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伴娘
家里的说法是,只能当三次伴娘,再当就嫁不出去了。
可是当我被均码的伴娘服勒了一天瘫都瘫不下来的时候,一边思考着我这辈子再也不要当伴娘了,一边在想如果谁谁谁,谁谁谁结婚要伴娘我好像无法拒绝。
自第一次在张家港给表姐当伴娘,见过了简陋的仪式,男方家长的随意,各种摆拍以后,在回去的路上认真的跟父母说,我结婚不要办酒席!我不要这么虚伪的仪式!爹妈还很支持的说,支持你,当个清水新娘都支持你。
然而后来,又有一次提起我不要办酒席的时候,跟我妈就吵了一架,吵到我气哭了,爹非常无奈的说,你连男朋友都没有一个居然还能为办不办酒席吵起来。
第一个好友结婚,作为非伴娘去参加酒席的时候,被婚礼那种严肃又充满温情的气氛所感动,还有一点如果不办酒席会不会有遗憾。结果后来才知道当时的新娘新郎已经是同床异梦,处于分手的边缘,迫不得已才办的酒席。对于这样也能把氛围渲染出来表示震惊。
渐渐参加的婚礼多了,也越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人。情投意合的人的婚礼,怎么看起来也觉得舒服,就是一场大型秀恩爱现场,由衷的祝福。知道结婚前闹过什么别扭的婚礼,整场下来也觉得别扭,总有细节看出来有人心不在焉。
第二次当伴娘的时候,新郎新娘都是我初中同学,眼看着一个毛头小子和一个咋咋唬唬的小姑娘,幼稚到不行的吵架分手,经历过异地异国,最终越来越成熟,嗓门越来越大,成为牌桌上一讲话我就头疼的夫妻档。婚礼上,新郎几乎哽咽,掏出吵架时被姑娘扔掉,好不容易找到的情侣对戒,和婚戒套在一起。
那是我头一次觉得在所有亲友的瞩目中,秀恩爱是多么的虐狗。
婚礼前的繁琐,婚礼后的一地鸡毛,也是考验一对情侣到底有多少爱的最佳方式了。比十天八天的旅行考验多了。
昨天的新郎和新娘,相知相恋已有4年,都是普通人,经历过不少事,幼稚的时候吵架冷战也有,前一阵看新娘的豆瓣影评一部韩剧,说情侣之间就是互相当大人,才发觉又是两个在相爱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人。终于在试图去理解一个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人的过程中,理解了自己,与自己和解。婚礼办的也十分出彩,新郎出趟,新娘端庄,到底是情投意合。
然而我还是不想有我自己的婚礼,可能因为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能因为穷和不想把钱花在这种地方,可能因为对“为了当一天的摆拍道具而费心费力准备几个月,回到家还要打扫卫生”充满了抗拒。归根到底是仍然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