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是唯二去电影院二刷的国产电影,对于有快播的人来说,去电影院是多余之举。在电影上,我讨厌过度阐释,但是看完《十三邀》对姜文的采访,我决定对这部电影过度阐释一把。
《邪不压正》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构成了姜文“北洋三部曲”。要我说,是构成了“复仇”三部曲,是“哈姆雷特”三部曲。《让子弹飞》是讲复仇的方法——如何复仇?答:杀人诛心。《一步之遥》讲复仇的目的——为何复仇?答:杀人诛心。《邪不压正》讲复仇的动机——怎样复仇?答:杀人。诛心。
有人问,你这不写一段废话吗?我不写废话我就写不下去。《让子弹飞》的“杀人诛心”,是麻匪张牧之杀黄四郎的人,诛黄四郎的心。《一步之遥》掉过来了,项飞田要杀马走日的人,诛马走日的心。到了《邪不压正》,诛心是要诛心,但是先杀人。
《一步之遥》开场便是“To be or not be”,是这么着呢?还是那么着?这是主观上的思考。《邪不压正》回答的就是《一步之遥》开场的这个问题。李天然根本没想“To be or not be”,他就是要为师父报仇,就是要杀人。但是,他的养父亨得勒说,不行,你要回美国去;他的领导蓝青峰说,不行,你要等待;他喜欢的人关巧红说,不行,你得做点什么。李天然只想复仇,但是在众人的“建议”下,他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
我说《邪不压正》的节奏好。开头杀人与结尾杀人绝不拖泥带水,掏枪,砰砰砰,挥刀,脑袋掉,一场大火,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电影两端的快节奏与中间的慢节奏恰好与人物性格成相符合。开始李天然是要复仇的,怒火中烧,影片节奏就像躲子弹一样快。之后他受到安排,上班,裸奔,调情,谈恋爱,干的事与复仇毫不相干,影片的节奏也随之放缓。步入高潮,节奏陡然加快,蓝青峰问:“你知道你要干什么吗?”李天然说:“我知道!”复仇展开,杀人如开头。
为什么说这样的节奏是回答“To be or not be”的问题呢?李天然想复仇,蓝青峰想下棋。蓝青峰像是《让子弹飞》里的张牧之,诛心,下一盘十年的大棋,试图不费一兵一卒,产生狗咬狗的效果。结果是棋下崩了:日本人没给蓝青峰说真话,还骗他杀了自己人亨得勒,朱潜龙也没有和根本一郎反目。一个人布再大的局,也挡不住该发生的一切,筹谋,策划,有什么用呢?国恨完不成,还好能报家仇。于是蓝青峰问李天然:“你知道自己干什么吗?”
李天然的目的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报仇。他也报仇了。现实是日本人还是进了北京城,报仇有什么用呢?过去的蓝青峰会这么问,但是现在的蓝青峰不会问了。报仇就像是从城楼摔下的唐凤仪,挡不住进城的日本军队,至少能带走一个日本兵。兵只要一个一个死,积少成多,总会呈现出巨大的改变。
所以《一步之遥》怎么回答“To be or not be”这个问题呢?既不这么着,也不那么着。行动就是了。
PS:《一步之遥》姜文拍温柔了。蓝青峰布十年大局,蓝青峰与朱潜龙有交情。如果朱潜龙弑师是蓝青峰主使的,那么李天然应该把蓝青峰杀掉才完成一个男孩转向一个男人的真正转变。可惜。存在主义者“选择——负责”是一个不错的生存方式。问题是大多数人纠结于“选择”,来不及“负责”就度过了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