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市的生活哲学
我有很久没正正经经逛过超市了,这在以前是很难的。一来我很爱好这件事,二来以前住的马路对面就有一家好又多。那时候,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逛超市。占尽天时(周末)、地利(对面)、人和(我喜欢),这件事是那么顺理成章。
我常逛的超市无非是好又多、家乐福、华润万家还有永旺。家乐福的货品挺全面,在平价超市里,它像个嫁入中国的洋媳妇,既接轨国际又很接地气,表现完满。但大概是大家过于抬爱,人气旺盛,所以我总没机会走近。华润万家嘛,各方面都挺好,像是一个多种技艺均有涉猎的大家闺秀,得体端庄。可我偏不喜欢一个端字,而且它总与我差些靠近的机缘。永旺,日系骨干精英,货品美观出彩,无不彰显自己的地方优势和特色,过于有风头则不可避免的有了距离感。在我特别需要这些特色的时候,会直奔而去,又或者完全没有目的性的时候,会去找找灵感。
好又多放在最后的原因,无非因为它是我的最爱。
好多年前,我曾住在一间好又多旗舰店的对面。那时,它还没被沃尔玛收购,红色的VI,尖尖的屋顶,令人喜滋滋的。每次我从出租屋去那里,都像去游乐场一样开心。
它有什么特色以突出重围吗?
没有,我想不出来。
但它却像水一样,无声无息的存在了。大概是,当你的生命中初初需要一间超市打开生活篇章的时候,它默默的出现在了周围,甚至早就铺垫在了那里,只等着你来,然后就这样毫无争议地承担起了这个角色。它很寻常,外观、用色、货品、陈列都是,相对应的也就令人完全没有负担,你在其间穿梭的时候,就像在自家隔壁的仓库里游玩。不论是货架的间距,还是买单的队伍,总也没碰上过令人心烦乍舌的时刻。而这些时刻我在家乐福、华润、永旺都多多少少碰到过。于是,在这么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之下,成就了它与我的关系。
想起去日本旅行的时候,入住民宿后就会开始兴奋地打探附近的大型超市。看着那些蔬果、餐具、调料,就可以顷刻联想它们走入寻常家庭之后,从厨房流转于餐桌,进入人们口中腹里的过程。或者单纯感受一下货品本身的长相和物价,与曾经自己所见的相比有多少差异,即便只是拿起端详再轻轻放回,那种感觉也不由自主的愉悦。更棒的是逛完后采购食材和调味料,在民宿做出一顿饭来。无论多简单,都心满意足,觉得自己真真切切地在这个空间存在过了。
除去作为了解当地生活的渠道外,某种意义上,超市让我无限假想了自己在异国生活的情景。它带来了一种自信和踏实感:作为我这样一个无甚特别的小小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置于何地,都可以好好地生存下去。这些美妙的心理感受想要实现何其简单,只要居住地的附近有一间超市即可。
在新的地方住了一个多月后,有一些什么开始复苏了。昨天晚上我第一次有了想认真去逛一次超市的念头。秋风习习的夜晚,我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知道不同线路去往不同的超市,很随机。等了一会,来了的那辆车,让我很兴奋,因为它通往的是曾经的那个“游乐场”。
八年未再踏入,就像老朋友即将重聚一样。
我穿过走廊,走上了二楼的主场。
像所有超市一样,最先进入的通常是日用品区。它们的保质期很久,耐放,即使最后被顾客掷于某个角落成为孤儿,也不影响最终的品质。我很喜欢囤日用品。洗发水,沐浴液,只要想到家里一抽屉不同的味道,就充满想象。那种用完一瓶后,能马上接替着打开一瓶新的沐浴液的感受,真是令人有种稳稳的幸福感,就像一环扣住一环的妥当。
牙刷,牙膏,毛巾,洗衣液,消毒水,都会挨个逛过去……这时,导购员一定会上前推销,无论多么热情,我一定会拒绝:我随便看看。即使心里早已打定主意了要买什么。因为那是自己的生活姿态,你必须要先确认你是喜欢那样东西的,如果这个基础之上它还能打折,当然最好不过了。
日用品总也忍不住去观察,摸摸刷头的柔韧,看看有无新出味道的牙膏,毛巾需要换了吗,洗衣液有没有折扣,棉被走过必须摸一摸,凉席开始下架了……干货区里都是对生活细节的想象,对四季的影射。
接下来就去到食品区了。先经过的会是包装类食品,零食速食什么的都在这一块了。我以前是不爱吃零食的,对甜的东西没有特殊嗜好。后来,在我积极减重的过程中,反而喜欢了零食,毋宁说给自己安排必须涉猎零食,犒赏也好,分散注意力也好,作为了一日里一个必须的流程。拿到了这份犒赏,便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减重过程和瘦身之后,大概吃够了以往那么多年里没吃过的巧克力、坚果、蛋糕的份额,反差极大。
这几年没再积极健身后,对零食的把握不似以前那么笃定了,罪恶感太强,丧失了它的乐趣。现在买零食,很多时候都不会善始善终,一定会过期。可是每次去超市还是要去看,买东西,买的都是对未来时光的憧憬。
再来就到心动的菜品熟食区了,家附近有菜市的人不会懂得那种欢喜。我先去看了蔬菜,选择很多,到底是要苋菜,娃娃菜,还是上海青呢?搭配什么菇类,香菇或者还是杏鲍菇好了。
看到大的鸡腿,开始琢磨着先卤再烤的新菜式,看到鸡中翅,又在想好久没再做过的红烧鸡翅。而牛肉,一直都想再挑战挑战。五花肉呢?看上去不够均匀美丽,下次再寻觅好的做红烧肉吧。
逛到生鲜菜品的时候,想象的都是明日的午餐,然后不可抑制地筹谋起接下来几天的餐食,脑子里像做项目一样开始规划,最后在各种诱惑之中犹犹豫豫,于是干脆推翻那些,一股脑全放进了购物袋。罢了,到时再想。
最后到了冷冻区,速冻饺子、汤圆和拉面都是我顶喜欢采购的东西。家里的冰箱里一旦有了这些,就显得很地道很可靠,快速的吃上一顿饭不再是难事。牛奶酸奶饮品那些,我最喜欢的还是牛奶。自从可以网购天润和科迪的鲜奶,超市的鲜奶就比较少碰。但如果是外出旅行,一项标志性的活动就是去当地的超市采购本地的鲜奶,这个必不可少。能喝上本地特产的鲜奶,像是我必遵守的打卡行动,非常顽固,非常重要。好喝的牛奶对于我来说,是世界上最棒的饮料。
逛超市和逛街相比,实在是性价比再高不过的活动。逛街购物买来的衣服、鞋子、包包……在获得的那一刻,达到一个情绪的巅峰,之后便逐步下跌,大概一个月以后这份快感就荡然无存了。而对应的账单,也在那时如约而至,给你一记阵痛。相比之下,超市的消费实在低廉。不过百来块钱,就可以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憧憬。
觉得一切不真实的时候,想要小小开心的时候,就去那里走走。一列列货架仔细观察,小心摩挲货品。此刻的自己只关注手中的东西,去比较去想象它可以带来的便利和愉悦的生活体验。
在阅览了那么多商品之后,即使最终孑然一身两手空空走出去,也全然不是回到起点。至少,你的心里已经充满了那么多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