼得水,经济有了起色,也尝到虚荣的快乐,然而欲望是无底黑洞,周遭的变故也令青春变得苦涩。她决定和阿豪铤而走险,瞒着水头们走一票大的。当她再次踏上走水之路,目的地可能是光明彼岸,更可能是黑暗深渊。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导演信息&阐述

白雪
白雪,2007 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毕业,2013 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MFA 艺术硕士。2017 年参加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第二届 CFDG 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暨“青葱计划”)并晋身五强。独立导演作品有短片《卡门》(2007)、《谁回谁家》(2012)、《绑架面疙瘩》(2014)。《过春天》(2018)是她的第一部长片电影。
“
2015 年,我决定写一个深港跨境学童的故事,为创作这个故事,两年间多次往返深圳和香港,写了一份三万字的采访笔记,拍摄了数百张的图片及影像资料,这也是我创作的方法之一,我坚信生活的真实是好作品的基础。 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触动我。他们有些人的境遇在我看来真的很艰难甚至看不到希望,但他们依然坚忍顽强的打拼着,努力想要冲破命运给他们设置的壁垒。电影中的故事绝不仅关于青春成长,我想以主角佩佩作为切入点,深深的在这个时代切一刀,切出这个时代的切片。 每一代创作者都应该有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的语言,记录属于自己的时代。而我作为年轻的创作者,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我所熟悉的当下,这是我作为电影人的一份担当。
”
《幻土》
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工人失踪,警探奉命调查,陷入梦幻迷离的状态。影片混合社会写实与黑色电影类型,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幻土/杨修华/新加坡、法国、荷兰/2018
影片排期
10-17 10:30 小城之春厅
10-18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幻土》剧照
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建筑工人王必成失踪,警探奉命调查,发现王必成的好友Ajit也离奇失踪了。王必成失踪之前,因工地意外被安排去开车,结识了来自孟加拉的Ajit并成为好友;他饱受失眠折磨,常去网吧打发时间,与神秘的网友保持着联系,也跟网吧打工的女孩Mindy建立了奇特的关系。警探追查下去,也陷入了梦幻迷离的状态。影片混合社会写实与黑色电影类型,触碰到新加坡社会底层外籍劳工的生存问题,填海工地上是无根漂泊的空虚。迷宫式的故事,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有如庄周梦蝶,到底是谁在做梦,谁又在醒着?
导演信息&阐述

杨修华
杨修华,1985 年出生于新加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哲学,电影制作公司“十三小品”成员。2009年完成实验电影《稻草屋》。《幻土》(2018)是他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并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
新加坡在短短数十年间,由小渔村转型为繁华的现代经济体,赢得了现代经济奇迹的美誉。
这样的成就建基于新加坡能够发展出一套系统性的土地开发方案,包括填海以及无数建设项目。通过重复地改变土地形态,新加坡原本的自然地貌被塑造成棱角分明的海岸线——仿佛一片由几何脑袋想像出来的土地。
更甚者,这虚构的土地上的人也是虚构的。新加坡是以移民为主的国家,人口组成完全出于移民政策及经济考虑。新移民被拉到重重经济奇迹之中,以振兴这种想像——这个津津乐道的故事由低工资的新移民劳工弯着身子建成,他们来自邻近地区,被雇来建造这个他们永远无法融入的国度。
”
《陨星》
借着陨石的影像资料暗示一个年轻女孩的情感走向,在富有节奏感的叙事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入选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竞赛单元。

《陨星》/罗曼·拉古纳/法国/2018
影片排期
10-15 19:00 小城之春厅
10-16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陨星》剧照
16岁辍学女孩妮娜,与母亲生活在法国南部一个小山村,平日在恐龙主题观光游览区打着零工。有一天,她亲眼看到陨石落在她家后面的山上。她对好友的哥哥莫拉德一见钟情,不理劝告,与莫拉德在一起。可是,莫拉德的大男子主义,与妮娜张扬不羁的个性,令这段感情变得痛苦和复杂,直至莫拉德选择不辞而別,去阿尔及利亚找他的父亲。相思消沉,妮娜决定爬上那座陨石坠落的山头。影片塑造出一个不庸俗、不自满的年轻女性形象,借着陨石的影像资料暗示她的情感走向,在富有节奏感的叙事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
导演信息

罗曼·拉古纳
罗曼·拉古纳,1986 年出生于法国贝济耶,2009 年进入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曾导演过三部短片,《陨星》(2018)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索妮》
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索妮》/伊凡·埃尔/印度/2018
影片排期
10-16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7 11:00 1号厅
故事梗概

