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最冷门的博物馆
查看话题 >中国太监博物馆作死之旅(2014年8月)
由于我最近在人生中首次相亲时嘴瓢,跟一个初次见面的男性讲述了我在七夕节那天跟好基友去探访太监博物馆结果被吓尿的光辉事迹,导致该海归博士哥哥跟我吃完饭后一去不复返(后来据介绍人说他表示“刚回国暂时不想考虑恋爱结婚这件事”)。我的小伙伴们闻听此事后纷纷发来贺电,并且对中国太监博物馆大感兴趣,所以我还是写篇游记来回应一下,省得我一遍遍讲。虽然有点晚,四年了,但是这个地方至今仍然是我去过的最可怕的景点,没有之一。

(坑爹的相亲过程:相亲记:不好意思,我才是那个奇葩)
因为年代久远,而且去那种地方也不敢拍照,所以就没有照片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度娘,但是我建议各位不要手欠。当时回来写了个手帐,也找不到了,我就凭印象写个大概吧。
那是2014年的七夕,我正处于换工作的间隙,人生谷底,每天陷在深深的怀疑与自我怀疑当中。我这人有一毛病,每当怀疑人生的时候我就想去看坟。正好当时我基友从美帝放暑假回来,但是其男友没有一起回来,所以七夕没人陪。于是我们两个寂(xian)寞(de)孤(dan)独(teng)的女人,不知道怎么合计的,决定在七夕那天去中国太监博物馆——全是我的主意,跟我基友没有关系,她只是被我拉进了火坑。
中国宦官博物馆,也就是田义墓,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80号,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墓主田义,号渭川,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九岁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皇帝见其办事恭谨,练达老成,赐其蟒衣玉带,以示嘉奖。万历十一年,南京盗贼四起,民不聊生。万历皇帝派田义到南京,委以南京守备之职,缉拿盗贼。田义在南京六年,忠实执行旨意并完成了任务,回京后,田义先后掌司苑局,巾帽局,司礼监印,同时兼掌酒,醋,麦局印,并御赐上方剑,许在禁地乘马。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恩遇。万历三十三年,72岁高龄的田义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因病去世,万历皇帝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安排安葬事宜。
田义墓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到了清代,此墓已废弃,无人管理。有一僧人至此,对墓园景物十分钟爱,恐其遭贪利奸徒破坏,于是奏请康熙皇帝批准,在墓园东邻建“慈祥庵”一座,称为“东曲”,并将田义墓作为“西曲”归入庵中。又由于庵前有一巨大的石香炉,“石香炉庵”便由此得名。慈祥庵有殿宇两进,三楹,内供观世音像,两侧为禅堂,有一小门与田义墓相通。 目前殿宇就是“中国太监博物馆”的展室了。
中国太监博物馆里,还有那具当年从石景山出土的神秘的龙袍干尸,据说叫黄拙吾的。 这是北京唯一的干尸,于2006年在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场意外挖掘出土。这具干尸的奇特之处在于,他的外套是清代一品官员的朝服,里面穿着一套上下两截的皇帝的礼服,上衣下裳,并且陪葬还另外有一件龙袍。 但“龙袍干尸”下葬棺的棺头上所载为:“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中宪大夫”相当于四品文官,官服应该绣有鸳鸯补子。但干尸外面穿的补服上绣的却是麒麟的图案,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各种矛盾之处让干尸身份成谜,民间多有猜测,有人说这是明代朱三太子,有人说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有人说是失踪的顺治帝,还有人说是多尔衮……
(以上三段来自百度百科)
