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不要相信耸人听闻的经济学家
欢迎来到阿诚的《成长的维特》系列专栏。这是《成长的维特》的第11篇文章。
阿诚按:经济学是什么。很多人觉得是一些绕人的公式、复杂的图表。但这些都这是经济学工具,不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一种思考,是对世界的资源、财富应该以何种方式运转能够更造福人类,让我们人类生活的更好的思考。只要是思考,就必然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摇摆。当思考符合真理,经济学能造福人类;当思考处在谬论中,经济学也能将人类拉入深渊。即便这种思考的初衷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悲观的预言
生活在18世纪末的西方人,抬头看周围的世界,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激情的革命者已经把路易十六送进了断头台,自由平等战胜了封建腐朽;继承自文艺复兴的理性已经在这个时代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牛顿的万有引力,将人类的认知从匍匐的动物第一次上升到全知者的高度。所有人都坚信人类将进入自伊甸园以来最宁静、最富有的时代。不过,当所有人对未来表现出一种惊人的乐观时,“令人扫兴的人”出现了。他打破了人类这一乌托邦的美梦,将人类带入了惶恐和不安中。
他就是马尔萨斯。一位18世纪的英国牧师,也是一名经济学家。他厌恶地面对周遭这一群迷醉的狂欢者,冷静而残酷地预言道:“这个时代,饥荒将要来临。人类将吃光一切,直至每一丝残渣。”他预言,人口将会以爆炸般的速度膨胀和蔓延,但食物的供给却慢如蜗牛。他认定人口增长是指数的,每多生一个孩子,在未来,就会多一个家庭。一个村子只要15年,人口就可以翻一倍。但是,土地是不会增长的,从土地里长出的谷物增长也是有限。终有一天,我们人口会超出地球粮食能供给的数量。人类生存成为了问题。这时候,一切能够消减人口的行为都会被人类使用出来。发动战争、种族灭绝、瘟疫投放,永远不要高估一个吃不饱肚子的人的道德素质。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不幸,请现在就做预防——控制人口出生率。
人类的愚昧
控制人口出生率,这个寻常的观点却透着残酷。它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没有任何抗议的机会就被剥夺生命(堕胎|强制or自愿),这已经大大触碰了基督教反对堕胎的传统。马尔萨斯理应是十恶不赦。但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铁石心肠之人,后世的凯恩斯就为他辩护:“马尔萨斯是以对真理的热爱和独居慧眼的公益之心得出的结论。”的确,按照马尔萨斯的预言,人类的数量大大超出粮食供给的极限,那时候所有人都将陷入不幸。
但这只是预言。人类的数量确实会超出粮食供给的极限吗?距马尔萨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如果按照预言,人口是按照指数级别增长,那现在地球上的人应该挤得要站在外太空。如果粮食的增长是缓慢的。那为何现在,美国1%的农业人口,不仅仅养活了全国三亿人口,还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显而易见,马尔萨斯的预言被现实击破得体无完肤。
他预言失败的原因既有生而为人的局限,也有他科学方法上的鲁莽。生而为人,他无法透过未来的迷雾发现时代的趋势。他不知道,人口变迁是有趋势的。在前工业时代,医疗弱后、暴力活动肆虐,人类平均寿命不足40,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高死亡率的状态。这时候,为了风险规避,家庭倾向于多生孩子以抵消无后的后果。后来,在工业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状态变好,工人和农民有了更多的钱用于支付必要的饮食和医疗。人们的健康状态开始变得良好。这降低了过去的高死亡率。此时,社会就处在一个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状态,人口数量开始迅速上升。而马尔萨斯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正好看到了社会人口开始大爆发。但是他并不知道随着城市化的加剧,生活成本的上升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让孩子的早夭率迅速下降,自然,人们也就不再倾向于多生孩子。此时,社会人口的出生率将会迅速降低,人口趋势将会稳定在一个低出生、低死亡的稳定状态。原先,马尔萨斯对人口指数级暴涨的担忧将不会出现。
如果说,没能预料到未来的趋势,是人类必有的局限,马尔萨斯也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他在经济学结论论证的方法的粗忽,就显得那么拙劣。如果再考虑由于此理论而牺牲的惨重代价的话,甚至可以说是不能原谅的。他对人口数字上升原因的分析太粗糙,且过于简化和概括。他也没有构建复杂的分析模型,只是满足于从简单数字背后发现一个自认为的“普遍真理”,之后再将此真理应用到现实世界中。但不幸的是,他总是发现最差的那个真理。讽刺的是,这种分析方法也是他一直批判的。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陈述道:“目前,在政治经济学家之间普遍存在的错误和差异首要原因在于他们急于尝试以简单化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而不是通过参考广泛和综合的事例来充分验证其真理和效用。”真是一个妄人。
妄人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从其道德层面讲,无疑是一个悲天悯人,符合基督教义要求的牧师。但作为历史上第一位政治经济学家,他无疑是拙劣的。他给人最大的教训是,他过于自信于他从过去数据得出的结论。他未能适当的谦虚其理论是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前提条件的。而这种自信造成的后果是,个别政治家和有威望的学者认同其理论,并使之成为治国政策,因而造成伦理和人权的极大悲剧。这一点,马尔萨斯的莽撞无疑是要负责的。
有的时候,一个怀揣着拯救世界、悲悯世人的圣徒对世界造成的伤害,远远比那些怀揣恶意,但有自知之明的恶棍要大得多。尤其是,这个圣徒还是一名经济学家的时候,其理论可以被政府采用,他的不自知的悲观论调将会是社会大多人的苦难。所以,即便成为一个“平庸”的乐观派经济学者,也不要成为一个惊世骇俗的悲观派经济学者。因为社会将为此理论付出的代价,你担不起,即便是你的初衷是好的。
好了,以上就是《成长的维特》的第11篇文章,如果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收藏订阅。下一期,我们还将继续更新经济学常识的其余文章,敬请期待。也请您随时关注专栏《成长的维特》。同时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让他们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