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革之:肺金容平之气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浅析(附案例图片)
欢迎转载与指正,有探讨或咨询需求的朋友请加笔者好友(qq微信同号867220630)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尚书·洪范》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内经·黄帝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肺属金,金曰从革,秋谓容平,这些象征物其实都是讲肺所藏之神的性质:“分割,拆离”,还是继续引述JT叔叔在五脏与情志一文中关于肺金与情志的知识来讲解一下秋的容平、金的从革的蕴意:JT叔叔其实是配对讲的,金和木一组,水和火一组,其实有时候刚好可以用一个事物的反面来描述这个事物,也算是相反相成,肺金与风木的作用是对立的,如上文《曲直相生:肝木勾芒结构在心理治疗与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浅析》所言,既然风木有一种“把东西旋转而且勾连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互相滋长的结构的力量”,那么若人体中只有这股风木的力量,那血脉经络岂不全都要都绞在一起?所以,身体里一定还有一种力量,是克制风木的。这个克制勾芒之气的力量,就是《黄帝内经》里面说的“秋天的气(容平气)”,也就是人的肺气,是我们中国人说的金的属性。
那么金的属性究竟是什么?究竟什么叫做从革,什么叫做容平?为何金曰从革?金曰容平?中医在理解肺属金这个五行的金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它的象征符号而产生某一种误导,因为随着我们人类的那个历史跟文明的演变,想到金就想到凶器,想到凶器就想到杀人,所以就会觉得金气就是肃杀之气。想到金就想到这种兵器类的东西,当然不能说肺金之气没有肃杀之气,但是我们人体的肺在杀什么东西啊?好像也没有那么凶猛吧?所以要回到中国比较传统的对秋天的论点,或者是回到一个五行属性的金,要想象金属它到底有什么特质?金属最大的特质是什么?(提示一下:金属在化学上多表现为一种单质,单质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曰从革完整的四字来源于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文中,武王灭商,问治国大法于商三贤之箕子,记录整理为尚书之洪范篇。《尚书。洪范》讲金曰从革,可以从容平之气的论点来解释:革,是把动物的皮上的毛刮掉而做出来的东西,所谓“革土成金”,很多杂质的土,要把杂质都拔掉,泥土之中才炼得出金属。整个从革的过程,就是金的特质:拆分,把不要的东西分开,把混杂交融在一起的混合物拆分为单质。金这个属性,所谓“容平之气”,是指如果让阴跟阳纠结在一起的力量叫作木气、风气的话,有时候人体的某一种气跟某一种气在身体里打架、纠结在一起,能够把它们从混合物的状态拆分为纯净物的状态,这种拆开的力量就是金气,所以五行里说金克木,金的性质刚好可以中和木的状态。
这种把什么跟什么切分开来的力量在人体所对应的脏腑就是肺脏。人的肺是呼吸器官,人的皮肤跟肺是一体的,肺或者是皮肤它在我们人体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扮演着一种切分之界面的角色:皮肤是我们身体系统跟外界所切分的界面,肺泡是人的呼吸系统与自然界空气所切分的界面。所以肺在人体中代表金。《医贯·内经十二官·形景图说》指出:肺“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说明肺是体内与体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排浊、清血,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氧气交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肺还有一个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清的意思。也就是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及清理血液保持呼吸道洁净、通畅的特性(如通过吐痰、鼻涕等生理机能清理异物)。在呼吸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自如。这种切分清浊,把空气中的异物、病原体与氧气拆割,切分出去的功能,也是肺金容平之气的体现。
为何这种肺金所代表的切分的力量又被称为“容平”、"从革"呢?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容就是包容,从就是顺从,而革除和铲平其实都是“消灭”的意思。容平:容而平之,从革:从而革之,中医发现,用顺从的方法比叛逆更容易革除你,用包容的方法反而比排斥更能铲平你。“顺从与革除”、“包容与铲平”,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包容”和“顺从”是比叛逆对抗更厉害、更有效的一种革除,铲平的力量。
