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看人物传记,学习历史知识。
这次看的一本英语原文书籍,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在她86岁高龄去世之后,她的肖像两次被印刷到美国邮票上,一次浇筑为美元硬币。
她一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苏珊 B 安东尼,出生于1820年,死于1906年。
她毕生的事业就是争取女性平等权利。
她从20多岁就开始推动的项目,她自称为不可能失败的项目,就是推动立法修正案,让美国女性公民拥有选举权。
同时,她还是废除奴隶制度、争取女性同工同酬、争取女性离婚权利(当时离婚只能男性提出)、争取女性拥有自己的工资收入和财产的权利、争取女孩得到受教育的权利、争取男女同校的权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她过世之后14年,她诞辰100周年,1920年,美国宪法通过了关于美国女性公民拥有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九号)。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去巡回演讲,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成立各种社团组织等。
不惜余力的为之奋斗,一个卓越的社会活动家。
她终生未嫁。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读起来非常好玩。
她经常下乡去演讲,总是选择在冬天。
她说只有在农闲的时候,农民才能有时间听我的故事,听我的道理。
她的巡回工具是火车、马车、轮船、小船、牛车或者徒步。
条件非常艰辛。
有一次西行到洛杉矶去,路过大峡谷,她也乘机游览一下,在给朋友的新建中表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她85岁的生日庆祝上,罗斯福总统发来贺信。
她说我不需要贺信,我只需要总统去和参众两院说说关于修正案的事情。
她一直希望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接受女性学生,做到男女同校学习。
坚持不断的推动。
到1891年,学校开出的条件是20万美元的赞助才能招收女生学生。因为需要进行校舍等改造。
可是安东尼筹集不到那么多的钱。
到1898年,学校降低了门槛,说10万就可以了。
到1890年,学校说给5万吧。
安东尼开始到工厂、商店、挨家挨户的募捐。最后筹集到4.8万元,剩下的2000元是安东尼用自己的人身保险来抵押。
安东尼当时已经是70岁的高龄,筹集好资金后她就生病了,等病好了,她让家人送她去学校的操场上,她就是要亲眼看看男女生一起读书的场面。
她绝对是一个执着的人。
她在争取妇女权利的过程中,一直都在自己筹集资金,或者用自己的钱去演讲,办报纸(后来破产卖出)。
在她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她并没有受到政府的阻扰,她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教育民众。发动群众上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
我在看书的时候,总是在想,那个年代,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我奶奶出生在1889年,清朝。
我小时候,大约10岁左右,我会给奶奶用热水泡脚,然后给她剪脚趾甲。
她有一双半大的脚,就是裹足没有完全裹好,脚还是给弄的变形了。
我每次都小心翼翼的把她的小指头从压变形的地方摸出来,给她护理。
我问奶奶,裹脚痛吗? 奶奶说当然痛了。
当时因为奶奶的妈妈已经去世,奶奶就到处跑,躲起来不给家人裹她的脚,而且奶奶的父亲是教会的老师,比较开明,也就放过了她。
奶奶在父亲工作的教会学习读书,她会英文呢。
后来嫁人之后,在家相夫教子。
30岁不到,我爷爷就去世了。
后来我父亲说,其实奶奶那个时候可以去教会学校用教书工作来养活他们兄妹4个,但是奶奶还是选择了在家里,守着爷爷留下了一个小楼,靠收房租和帮别人缝缝补补,生活的非常艰苦。
我父亲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对奶奶当年的选择颇有微词,他认为如果奶奶出去工作,他们兄妹几个的生活会好一些,不用为了学费要去求大家庭中的其他亲戚的施舍。
放到大环境中看,我奶奶算那个时代的知识女性,她还是不愿意出去工作。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社会的变迁,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这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我们从小就知道男女平等。
特别是我们家,我妈妈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虽然我们都知道爸爸希望有个儿子,我们的理解是家里人品种不够齐全而已。
我妈妈是真的半边天,她挣的工资和我爸爸几乎一样多。
她善良、温柔、知书达理。
我父母特别恩爱,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教育了我,女人与男人是一样可以拥有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这是我的原生家庭给我的养分。
是我的幸运。
从安东尼想到了我的奶奶、妈妈和我自己。
感恩,今天的平等。
只是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努力的奋斗过,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