好了,再说我们两个孤独寂寞的女人。那天上午,我先去国社面了个试,瞎填了一通考卷,然后与我基友在地铁站汇合,把一号线往西坐到了底,下来还要换公交车(忘了是哪一路了)。到了手机地图指示的站,我俩下了车,公交车绝尘而去。我们环顾四周才发现,这个站一副荒山野岭的画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有我们两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马路边上。
我们往地图指示方向走了两步,看见路边插着一根白幡,白幡几步远有一帮人,皆着丧服,围成一个圈在烧什么东西,虽然此时已近正午,但我俩还是吓出了一身白毛汗,目不斜视地匆匆走过了这群人,一边祈祷别被什么东西跟上了。
拐进模式口“大街”——其实只是一条破落的小路,人烟稀少,两边的商铺乱七八糟,歪歪扭扭,而且——有一段路两边都是寿衣纸钱店。我俩开始觉得有点不对了,但是一想,来都来了,又一想,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红日高悬,阳气正盛,谅它什么妖魔鬼怪也不敢出来。于是我们一咬牙一跺脚,继续前进,走了好长一段路,终于看到了入口,一块石头上刻着三个字“田义墓”。
门票8块,售票员姐姐仿佛很惊讶会有人来,而且还是两个姑娘。我觉得这位售票员姐姐也挺不容易的。
园区主要两大部分,一个是田义及其他太监的墓,另一个就是太监博物馆。园里空空荡荡,非常安静,活人除了售票员,就只有我和我基友了。太监博物馆在售票处旁边的小院子里,一排平房,我们瞟了一眼,黑乎乎的没开灯,想到黄拙吾,我俩都有点怂,决定先去看墓,毕竟大白天的,说不定待会儿还会有人来的。
于是我俩一路高歌猛进,路过华表石门石像生什么的,终于到了主墓区。墓区荒草萋萋,草长得比我还高,五座墓掩映在杂草丛中,半圆形排开,田义墓在正中间,最高,两边各有两座小一些的墓,墓碑惨白,四下寂静,只有虫鸣啾啾,鬼气森森。恰是正午,8月的烈日当空,我俩紧紧抓着彼此的手,汗流浃背,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我觉得我是吓的,因为我后背直发凉。站了一小会儿,光看墓碑就瘆得慌。然而,还有个大boss等着我们:地宫。
顺道插一句,北京的古墓可以下地宫的只有三处,明十三陵,丰台的大葆台汉墓,和这个田义墓。
田义墓是被盗过的,地宫基本上是空的。入口是地面上一个洞,洞口嗖嗖冒凉气。一段台阶通向幽冥,台阶旁边还贴着一张纸,上写四个大字:随手关灯。
原来因为人少,地宫的灯还要下去自己开,上来自己关。
我们两个女的就紧紧拉着手,屏息凝神,站在阴气森森的洞口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下不下去?
“下吧,来都来了,不能到这时候了还怂啊。”我基友说。
“底下没有人地上也没有人,我们被关在里面了怎么办?”我说。
我们站在洞口,探头探脑,犹豫不决,我遍体生寒,汗珠滚滚而下。
“……内啥,里面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对吧?”
“要不下次我们多找几个人,特别是有男生的时候再来?”
“我觉得成。”
于是我们两个怂货就扭头去了太监博物馆。长舒一口气。
博物馆只一排平房,灯光昏黄,依然只有我们两个活人。
墙上挂满了黑白的老照片,各种奇形怪状的太监,诡异的笑容,扭曲的身体。有一个小型的阉割现场模型,几个人围在一起,其中一个举着刀。一侧展柜里铺着黄绸子,躺着黄拙吾。
黄拙吾其实不可怕,就是一具土黄色的骷髅。
可怕的是那一排专业阉割刀具,虽然已经近百年,但还是看得出刀刃锋利,闪着寒光。虽然我是女性,也觉得双腿间凉飕飕的。“没带男生来真是可惜啊,”我说。
于是中国太监博物馆之旅到此结束了。我俩走出景区大门,长舒一口气,我觉得全身发软,衣服都湿透了,感觉像是从黄泉下上来。
然后我俩决定去500米开外的法海寺,法海寺有保存完好的精美的壁画。一路都还沉浸在幽冥的氛围里,看周围的行人都觉得诡异,像鬼。
法海寺人也不多,非常安静。我俩一口气爬上去,呼吸到了新鲜空气,看看绿树山川,方才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情绪。
逛完法海寺,从模式口大街的另一头出去,两边逐渐繁华起来,直到在路口看到大学舍友的高中母校,我俩才彻底放松下来:啊,人间!
我俩坚定地表示再也不作死了。
虽然三个月后我就自己又作了一次。
顺便说一句,法海寺的壁画非常值得一看,不远处还有中国冰川博物馆,里面有一个庞大的史前冰川遗址,十分震撼,有兴趣者可以把这三个地方一起看了。
最后一句发自肺腑的忠告:多找几个人去。
补充阅读(内有你们想看的图):
博物馆奇妙夜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