用相同的东西来消灭某个现象或者情绪。这种奥妙无比的中医哲学也可以应用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之中。用和你不同,用相反的东西来使你变强,这个叫做“句芒之气”。然后,用相同的东西来消灭你,这个叫做“从革之力”。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来访者在咨询里不停跟我我说他心里头觉得很苦啊,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很自卑,自我感觉很不良好。那我假如跟他讲说:“我跟你讲,其实你是很好的。”他就会说:“可是我……”我再继续:“不要可是了,你要建立自我价值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这样我看似给他很多鼓励,反而会激发他那种潜意识里自卑的心跟我辩论,你越用正能量去压制他的心理阴影,他的心理阴影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越用相反的——“你不要这样想、不要这样想”,他反而会这样想变得更厉害了。这就是用相反的东西把它变得更强(句芒气)。这是用一种相互对立的辩论说教结构将辩论的双方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执着的纠葛勾芒之气的结构。你越是跟他对抗,越是跟他的信念打辩论战,他的信念反而变得越坚定。这是人的身心特质决定的。
那什么叫“从革之力”或者说“容平之气”呢?会带小孩子的妈妈其实最懂,比如一个小朋友,你带他经过玩具店的橱窗,他看到玩具在那边(傻看),你就让他在那慢慢看,然后看完了,回家吧?哦,好的。就回家了(静静的让他看个够这种气魄就叫做容平气)。但如果你一看到他停在玩具橱窗口就开始下意识的说教:“宝宝,家里已经有一样的玩具了喔,我们不要浪费买一样的喔。”他反而会说:“妈妈、妈妈,我就要这个。”你说:“啊!不可以!家里已经有一样的了”他往往就会开始打滚:“不管!不管!我就要这个!”,喔,这就陷入勾芒结构了。所以要教育小孩子,千万不可以用说教,因为用了说教,他的问题就会变更强。容平气,就是这样一种用包容,接纳,随顺的方法进行消灭的气魄。(至于要如何超越对抗,辩论这种勾芒结构的方法,文章的末尾我会举我的一个咨询案例演示,用的是佛家随顺的技术)
收回来继续讲肺金,古代典籍里,金神叫“蓐收”,像是秋天把谷物收藏起来一样,金气在人体,把生命能量凝聚在体内,这是秋的另一面:主收,主降。金、魄的性质,固然是凝聚、沉降的,但它的这种性质是来自于它能把东西分开的力量;水火交织成木,当木头烧尽了能量都给出去了,物质归物质,能量归能量,阴阳又区分开了,用节气作为象征物的话,就是春夏秋冬中的秋,秋高气爽,天高地远清清爽爽,再没有什么好纠缠。用气候做象征符号的话,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中的燥,干干的什么都没有。以人生作象征,就是死亡,灵魂和这个世界拜拜了。如上所述:肝木是一种生发、扩散;肺金是一种凝聚、收敛。古人选象征物还真是很有水平,春和秋的确有这样的调性。金秋十月,叶子归大地,枝桠归天空;尘归尘,土归土;能量归能量,物质归物质。如一杯水,静下来,杂质纷纷落下,澄澈立现。实在是一个可以好好沉淀的季节。所以中医理念中,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中医认为魂为阳为木,魄为阴为金,金的属性在人的个性上面呢,就称之为一个人的魄力。
按照jt叔叔讲的基本定义: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如果我们把它丢出来、用在身体之外的,叫作魂,比如说上班工作,花力气去做工作的那一份能量,就叫作“魂”;如果不丢出去、留在身体里的,把它收在身体里、等死了以后再用的,叫作“魄”,大概是这样。留在身体里不动用的能量结晶,叫作“魄”;像云气一样,发出去用来具象化什么事物的能量,叫作“魂”。
像是秋天把谷物收藏起来一样,金气在人体,把生命能量凝聚在体内,这是秋的另一面:主收,主降。一个人如果陷在魂的能量里,一直要跟外界有所互动的话,他多少回跟外面的世界有一些摩擦、纠结、执着、看不开。如果我们让肝的魂的力量(句芒气)一直发动的话,人跟这个世界关系好像太复杂了。相反,肺的魄力(容平气)就是让人看得开的力量,这是正面的。所谓有魄力的人,就是对外在的纠结,纠葛看得比较淡,做事情不那么计较得失的人。这样的人,就比较能够不去顾虑一些有的没的,可以爽快地进行一件事。没有魄力的人,不止伤容平气,也伤勾芒气。因为勾芒气没有分位的观念,什么都要管;容平气是强调分位的,归我的,我就收好,不归我的,就拿开。于是,容平气会带给我们一种隐隐的提醒:我死的那一天,到底什么才跟我一起走?是我创的事业吗?是我买的房子吗?都不是,你走的时候会跟你一起归天的东西,它会认得很清楚。所以这个力量就可以克制一个人的肝木过于发达,肝火过于旺盛。
肝因太积极而生病;肺因太消极而生病。消极,作用在肺称之为悲伤或沮丧;作用在大肠称之为无奈。所以,JT叔叔在文中讲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炼好自己的肺脏,在很多事情想不开、放不开、跟别人纠缠不清、情绪上有纠结的时候,要调动我们的魄力,能放手就放手。
