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政建设集团先进人物文案
漫步汉街,仰望中北路上那座美丽的云中桥,霓虹闪烁,仿佛城市跳动的脉搏。驱车驶过二环线珞狮路高架桥、穿过武汉经济开发区芳草路南段桥、通过东湖高新区的九龙大桥,在车流的轰鸣声下,仿佛社会飞奔向前的脚步声。
“是什么造就了这伟大的城市?”
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城市经济大动脉,是屹立于山河,横亘于阡陌的桥与路,更是“不畏艰难、精诚团结、踏实肯干、自主创新、薪火相传”以打造精品桥梁为目标的桥梁建设者。在桥梁建设者里,有一位倔强的姑娘,用10年时光让这座城市里的桥和路,见证自己的成长与荣耀。
她就是桥梁公司技质部部长——##。
从2006年加入公司至今,十余年的时间里,她先后担任了二环线珞狮路高架桥项目、光谷三路跨线桥工程、九龙大桥等重点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从最初面对过亿元产值项目时的如履薄冰到如今的驾轻就熟。高云明白,这靠的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和年岁的增长,而是每次面对项目时,全力以赴的勇气,迎难而上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的配合。
2015年10月21日,连接光谷生物城和未来科技城的九龙大桥竣工通车。然而,这座主塔外观酷似斜伸网球拍的“未来之门”,在树立之初,却让桥梁公司犯起了难——独塔高66.1米、重875吨。若按传统工艺,需在外环旁搭塔吊在半空中进行焊接组装,不仅成本高、不精准,而且安全隐患大。
如何让钢塔与桥面支架精准地安全拼接成功?这个问题在##的心里不断盘桓。经过反复的设想和论证,高云与同事们锁定了“竖转”施工法。相比传统施工工艺,“竖转”法施工,既不影响桥下绕城高速公路通行,工期也可缩短4个月。可是该方案过于大胆,怎样才能获得认可?她知道只有数据和实验结果才是最好的论据,她白天盯着炎炎烈日调查道路沿线交通状况,晚上在机器轰鸣的项目现场办公室内,建模型、列数据,经过十多天昼夜不停歇的奋战,数百页的PPT展示成功折服专家领导,在中南地区首创的竖转法施工方案顺利通过。
为了保证方案的精准实施,##丝毫不敢松懈,她带领团队制定精细化施工方案,将“精、准、细、严”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成功将九龙大桥打造成为未来科技城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十年间,公司承接的项目各不相同又各具挑战,经验与技术,在岁月里不断传承,不断积累沉淀、不断更新迭代。如何让新进大学生员工快速成长,独当一面是公司的技质部部长的责任和义务。面对挑战,她苛求于己,深入南湖大桥、新河桥、香溪大桥等在建重点项目现场讲述技术施工难点重点,第一时间解决建设问题。正是这份言传身教的付出,桥梁公司科技成果再创新高,她也成为80、90后新员工口中最亲切的“高姐”、“高工”。
十年踪迹十年心,##一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汉子,用十年的时间领会、践行、传承桥梁精神。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她将不断努力,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竖起一座座让桥梁人引以为豪的丰碑。
——武汉创意工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