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膏山感想
启程之前我还在纠结,这究竟算什么级别的景区,因为百度上只写着省级。难免我会与熟悉的景区做对比,比如太行山大峡谷,是4A级。位置原因,并没有像外地人那样上高速,而是选择了一条国道,也借此看到了沿途的风景。
中午启程,沿途有那么一段路,半挂车如军队般纪律严明,整齐的靠在路边。对面就是一个只有四张桌子的饭馆,与其说司机们吃饭用的是碗,倒不如盆更形象。虽然他们的车是空的,但是路上的煤尘却时刻在飘荡。不论雨刮器是否工作,都如同在沙尘暴里探险一般。时常听人说山西的旅游资源何等丰富,但是开发力度不够。这样的空话不管说多少,只要一辆旅游大巴走上这样的线路,往后的兴致都会打折。说不定回去以后,再好的景致也无法掩盖沿途的黑暗。
果不其然,前行不久,就看到一排排巨大的高炉,其中一个巨大的烟囱像是向天空喷射云朵。这是一家新建的企业,名称是东方希望铝业。在青山绿水间建造这样的企业究竟是给谁希望,山西不在中国的东方。当地的人们依旧有许多传言,在煤矿不断关闭的同时还能开这样一所厂,是因为关系够硬,上达中央,甚至还扯出了军委。这样的谣言我是不敢相信的,但是这里的水听说没人喝。我看了一眼,河床都快干了,喝什么?
当尘埃渐渐落地,我们发现原来已经快到了高速口。也从这里开始,一切的污染似乎被隐藏起来。继续前行,则越来越山清水秀,我甚至怀疑之前我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爬山我从来担忧,毕竟是靠山的城市长大的,但是如今爬山真的不需要“爬”。停车场到售票处,走路不过五分钟。从这里开始,即使有被修葺的很庄严肃穆的广场,也抵不过一辆共享电动单车直达山门的便利带来的诱惑。山门处建好的缆车,也不比爬四层楼多费力气就能屁股落地。
只有从缆车终点到滑道起点之间的这一段,可以勉强称之为爬山。沿途狭窄的山壁却经过了三座寺庙,总有那心怀太多善念的人忍不住把几日的辛苦钱扔进了功德箱。而门口的和尚,依旧站没有站像。
滑道的终点自然还会有拍照留念这样永不过时的手段,也总有爱美的女子舍不得宝贵的时光,而她们往往忘记了手机里和抽屉里早已塞满了。也许,这也是收藏的习惯,毕竟买不起太贵重的钻石。这样一想,或许都会开朗起来。
而滑道终点显然已经绕到了山的另一侧,从此处走回山门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要经过三个隧道。索性一向懒散的我没有贪图小便宜,何况好心的售票员看我们抱着孩子还给打折优惠了许多。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沿途的三个隧道居然没有灯,地上还有淹过脚面的积水。而更有趣的就是这价格,司机也不知道是哪位领导制定的,5.3公里的路程和去一趟太原150多公里,是一样的。
返回的途中,我还看到仍在修建的码头。再度让我想起不久前刚去过的八泉峡,那里确实山美水美。我觉得石膏山再加把力,待修建完工的那天,也会是一个高级的景区。但同时我也有点困惑,倘若将来所有的山里,都是索道、滑道、漂流、溶洞,那么是不是真的没必要大费周章到别的山里看风景了?毕竟,山里究竟长满了油松还是红杉,对一个外行而言区别不大。反正山里的空气,确实比城市里的好!
回到车里天色已黑,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可惜国道上没有路灯,尤其走过高速口之后,我被对面驶来的大灯,几乎晃成了失明。躺在床上的那刻,我还在感激这一路上,如同盲人过河时,没有被石头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