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由”的这一年,最大的收获
在七月份“自由身份”满一年的时候,就想过,要不要写个总结回归下。可惜当时有很多事情处在一个混沌期,对于当下,对于自己,产生了一些怀疑。
自由身份时,很容易自我怀疑。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来自收入的不稳定。从决定开始自由身份起,就在发愁收入的问题。存款有限,给予的安全感更有限。
那段时间很羡慕几个厦门的朋友,不管再怎么折腾,起码不用被房子的问题所累。曾经有人问我,既然你是在家做事就好,为何不回老家去。他以为回了老家,没了房子等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会轻松些。
我见过在家做事的画手朋友,时间被家人割得很碎,自己的空间被压缩得可怜。她经常跑到我这边喘气,她的家人对她所做的事情理解有限,经常质疑她。如果我回家,我想我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生活成本是选择独自生活必须承担的,对于收入稳定的上班族而言,这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于收入起伏的“自由身份”而言,便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你需要不停地找活儿,还得在找来的活儿里挑活儿。
都已经灌上“自由”的名号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还是要有的。再说了,真不是什么活儿都能干,挑自己想干的才会干得好。毕竟,和以前在团队里工作不同了,你现在是单打独斗。不要因为钱,去做你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一味地朝钱看,可能会带来麻烦。身边不缺这样的真实案例,自己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
反正,直到现在,收入问题依旧悬在我头顶的石头,提醒着我珍惜和谨慎对待每一个工作机会。但它不该成为困住我脚步的绳索。
这是最近才想明白的。因为,发现自己再次陷入了舒适区。我在恐惧“改变”这件事。惧怕改变时,可能意味着你已经待在习惯区和舒适区了。改变习惯很难,放弃舒适感很难。对未知的恐惧,让你不敢改变。但最后越害怕改变,动荡也来得越狠和越快。
我害怕目前的平衡被打破,尽管这个平衡也是岌岌可危的。但是人天生就会趋利避害,比起前方的未知,当下的稳定让人更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人没办法放开手脚。
原本的“自由”,变成了“不自由”。看着好像挺不可思议的,但其实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只有相对自由。
选择“自由身份”,你需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我的代价是对收入状况的不安全感,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需要克制对多余物质的欲望。时常也要狗腿地讨好给活儿的大爷们。
但是收获也是相应的,我可以多出很多时间,来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我摆脱了朝九晚五,天知道我多讨厌挤公交和地铁。
在这一年里,我完成了四篇小说,合计53万多字。还有一篇正在写,已经超过十万字。还有各种短篇、散文,小诗歌,给品牌方写的软文之类的,合起来应该也超过十万字了。
钱没挣多少,但是几乎每天都没停笔,一直在写。我不是天资聪颖的人,在写东西这件事情上,今年才有突然开了窍的感觉,终于进入到有意识的写作阶段。
这种“有意识”,不单单是指“我决定要写什么”的有意识,而是“我知道我在写什么”的有意识。这个是量变引起的,如果没有之前这几十万字的积累,大概到现在,我还是在盲目地写着东西,就像在大海里游泳,分不清东南西北。
也开始了“有意识”的阅读,不再是过去那种沉浸快感似的阅读。当然,这种“有意识”的阅读目前来说,还很浅薄。还有更多值得精深的空间。
反正对于像我这样不太聪明的人而言,勤奋和坚持才是唯一真理。认准了就去做,行动永远比想,更踏实。
这种因为热爱产生的安全感才是真的安全感,它带来的平衡感是稳定的,不会让我乱了阵脚,更不会捆住我的腿脚。因为心中有这个底儿,任何外界的动荡与改变,都不足以为惧。并且,它让我更有勇气,敢于主动出击。
所谓“自由”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便是——
我比以前,多了份清醒的勇敢。

另一些别的收获
1. 自律使人自由,这句话绝对不是鸡汤。一个人的队伍更加需要自律。
2. 不要停止学习,不只是学习你想学的东西,而是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吸收你能吸收到的东西。
3. 保持健康的作息与饮食,坚持运动。
4. 保证有质量的社交。
5. 遇到困难,解决比逃避更有用。
6. 学会独处和孤独。

最后,嗯,希望买彩票能中五百万,不,一百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