《索妮》剧照
印度每年有超过二万宗针对女性的暴力罪案,平均每二十二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强暴,每六小时就有一名妇女因家庭暴力丧命。年轻的基层女警索妮与上司卡帕纳在德里一同接手调查不同的女性暴力事件,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遭受到了重大阻力,无日无之的罪案令她脾气暴躁,做事方式偏离常规,被裁定在执勤中行为不当,而私人生活也影响到了她的职业表现,与丈夫已经彼此疏离,却要被迫面对他突然的到访。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出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到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
导演信息&阐述

伊凡·埃尔
伊凡·埃尔,印度导演,曾到美国攻读研究生课程,获得电机工程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的卡纳达学院学习英文文学,并在旧金山电影学会学习编剧和电影导演,完成短片作品《失物招领》(2013)。短片《寻求不同的结果》(2014)获圣何塞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一部剧情长片《索妮》(2018)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
这部电影的源起是我生命中遇到的女性,她们启发我分享自己从她们身上感受到的人性。故事设定于印度新德里,围绕两位女警,她们为女性受到性暴力伤害的案件挺身而出。我明白自己并非要为女性角色加上光环,或是令她们受更大伤害。警察局是令社会结构最丑陋的弱点表露无遗的地方。电影里的事件由新德里女警的真实故事串连而成,但对我来说同样重要的,是这部分的描绘强调了瞬间主观判断的复杂性。
”
《空间》
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并巧妙地将巴尔干半岛历史贯穿其中,反映着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空间》/奥格根·格拉夫/塞尔维亚/2018
影片排期
10-14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5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空间》剧照
隐约的炮火声中,镜头走入1999年北约轰炸塞尔维亚期间,卡车司机斯蒂凡诺维奇为赚取更多金钱,从科索沃运送货物到贝尔格莱德,他驾车穿越领土,见证战火蹂躏的国度。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自称来至贝尔格莱德的年轻人。面对这个快冻僵的年轻人,好心的他打破了雇主说的“不许停车”规则,与其结伴而行。影片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在阴郁和漫天灰尘的色调下,像河上泛起的涟漪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并巧妙地将巴尔干半岛政治混乱的历史贯穿其中。孤独又令人不安的旅程,反映着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摧残。
导演信息&阐述
奥格根·格拉夫
奥格根·格拉夫,1985 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今塞尔维亚的潘切沃。他的短片和纪录片曾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他也是潘切沃电影节的创办人。《空间》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
我 14 岁那年,北约的轰炸开始,一周之后,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到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才感到害怕。整个国家都遭到轰炸,而在科索沃,塞尔维亚的军队正在与阿尔巴尼亚分离主义分子作战,平民被大规模地被杀害。我希望观众能够在电影的背景里,感受到这场战争的巨大危险,总是隐藏在附近某处,或者就在拐角处。我希望展示我的国家当时的样子,展示角色的内心旅程,也展示一个处于崩坏时刻的社会。故事不只讲述主角发现卡车里运送着什么东西,更是他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真理。他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角色,但我对那些孩子们更感兴趣。故事的几个情节都指向了年轻一代,都几乎没有明确的出路。也许因为当时我也是孩子,并没有看到出路。
”
《亲爱的儿子》
儿子不辞而别,只身前往叙利亚参与恐怖组织,父亲踏上寻子之路,才发现父子之间早已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亲爱的儿子》/穆罕默德·本·阿提亚/突尼斯、比利时、法国/2018
影片排期
10-13 17:00 小城之春厅
10-14 11:0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亲爱的儿子》剧照
父亲溺爱儿子赛米,望子成龙。儿子面对升学压力,父亲十分忧心却也只能想尽办法帮助,直到有天儿子无声告别,留下了要“只身前往叙利亚”参与圣战组织的信息,父亲踏上寻找儿子的路,才发现父子之间早已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启发自真人真事,突尼斯导演阿提亚由一段寻子经历,反映“阿拉伯之春”后,国家如何受到伊斯兰恐怖主义和经济停滞所影响,国家悲剧与家庭悲剧并存。青年们被视为非理性的行动背后,当中的复杂情感究竟如何描绘?比利时电影大师达内兄弟协力监制,冷静有力,最终超越悲剧的伦理剧。
导演信息&阐述