那么,肺金这种容而平之,从而革之,清而洁之,肃而降之的调性如何应用在心理咨询临床治疗之中呢?很简单,容其忧悲则悲忧自平,从其情志革以为金养其魄力即可,以临床咨询案例略举如下。
下附具体应用的咨询案例:以认知调整疗法,为身陷公司高层人事斗争,被顶头上司各种穿小鞋找麻烦的美女中层管理化解其对自己的委屈情绪,哭泣行为的不接纳。通过方便知见波罗蜜调整其对自尊心与哭泣的认知,讲解性别优势与舆论结构帮助其在职场中保护自己。疏导悲伤,将委屈心调整为保护,感恩的心,化解其对丈夫的潜意识埋怨促进家庭和美教案。



本个案案主因为原生家庭与婚姻工作中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尊严的保护,个人工作能力的执着非常强。在上下级人际关系中经常遭受到到无法控制的恐惧折磨,同时对于愤怒,忧虑,悲伤等情绪觉得非常之羞耻、非常之压抑,所以平时的恐惧愤怒忧悲情绪都积压在身体里,已经躯体化呈现为焦虑恐惧症,抑郁倾向以及器质性的病痛。之前一个半月的咨询,咨询师花了很大的精力以容平之气纳受案主,分别逐步化解其恐惧心结以实其肾,化解其焦虑心、怨恨心结以实其心阳,泄其肝火。(这些咨询较为复杂,同时有涉及到隐私所以不能做成教案公开)当咨询师用一个半月的时候帮案主化解掉无法控制的恐惧感与伴生的焦虑、怨恨心后,次要的压抑情绪“悲伤”开始冒出来了。当案主将自己的悲伤和哭泣视为一种麻烦和耻辱,向咨询师求助试图消灭自己的悲伤和哭泣的时候,咨询师非但没有去帮助案主消灭其悲伤和哭泣,反而用搞笑的理由劝导案主尽情的悲伤、哭泣。当咨询师用与案主个人境遇相关的现实利益引导案主建立对悲伤、哭泣符合社会实际的、正面的认知后,案主压抑的悲伤情绪与羞耻心反而非常迅速的消融了,忧悲之心自然而然转化为面对复杂工作环境的魄力。这种用引导案主认识悲伤与哭泣的积极作用反而迅速消融掉悲伤与哭泣的疗法,所调用的正是肺金“容而平之”、“从而革之”的力量。(这个阶段的治疗不涉案主隐私,且比较简单,故做成教案分享)
咨询师的认知疗法迅速发挥作用的原因并不在于其关于哭泣的搞笑理论真的多么有道理,关键在于这种认知引导暗合中医以肺金容平之气为基础的内在情志转换。肺金在志为忧,(悲)忧伤肺,在声为哭,在变为咳。对于这种悲忧的情绪,先疏通案主心结,引导其接纳自己的悲伤和哭泣(心理学讲的接纳其实就是容平的容),后以方便善巧振奋心阳之喜以平之,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其忧悲之情自然转为肃降攻伐的魄力,案主得以魄力,自然不再畏惧复杂的工作环境啦。
更深一层说开去,其实人的情志模式里本就有一种很健康的身心两层面的自我清理、与负面情绪能量拆分切割的模式,那就是“哭泣”。为何说哭泣是一种身心两层面兼备的自我清理呢?关键在于嚎啕大哭之下那种纯粹的悲伤,这种纯粹的悲伤是肺金的力量在被调用,其实质内蕴是一场非常彻底的拆分,将自己的身心能量凝聚内敛回自身,与造成我们悲伤的种种悲惨彻底拆分开来。尽情哭泣是一种非常庄严的告别仪式,帮助我们与过去的种种悲惨来一场彻底的告别。纯粹的悲伤与尽情的哭泣是一种完结悲剧的力量。在这种拆分与告别中,负面情绪自然排除或化解,人的心境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人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悲伤,甚至普遍抵触悲伤。越是感到难过,越是喜欢强颜欢笑,给别人一种“一切都很好”的印象,但当人压抑抵触悲伤时,这些悲伤并没有消失化解。甚至恰恰相反,你越想压抑和抵触自己的悲伤,这些悲伤反而会沉淀在心灵的更深处,持续对你的身心发挥消极的影响。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机制。许多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清理心结时都会发现,这种尽情的哭泣是帮助来访者告别过去种种悲惨的必经之路。若想帮助来访者从这种与负面情绪缠绵不尽的纠葛中拆离出来,必须要借助真切而纯粹的悲伤,借助这种尽情痛哭的拆分的力量与负面情绪告别。当陷入这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时,必然会泪如泉涌,但这些泪水将会洗净我们与过去悲惨的纠葛挂碍,帮助我们将身心从过去的悲惨中拆离出来。若拒绝这种肃清作用的悲伤和哭泣,实际上是也是拒绝了自己的自救本能,将巨大的心理能量都花在了压抑自我,与自己的自救本能较劲上(这种较劲和压抑反而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勾芒结构吞噬人非常多的心理能量)。
当咨询师能帮来访者破除掉这种压抑的勾芒结构,协助来访者顺应这种肺金的清肃之力,彻底的放手,以大魄力不再去和过去的悲惨纠缠较劲(不再继续勾芒)。做到这一点时,来访者的心理能量就获得了解放,它们以前被投注到那些悲惨的过往和负面情绪上。但现在,这些能量得以被拆分割离出来,回到来访者身上转化为魄力。
欢迎转载与指正,有探讨或咨询需求的朋友请加笔者好友(qq微信同号867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