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爱美丽#4
第四章,
“大人们就是这种德行。”
这句话在本章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天文学家在阐述他发现的B612行星时,因为一身的土耳其装束而被协会拒绝;第二次出现是作者讲解应该如何与一位大人沟通时(不需要描述感受,只需要陈述数字)。
数字代表的是功利性,感受代表的是内心真实想法。大人们忘了,对于朋友来说,功利性的东西并不能让两个人相互靠近,只有当他们开始交换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时,才会开始建立关系。
而大人们已经丧失了建立关系的能力。
“对那些大人们,小孩子要尽量宽容一些。”
作者说这句话的立场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一方面是告诉孩子,大人已经失去了这么重要的技能(建立关系),所以在同大人们沟通的时候,要多多体谅,不要太过于苛求。另一方面是告诉大人,我们现在的这个状态,是否需要改变呢,又该从何做起呢?
“我倒特别愿意像讲童话故事那样讲小王子的故事。”“在懂得生活的人看来,这样讲显得真实得多。”
《小王子》本就是一个童话故事,而作者却说“像讲童话故事那样”,目的在于制造一种亦真亦幻的意境(前段科学家介绍B612星球的发现亦同),这种模糊感会使小王子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让读故事的人产生更加强烈的代入感。
故事应该回归到美,回归到真实中去(自然本真的状态),而不是空洞的数字,乏味的编号。
“忘记一位朋友,实在是件可悲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有个朋友。”
后一句话是前一句的因,但却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关系。由表面看来,因为朋友太少,故忘记这件事可悲,但实为讲述“驯养”的不易。“驯养”之前,你我与世界中千千万万的同类并无任何区别,因为“驯养”,你我建立关系,现在彼此便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故忘记的真正可悲之处在于,忘记了“驯养”的关系。
“也许他认为我跟他一样,可是不幸得很,我不能透过盒子看见里面的绵羊。”“也许我有点像大人了。恐怕我是老了。”
作者与小王子因为彼此内心的欢喜而建立了关系,小王子认为作者理解自己的一切,但不幸在于,作者并不能完全理解小王子。
作者因为失去耐心画出的盒子,却让小王子异常惊喜。小王子发现了盒子里绵羊的存在,而作者却从一开始便不认为盒子里面有绵羊。
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在寻找内心走失的小孩的故事。
第五章,
“就好像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让羊啃食猴面包树的树苗)。”
为什么这对小王子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呢。因为这件事情对于小王子来说太寻常了,他每天都要清理猴面包树的种子,疏通火山等等。
从这里或许也能看出作者此时并未能真正同理到小王子,因为作者已经知道了小王子的星球很小,猴面包树是参天大树,绵羊会啃食猴面包树树苗......
我们所认为的常识,往往是基于前20年的时间里所习得的知识罢了。
“以便把这个道理灌输到地球孩子的脑子里。”“我破例改变一次审慎的态度。”
这里体现了小王子和作者对万物的爱,对于万物的责任感,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护好“驯养”之物。
换了工作的我,做六休一,国庆值班。
现在终于开始明白做五休二幸福,拥有时间的感觉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