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之行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去的景点是武功山,不是因为喜欢的人去过,而是对武功山的漫山遍野的草原和翻滚的云海心动。
武功山海拔1900多米,是看日出和云海的好去处。但此次出行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云海,听领队阿高说,他历来带团登顶武功山25次,看到云海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能不能看到就看大家的运气了。阿高还说,山顶上的气温会比山脚下的要低五度,并伴有3级左右的风。此时正是秋天,江西的萍乡和吉安的日常气温在15度至25度之间,也就是说晚上山顶最低气温在10度左右,而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我们是需要在山顶上搭帐篷过夜的。听到这里,心里有点惧怕寒冷的夜。因为我既没有带冲锋衣,也没有带睡袋,简直是两手空空来的。但是听说会有出租,心里有点点欣慰。
一大早,在山脚下洗漱完毕,吃完早餐,便坐车登山,大巴可以把你带到海报800米左右的地方,到了停车点也可以选择坐缆车或者徒步登顶。对于我来说,坐缆车登山就等于失去了徒步的意义。


上山前来一张大合照,其实里面我一个都不认识,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独自报团来武功山的。但是来的人都很阳光,积极,乐观。在途中也听到不少关于他们的故事。比如他们徒步时因为路人指错路而在山里绕了一整天,捡野果子吃;碰巧遇到大爷说把他的苹果卖两个,结果发现身上没有现金,人家也不会用微信和支付宝。

我们的起步是在半山腰,阿高指着山头的木屋告诉我们,那个鹤峰客栈就是我们今晚要住的地方。客栈看着真近,可是要爬上去耗费的时间还是挺长的。
漫山遍野都是狗尾巴草,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空也是蓝的非常透彻,一尘不染,一望无际。途中登山很多人停下脚步开始用手机拍下这些美好的景色,怕是多走几步就会错失了这个角度的美景。

山顶上有一座庙,叫观音庙,有少数人千辛万苦背着香前来叩拜。我刚到这的时候,还有一些女子在庙前穿着缕缕青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多人围起来观看,录像,拍照。到了正点的时候,庙里的一些僧侣开始卖起了泡面,一碗15元。傍晚,整个庙内庙外都扎起了帐篷,用来售卖,一个位置卖150元。商业气息很浓。


在山顶上租了一件军大衣,没有租到棉被,晚上就靠着军大衣度过长长的黑夜了。第一次在山顶上扎帐篷,自己还是手无足措,还是一个陌生的小哥哥帮忙扎的,后来学会了也帮着几个女生扎。山顶上水源的稀缺,让洗澡变得很奢侈,一张卡20元,洗10分钟的热水。不过洗完真的爽啊!

最好看的莫过于山顶的各色的帐篷,造就的风景了吧,不管是在傍晚或是夜晚或是清晨。很多的帐篷是搭在供行人行走的木板路上,也有一些扎在草坪上,只有我们这些怕冷的是扎在室内了吧。我可能住了个假的帐篷。不过晚上太冷,很多人吃过晚饭就在帐篷里面呼呼大睡了。到了晚上总是有人冻醒,把帐篷弄得窸窸窣窣,也有人因为白天爬山太累呼噜声震耳欲聋,最可怕的是小孩子的哭声,每哭一次3分钟,真是难以入睡。我可能是对住帐篷的美好有了一些误解吧。





武功山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日出。清晨五点多,很多人就从帐篷中钻出来,洗漱完,穿着厚厚的军大衣,面朝东方,准备迎接朝阳的洗礼。通红的太阳从山坳中跳出来,周边的云彩突然也都染成了火一般的红色,高处的云朵一片一片跟鱼鳞似的。5分钟内,太阳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任由阳光洒落人间,温暖凉凉的皮肤。



行走中自己,登上最高峰金顶。发现最近出门很多人喜欢找我帮忙拍照,帮路人拍照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拿着他们的手机抑或相机,拍出快乐的他们,收到感谢的话语,心里暖暖的。也许这就是人间的温暖吧。行走的自己,为了能在这样的草原景色中多停留一会儿,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哪怕一双脚再累,也会坚持走下去。




下山的时候,见过堵车的,没见过堵人的,人在台阶上所谓是上下不能啊!还有人干脆就不走了,叫来了轿子,抬着下山,那是一个爽呀,价格也飞上天了吧。虽有缆车,但是排队要排一两个小时,站到你脚软。
最后来一张大合照,证明自己来过武功山。途中有艰辛,也有美好的瞬间,总之不需此行。不过这次也只是走了武功山的冰山一角,还是没有走那里刚开发的玻璃栈道。


2018年10月6日0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