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二)
二、不后悔的旅程
外婆极其突然的离世让我如同做梦,到现在也觉得外婆还在家里,还等着我周末或者过节的时候带着小孩去看看她,跟她聊聊天,吃一吃她烧的菜。
但是,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能接受死亡这件事了,我知道,感情上再如何,理智告诉我,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无论是我们最最亲爱的父母,还是我们自己。
经历过这一次,我想了很多,写一点感受吧,没有逻辑,写到哪里是哪里,只希望接下去,对我的父母,对我自己,生命能减少一点遗憾。
第一,无需跟人比较,爱从心就好。
老妈是家里长女,心软嘴凶,对外婆最好,看病住院基本都是她来,其他1个妹妹,1个弟弟就是搭手而已,另个弟弟甚至多年没有来往。
老妈心中始终有疙瘩,凭什么外婆最爱的是儿子和孙子,但她付出钱和时间最多。为什么一要看病拿药,都找她。所以有时说话难免刻薄,有时还会怼外婆。
然后外婆的这一次,她每天都去,哭的最凶,明明照顾的最多最尽力,却自觉最愧疚,觉得没有尽到全力,照顾到位。
如果是你多子女家庭,你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会觉得姐妹兄弟,凭什么就我付出钱和时间最多,会觉得不平衡不甘心。
但其实孝顺只是一件你自己觉得不后悔就好的事,父母只有一个,他们的时间有限,你愿意爱就好好的去爱,不要一边爱着一边计较付出和得失,最耽误时间最折磨人心的事情的就是犹豫和不甘心。
而且你一旦下定决心,不管别人怎么样,我就按照我能付出的程度去爱父母就好,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不会觉得不平衡。
我不喜欢孝顺这个词,充满了愚忠的意味,我说,这是爱,是因为你感受到亲人对你点点滴滴的爱,所以想要付出,想要回馈的爱。
爱没有价格,只要你有,请付出全部。
第二,建立熟悉的沟通路径,细水长流,建立你的陪伴清单
必须残忍的承认,外婆甚至父母已经不在我们的生活圈路径里,我们如同长大的动物幼崽,走在了两条不同的分叉路上,开始各自新的人生轨迹。
所以如果外婆还活着,我还能弥补我的遗憾吗,我觉得不能,因为我没有把关心她,陪伴她纳入到我的生活习惯里来,甚至是父母也是一样。
也许是从小跟外婆生活的缘故,感觉我跟亲人交流的能力非常弱,明明很爱的人,打电话很少,见面也很少,我不知道怎么自然的表达。
但经过这一次,我一定要形成陪伴的习惯,电话,见面,约会,游玩,如何分配时间,如何计划,如何按时完成,我都想好好的做起来,不要想着一次就怎么怎么样,而是每周一次电话,每月一次见面,每年一次游玩这样执行起来,把关心和陪伴放在我的日程表里。
以前我还是个小女孩,不高兴可以在家看电视看电脑一天,不用对任何人负责,但是现在不行了。我真的真的长大了,走向中年了。
第三,核心是让家人感觉快乐和幸福
长辈总有各自的缺陷,有时候陪伴的却让我忘记了事情的本质,让他们快乐,感觉幸福。
就像我妈,会吐槽外婆邋遢随便,会吐槽我爸懒惰什么的。
其实又怎么样呢,你跟他在一起,不是为了纠正他的行为,不是为了让你看的顺眼,是为了他开心啊。
放下那些计较,用心的去了解父母想要了解的事情,想要的娱乐和快乐,多好。
这也警醒着我,不要吐槽老妈的碎嘴和直脾气,模糊这些介意,放下说教,开心的陪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