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翻译】日版《黑狐狸》译后记
文 和尔桃子 译 苏牧之
狄公案系列第三册译本终得面市,感慨万千。在此,对信任我的诸位读者、在台前幕后不遗余力支持我的山本节子女士(《黑狐狸》第一版译者)、高罗佩先生的遗属,福原义春、小松原威二位先生,以及早川书房和编辑川村均先生表示衷心地感谢。
说实话,在“让译者痛不欲生”的作品中,本书也属于相当棘手的那一类,因为涉及了太多日本读者不了解的陌生事物。有鉴于此,我计划利用译后记做一些补充说明。
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都可以见到像《圣经》的启示录一样预言未来的作品,而这类作品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多。
道教有河图洛书,佛教有授记*,在日本广为人知的《法华经》即属于后者。我想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宗教经典,都可称作授记吧。(日语版中将“谶纬秘箓簿”译为“授记”——译者)
关于文人诸相,原作者已在后记中言及,我在此对官职名称做一些补充说明。
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后被朝廷录用是文人的存在前提和主流选择。其中最令人艳羡的官职当数国子监祭酒与辅佐各部首脑的职位,如郎中等。前者相当于现代的文部科学大臣兼东京大学校长。而在这些职位中,负责起草敕令诏书的中书舍人作为宰相的后备军,是文人们梦寐以求的职位。
如想进一步了解唐代官制和科举考试,推荐阅读《唐朝的行政机构和官僚》(砺波护 中公文库)一书。
乐谱是本书的重要破案线索之一。
说起乐谱,诸位马上会想到五线谱吧,不过,其实东方也有自己的记谱法。
中国使用的是利用略字记录的文字乐谱。并且,乐器不同,记法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一些乐谱和乐器、音乐漂洋过海一起传到了我国,经改良后形成了雅乐等邦乐的记谱法。《幽兰谱》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琴谱,藏于奈良正仓院。而通过论文将该琴谱介绍给世人的,正是本书的原作者高罗佩先生。
这也是我将本书女主角“Yoo-Lan”译成“幽兰”而非“玉兰”的原因。我想以此向他致敬。至于幽兰的原型鱼玄机,森鸥外写过一篇同名短篇小说,大家务必亲自阅读一番。
下面来谈谈凶器。
杀人凶器“规”(compass),不是罗盘,是一种木匠工具,在我国被称为“bunmawashi”(就是圆规的古称——译者)。他与组成“规矩”这个词的“矩”一样,都是规范建筑参数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与现代制图用的圆规相同,顶端附带尖锐的金属,通过把它扎进木材来使用。
东西方都有不少关于狐狸的传说。西方的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其中的巅峰当数中世纪的寓言《列那狐的故事》*。列那狐用尽花招欺骗伊桑格兰狼,在它身上完全看不到东方狐狸身上那种惹人怜爱、讲义气的特点,更别提有什么神秘气息了。
东方的狐狸有善有恶。不过,即使是邪恶的狐狸也与列那狐截然不同。举例来说,善良的有据传是阴阳师安倍晴明之母的葛叶*以及唐代传奇小说中的狐妻,邪恶的则有妲己的原形——九尾妖狐,她最后变成了那须*的杀生石*。在日本,直到最近还能听到有人得了歇斯底里症,这病正是书中出现过的“狐狸附身”现象。在日本,狐狸作为狐仙和稻荷神*等民间信仰早已为民众所熟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形象还进入了佛教。在佛教中它成了空行母*,在中世纪日本被密宗的一派所供奉。据说后醍醐天皇尤其喜欢修习她的名为饭纲的法术*。
文中的古诗如果译成汉诗的形式会让人难以理解,所以全部译成了字数齐整的日文诗句。
第十章晚宴上的“佳期重会”(即“喜重逢” ——译者)一诗,我先是根据英语原文作了汉诗,然后再将它译成了现代日语。前半部分化用了李贺的诗*。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他继承了李唐宗室的高贵血统,但个性狷介,为世所不容,在感伤失意中英年早逝。这首诗歌极尽绚烂华丽之能事,字里行间又隐含着无花植物的不吉利色彩,与宴会气氛很是相合。
后半部分则是取自朝鲜的盘索里*名作《春香传》*。这本书主题也是妓女同才子的坎坷恋情,但却是大团圆结局。岩波文库出过日语译本。