穆罕默德·本·阿提亚
穆罕默德·本·阿提亚,1976 年出生于突尼斯,曾于法国瓦朗谢讷大学学习视听传播。曾导演多部短片,他的第一部电影《赫迪》(2016)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最佳处女作奖,以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亲爱的儿子》(2018)是他最新的作品,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
这部电影的起点,是早在我拍摄第一部电影《赫迪》之前。当时媒体报道一些父母寻找他们参加了伊斯兰国的孩子。令人难过的是这已经变得屡见不鲜。一天,我在车里,从法语电台听到一位父亲讲述他的故事。他一直在重复:“我的儿子”。他谈到了机场、飞机、土耳其、边境、叙利亚等等,描述得非常准确和真实。让我感动的,是他以一种不带悲伤的情绪讲述他的旅程。我很快意识到,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儿子离开的原因,而是那些丝毫不察觉儿子去意已决的父母。我想将他们的反应,联系到日常生活、我们悲惨的生活,不仅是经济上的悲惨,也是情感上、性欲和精神上的悲惨。在五六个月之后,我把故事写好了:他们的工作、关系、情感状态,以及对幸福的寻求──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谈论幸福。
”

《自由了》
极具创新性的黑色喜剧,讲述女警探帮助出狱的男子重回原来的生活,将荒谬滑稽和温馨浪漫共冶一炉。获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SACD 奖。

《自由了》/皮埃尔·沙尔瓦多利/法国/2018
影片排期
10-11 14:30 1号厅
10-13 22:00 小城之春厅
10-14 19:00 4号厅
故事梗概

《自由了》剧照
法国导演皮埃尔·沙尔瓦多利继《真爱无价》和《美丽的谎言》后,再次与奥黛丽·塔图合作,加上主演《无名女孩》的阿黛尔·海德尔,挑战犯罪黑色喜剧类型。在法国里维埃拉的小镇上,受人敬仰的警察不幸殉职。他的警探妻子伊冯,偶然发现丈夫生前曾参与一宗假珠宝抢劫案,让无辜的安东尼含冤入狱。安东尼出狱后,无法融入到正常生活,伊冯为弥补丈夫的过错,要尽一切可能帮助安东尼,包括说出真相,甚至跟他一同犯案?电影将荒谬滑稽和温馨浪漫共冶一炉,未到最后一刻,观众也不知道眼前所见孰真孰假。
导演信息&阐述

皮埃尔·沙尔瓦多利
皮埃尔·沙尔瓦多利,1964 年出生于突尼斯,其后随父母迁居巴黎。他在巴黎第七大学学习电影和文学。1984 年,他在脱口秀首次演出。1989 年,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三年后他把这个剧本拍成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野性目标》(1993)。其他电影作品包括《生命的学徒》(1995)、《谎话连篇》(1998)、《在你之后》(2003)、《真爱无价》(2006)、《美丽的谎言》(2010)、《庭院情缘》(2014)、《自由了》(2018)。
“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着一个像希区柯克电影里的无辜者,在离开监狱后,决定真的去犯下被冤枉的罪名。我已构想出一部类型电影,一部惊悚片。我开始去写但是题材太薄弱了。偶然跟我的母亲谈话,令我再拾起这故事。她说:“没有母亲,就没有父亲。我总是把你的父亲描绘得更美好一点,更善良一点,更强壮一点,比真正的他更什么一点……”我一直记住她的话,让我想到把两个题材合二为一:无辜者离开监狱的故事,以及一个女人试图通过睡前故事告诉儿子,他爸爸其实是个坏警察。人们常常认为我着迷于谎言和伪装,但它们就是喜剧以至生活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我感兴趣的,是谎言和伪装衍生的处境。
”
《花事·如期》
在浩瀚嘈杂的北京,一出关于两性关系的话剧,启发了快递员鼓起勇气追求他暗恋已久的售楼小姐。

