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查看话题 >伦敦生活之低物欲体验报告
出身五线城市的我,从小物质生活并不算宽裕,更没有接受过任何称得上科学正面的金钱观教育,因此,被伴随少女时期发育的虚荣心驱使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工作N年后,都过着赤贫如洗但消费欲强劲的日子,比如:
月薪两千的时候,买件500的衣服觉得可以负担;
月薪五千的时候,买套1000的护肤品认为理所当然。
月薪一万的时候,买个3000的包沾沾自喜表扬自己还挺节俭。
此外,日常出行能打车绝不公交地铁,周末聚众吃喝买单也绝不手软。
就这样一边辛辛苦苦打着工,为社会生产消费资料,一边自己又兢兢业业的等价消费掉(等价是因为幸好对奢侈品没啥执念),维护了社会的守恒稳定运转,尽责了一个好公民的本分,结果存款从来不见长。
然而两年前结束了苦逼的职场生活,随家属迁居到国际时尚大都会,宇宙级消费殿堂——伦敦,竟然由此开启了人生中的低碳期,买买买的断舍离。
首先,高昂的物价成本,决定了出行必须低碳。打车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刚搬来时地铁票价就已经让人分分钟想回国。而关于吃喝,除了贵,各种见仁见智的餐厅风味会让你领悟,解决饮食问题最明智的行为是每天自己做饭,不管水平高下。
其次,因为不需要再上班,穿着方面购买频率下降了很多,品牌也以舒适为主(说的就是优衣库)。而且英国频繁的妖风天和随地可见的石板路,裙子和高跟鞋基本上也不想考虑了。
再者,关于护肤化妆,由于气候干燥,今年春天换季过敏得厉害,意外发现9镑一支的优色林湿疹面霜效果惊人。恢复后尝试入了它家的充盈系列旅行装,依然满意得不得了!20镑的日晚霜小样差不多已经用了快两个月,性价比之强大,使用体验之优秀,好过以前用的任何品牌,估计不会再换。
其它——
发型护理:不需要特别考虑,反正出门风一吹大家都回到解放前。原则上只需改善脱发问题,开支不大。
日常娱乐:逛馆逛园大部分不用花钱,偶尔看展看戏,花销和国内泡一次吧差不多,更何苦还精神享受一流。
旅游度假:目前都在欧洲和英国境内出游,5-7天不等,机票有多便宜就不说了。住宿当地中档Airbnb为主。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能让你心甘情愿的享受低物质欲望生活,很大程度上并不一定和自身经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人文氛围的自由度,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成熟包容的社会价值观,这些才是潜移默化影响并改变消费心态的关键。而在我们国内关于这点,目前选项还过于单一。
不过无论怎样,尝试逃离消费主义营造的幻象,学会更聪明的生活,在任何地方,也许都是比升职加薪和拥有华服豪车更有意义的人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