本书还颇为少见地写了与狄公年齿相近的同僚往来的情形。
为人轻率、不务正业的罗宽充(罗宽冲、罗贯中),初次登场是在《中国铜钟案》(松平庵子译 可在Gutenberg 21有偿下载),本书的21页及23页中也提到了此件案子。之后,在《红阁子》开头,他把事情往路过的狄公身上一推就匆忙逃跑了,这行径宛如一只狡猾的狐狸。果然一向脾气好的狄公这次也难免不介意,忍不住在本书21页讥讽了几句,可惜又被他轻描淡写地反击了回去。罗县令的信条是“工作生活两不误”,恐怕来现代当一个上班族也能过得很惬意,此君就是这样的妙人一个。到此诸位可能认为他是一个损友,不过狄公可不这么认为。在蒲阳县令任内,罗县令作为“知县组合”中一员,可是为狄公增添了不少乐趣,各位读者也今后一定要厚爱他哦。
在本书中,从罗县令说“狄年兄,你对作诗不感兴趣吧?”开始,狄公的诗才遭到屡次贬低。出于私心,我想为他做些辩护,于是发现了历史上的狄公留下了不少好诗,每首都体现了他高雅的人格。所以就借用一首他的诗作,为本文作结吧。
归省* 狄仁杰
几度天涯望白云,今朝归省见双亲。
春秋虽富朱颜在,岁月无凭白发新。
美味调羹呈玉筍,佳肴入馔脍冰鳞。
人生百行无如孝,此志拳拳慕古人。
注释:
授记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成佛的预记。
《列那狐的故事》(Le Roman de Renard)
12-13世纪盛行于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的韵文故事。关于歌颂武功和骑士道的滑稽故事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
葛叶
大名鼎鼎的阴阳师安倍晴明之母,《葛叶物语》中记载了化身为美女的白色妖狐和晴明之父相遇,又在生下晴明六年之后不辞而别的凄美故事。
那须
那须位于那须群山的主峰——至今仍在喷出火山烟云的茶臼岳山脚下。夏季气候凉爽,春季日本杜鹃花盛开,秋季红叶似火,自然景观十分优美。
杀生石
玉藻前受鸟羽天皇宠幸,他引诱天皇不理朝政,又得了怪病倒卧床榻,大臣们开始怀疑她,请安倍泰成暗中对她进行调查,证实千年九尾妖狐所化。最后被晴明擒杀,但其野心和执念仍以“杀生石”的形态保留在那须野,时时刻刻等待着报复时机的到来。
杀生石是一种毒石,不论是昆虫还是飞鸟,一旦接触到这种石头便很快就会死亡。据科学家解释这种毒石多在火山口附近,由于被火山喷出的亚硫酸和硫化氢气体浸熏,从而有了毒性。而一些寺庙就把它搬去,当做神物安放。
稻荷神
日本神话中的谷物和食物神,主管丰收。传说他有时以男人形态出现,有时以女人形态出现,甚至会变化成蜘蛛等其他形态。他有两个随从,白色的狐和狸猫。日本旅游著名景点,千本鸟居就是供奉他的神社之一。
空行母
梵音译为“荼吉尼”(DAKINI),日语为“荼吉尼天”,意为在空中行走之人。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故名。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女神。
饭纲之法
就是古代山人的咒术。 一般认为饭纲之法就是忍术的原点。
李贺的诗歌
找到了一首可能搭边的《将进酒》,不过还是感觉不太对,容我再找找,墨雨姐也可以想一下自己是不是看到过更贴切的。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盘索里
朝鲜曲艺的主要艺种是“盘索里”,出现于18世纪。20世纪初,随朝鲜族的迁入而传入我国。“盘索里”一词是朝鲜语的直译音,意思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演唱的歌。
《春香传》
《春香传》是最早产生于十四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是朝鲜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在韩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主角在宴席上写过一首讽刺贪官污吏花天酒地的诗歌: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归省
此诗在中文网站几乎搜不到,日文网站上倒是一大堆结果。有日本网友提到《全唐诗》里没有这首诗,疑其非狄仁杰的作品。不过,日本有多本诗集都将此诗作为狄公的作品予以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