《花事·如期》/叶江天/中国/2018
影片排期
10-16 19:30 小城之春厅
10-17 20:30 4号厅
故事梗概

《花事·如期》剧照
2018年冬天,在浩瀚嘈杂的北京,快递员小强因送件偶然闯入话剧《花事如期》的排练现场。舞台上正在排演一出关于两性关系的话剧,是一个快递员拯救欲轻生女白领的故事,话剧深深打动了小强,因为他也正在暗恋着与他合租房子的售楼小姐阿霞。可是阿霞对此毫无察觉,而且也看不起他。因为她心气高,梦中情人是有朝一日能帮她一起买新房的人。机缘巧合,演员在首演前受伤,小强被选定替演员出演这部话剧。小强邀请阿霞看戏,欲借此表白。但此时阿霞却要离开北京。在飞驰的列车上,她打开了被遗忘的信封,目光渐渐望向了晨光下的远方。
导演信息&阐述
叶江天,85 后导演,自幼于北美成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导演系。短片作品《狗子》、《米酒》曾获多项国内外短片奖项。改编自邹静之话剧原作、由田壮壮监制的电影《花事·如期》(2018)是他的第一部导演长片作品 。
《花事·如期》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在面对生活中的焦虑与无力时,“爱” 是唯一的救赎——男女之间的爱、对艺术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对自身的爱。 在华丽的舞台上,因失恋而陷入绝望的海伦被青子沉默的暗恋所救赎,最终放弃了轻生;在脏乱的城中村中,被生活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晓霞被小强默默付出的爱所救赎,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念。最珍贵的情感,往往存在于人们容易忽略的地方。电影《花事·如期》改编自邹静之话剧《花事如期》,影片诠释了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艺术照亮生活。
《蝠鲼》
故事关于一名渔夫和他救回的无名氏,影片使用充满探索性的想象来叙事,探讨身份的不确定性。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影片排期
10-13 19:30 站台-露天剧场
10-14 14:30 小城之春厅
故事梗概

在泰国沿海村庄,大批罗兴亚难民淹死在海边。一位青年渔夫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男子,他将这个陌生人救回家中。被救的男子一言不发,渔夫给他起名叫通猜。两个男人开始一起生活,并慢慢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无言的牵系。渔夫用来吸引蝠鲼(又称“魔鬼鱼”)的闪亮宝石,象征着他们的友情。一天晚上,渔夫登上渔船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来,留下通猜独自一人。渐渐地,通猜开始接管了渔夫的生活——他的房子、他的工作,以及他的前妻。影片使用充满探索性的想象来叙事,探讨身份的不确定性。
导演信息&阐述

普蒂邦·阿朗潘,1976 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于泰国艺术大学学习艺术,曾制作多部短片,于釜山、鹿特丹、汉堡和新加坡等电影节放映,亦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包括《穿越消失点》(2015)、《海岛葬礼》(2015)和《海豚》(2014)。第一部电影作品《蝠鲼》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湄河,泰国和缅甸之间的小型水道。我在 2009 年一个人来到这里,兴奋莫名,望向对岸的缅甸。那里没有移民检查站,没有巡逻的士兵,也没有围起铁丝网,只有这道及腰的小溪把我分隔开来,不容我越过。我眺望到另一边,有一个小男孩在丛林中出现。他走进水里,向我这边游过来,向我的国家游过来。在我这边的河岸,不过几步之外,有另外两个男孩在嬉闹。他们呼唤那个从外地来的男孩游过去,加入他们。我看着那三个男孩在湄河畅泳游玩。 同一年,载着罗兴亚难民的船只被官方要求离开泰国边境,当中五艘木船翻了。三百个罗兴亚难民消失在大海之中。我盼望他们的命运,好像我剧本中第一个角色通猜一样,受了伤并且被冲到泰国的海岸,至少还活着。
《寂静》
借用魔幻现实主义,探索着南美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控诉战争,思考难民身份之余,更是探讨死亡与日常的斗争。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影片排期
10-19 17:00 小城之春厅
10-20 17:00 4号厅
故事梗概

安帕罗带着两个儿子,从哥伦比亚的战乱中,逃跑到亚马逊陆地中心的一个小岛上。丈夫在这场战乱里失踪了。无法申请难民赔偿的安帕罗,找到了一份扛麻袋工作。她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赚取他们的学费,还要时刻注意儿子是否有损害他自己安全的举动。失踪多时的丈夫突然现身小岛,本该是一家团圆的时刻,却要饱受着一个秘密的折磨。故事灵感来自导演一位朋友的童年经历,借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探索着南美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控诉战争,思考难民身份之余,更是探讨死亡与日常的斗争。
导演信息&阐述

贝亚特里兹·塞格纳,巴西导演,2010 年完成第一部作品《宝莱坞之梦》,是巴西与印度第一部联合制作。最新作品《寂静》(2018)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她正在制作关于西非洲吟游诗人的纪录片《我们之间有一个秘密》,与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联合编写,影片正在后期制作阶段。
有一天,一位哥伦比亚朋友告诉我一件她童年时发生的疯狂故事。她知道自己父亲被杀后,离开了哥伦比亚,搬到巴西生活……然后她重遇了自己的父亲。她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我脑海中浮现了一些令人动容、活灵活现的影像,甚至晚上也梦到这个故事。我便开始把这些轻轻掠过的画面片段写下来,又做了一下资料搜集,发现哥伦比亚是其中一个向巴西输出最多移民的国家,尤其是 2006 年后。事实上,卢拉在任总统期间,关于难民的法例曾出现变动。他放宽了相关法律,让新移民更容易得到工作和住屋,并受最低工资保障。从哥伦比亚乘船到巴西只需要三天。由于边境封闭,这个地理因素变得极为重要。我遇到过 80 多个从哥伦比亚移居到外地的家庭,发现像我朋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哥伦比亚家庭都有相似的故事。这令我惊讶不已。
《火山》
男人流落偏远之地,却发现了超乎想像的世界。影片结合了现实与虚幻,谱出不一样的超现实喜剧。

影片排期
10-16 21:30 小城之春厅
10-17 14:00 4号厅
故事梗概

乌克兰南部一隅,一辆越野车载着“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人员来到人烟稀少的边境线。担任翻译的卢卡斯因故与车上人员失去联络,手机没有信号,身上的钱和护照都丢了,只好到附近小镇落脚。他遇上失败的发明家弗瓦,并发现这里的生活超出想像,不同于任何他所了解的社会形态。这位城市大男孩在一片宽广、炙热、贫困的土地,遇上所爱,开始探求他从未知其存在的快乐和幸福。导演以他过去拍摄纪录片的经验,结合了现实与虚幻,精致如画的影像令人陶醉,在这个摇摇欲坠,超凡脱俗的梦境中,生动地描绘了乌克兰南部色彩缤纷的世界,谱出了不一样的超现实喜剧。
导演信息&阐述

罗曼·邦达尔丘克,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卡尔宾科 - 卡里戏剧学院,是基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艺术总监,制作过多部短片、纪录片和音乐录影带。第一部纪录长片《乌克兰警长》(2015)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代表乌克兰竞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一部剧情长片《火山》(2018)入选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妻子的叔父让我发现乌克兰南部大草原的独特景象。他就住在当地,经常想到各种天马行空的赚钱点子。有一次,他提议到自己的花园挖掘二战德国军人的残骸,卖给他们在德国的家人。这实在荒谬极了,我决定带着摄影机跟他回去,了解一下他的生活和他所居住的一带。 这是一片渺无人烟的土地,我的国家当时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历史时刻,我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狂野跋扈、为世所忘的无政府之地:在新的地方秩序下,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有些甚至身无任何文件,跟国家毫无关联。城市人很难想像一个如此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仍然看到海市蜃楼,仍然有封建制度,西瓜田有保安小队,还有荒无人烟之处的检查站。 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留在那里。是什么让他们不想离开呢?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吗?或至少可以生存吗?
《幸福城市》
利用倒叙手法,检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平凡男人,在三个不同季节的夜晚,经历了他人生三个重大的转变。获多伦多电影节“站台”单元最佳影片奖。

影片排期
10-15 11:00 1号厅
10-14 19:30 站台-露天剧场
故事梗概

一个平凡男人,在三个不同季节的夜晚,经历了他人生三个重大的转变。住在高科技安养中心的老张,回顾一生却只有遗憾。回想四十年前那个闷湿的夏夜,他回家撞见妻子出轨,原本以为努力拥有的幸福,换来愤怒与羞辱。他只想逃离这个家,在街头晃荡时,巧遇逃家的外籍少女艾拉,两个寂寞的灵魂注定要交会。和艾拉的邂逅,就像他十八岁那个下着雨的夜晚一样难忘。高中时候的他,因为偷机车被扣留在警局,遇见神秘女子王姐。当时仍然单纯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夜晚会是他遗憾的开始。何蔚庭以胶片拍摄,利用倒叙手法,检视一个人的命运。
导演信息&阐述

何蔚庭,1971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麻坡,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短片《呼吸》(2005)曾在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获奖。短片《夏午》(2008)于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首映。第一部导演的剧情长片《台北星期天》(2010)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幸福城市》(2018)是他的最新作品。
电影的英文名字来自保罗·奥斯特的小说《末世之城》。他是我喜欢的作家。名字里的“城市”是复数,因为即使它是同一个城市,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出不同的性格,就像人一样。 《台北星期天》成功之后,我受聘拍摄了一些电影,学到很多关于制作商业电影的经验。可是也觉得在创作上,我变得懒惰和局限了,渐渐想念拍摄第一部电影时的能量、动力和不确定。于是我从抽屉里取出了最大胆的剧本,决定把它拍出来。 故事横跨四十年,用倒叙方式来讲,用了三个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的三个阶段。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到首尔取景,把它当成未来的台北。我们用一堆过期的富士胶片拍摄。这些冒险的决定,就是要大胆尝试。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电影创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