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圆点女王——草间弥生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这些标签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先锋艺术家——草间弥生。

传奇而又励志的一生
这位红头发的怪婆婆,终其一生,为了追求艺术,追求自我的解放和救赎。世人批评为日本坏品味的代表人物,朋友以为她为了上位出名不择手段而渐渐远离她,家人更是因为她的“荒诞”行径而与她断绝关系。
但是她说:“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有才华。我一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艺术上,并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间弥生的作品上。”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家庭,而这个小女孩阴郁而安静,没有一丝笑容。母亲将家族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却对女儿的精神疾病一无所知,并缺乏对她的关注。母亲毁掉草间弥生的画布,罚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经常把她关起来。“每天打我,还踢我屁股”,强烈的恐怖感让草间弥生的精神接近崩溃。
童年的记忆虽不尽美好,却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创造力。草间弥生不但“发明”了那些张牙舞爪的类似花卉的植物,还把它们做得越来越庞大。花和植物成为草间弥生创作的主题,并已经在洛杉矶展出了“午夜怒放之花”系列,正是因为她对童年的回忆。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旧书店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帮助下,她写信给乔志亚·欧姬芙寻求帮助。“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你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女画家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1957年,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离开之前,母亲给了草间弥生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不要踏入家门。临走时,她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表达对母亲的愤怒。
在日后的小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中,草间弥生通过描写一名日本女孩在纽约的遭遇展现了自己的早年经历:孤独潦倒,身无分文,仍然不打算回日本;她夹着自己的画在城市中的画廊间穿梭;由于不懂英语,这个小个子、相貌并不出众的东方女人卖掉一张作品都异常困难;在租住的公寓里,她半夜会被冻醒,一直画画到天亮;在街边的垃圾篮中拾起鱼头和丢弃的烂菜叶,并用这些材料熬一碗热汤。
后来的她有多牛?在前不久的纽约大型秋拍上,草间弥生12件作品全被买走,并且都都达到了拍前估价。其中作品《White No. 28》,拍出了710万美元的价格。2015巴塞尔艺术展,她的两件新作卖出价格均在30万美元以上。纵观近十年,她的市场总拍卖价值从2004年的93万多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3545万美元。据统计,在日本,年轻人穿着的服饰中,带有圆点图案的服饰约占30%左右。40年前,亚洲女子草间弥生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影响力堪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匹敌。
她的作品「无限镜屋」,每人的观看时间只有 45 秒,因为在门外还有 16 万人在排队。
当今流行乐造诣已达峰值的天后 Adele,也在 45 秒内抓紧来了张侧颜照:

新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儿,被誉为「美国第一千金」的伊万卡・特朗普,在自己 Instagram 社交账号上贴的与草间作品合照,分分钟收获了 14 万个赞。

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中国艺术家无人入选。日本有4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本博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80岁的“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2016年,明仁天皇授予草间弥生日本文化勋章,这也意味着草间弥生一跃成为日本国宝级的大艺术家。

年轻的她是离经叛道的“异类”
1964年,草间弥生组织了名为“千船会”的展览,她把阴茎模样的软雕塑塞进船里,摆满了整个房间,房间的周围都是这些作品的图片,那些突出的阴茎从墙壁上的印刷品中得到回应,所有人都觉得淹没其中了。

即便是在举办轰动一时的“千船会”展览之后,草间弥生还是不被纽约主流艺术圈所认可,甚至总是在财务上深陷困境。1967年,当得知无法获得预期的展出机会之后,她开始自己演出,草间弥生的标志性圆点蔓延到千奇百怪的物体表面之后,又铺到了现场行为表演的裸体之上。
“在华尔街的纽约证交所旁,四个裸女正随着鼓手敲出来的节奏扭动着,而草间弥生在她的律师陪同下,正向她们裸露的身体上喷着蓝色的波尔卡圆点。警察迅速驱散了他们。”


1968年,草间弥生疯狂组织“人体炸裂”的系列裸体集会后,迅速成为美国媒体追逐的对象。她化着浓妆,披着长发,穿着自己改制的怪异服装,依傍“自由女神”像,或在中央公园的“仙女爱丽丝”雕像处恣意地表演,人潮从四面涌来。每个观众需要付2 美元“门票”。
借此行为艺术,草间弥生获得不菲的收入。1969年,在纽约MOMA的一次展出之后,这个日本女人成为《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其头版图片的副标题却是“但这是艺术吗?”。

1966年,草间弥生“非法”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她未经同意就带着作品《那克索斯的花园》(Narcissus Garden) 出现在绿园中央的意大利馆前面,1500个金色镜球( 内部是塑胶制) 构成的装置,醒目突出,她本人穿着金色和服端坐其中。并立牌告示:一个金球价格2美元,强调艺术品可以像热狗一样叫卖。在被双年展组委会请出去之后,她穿着猩红色的紧身衣摊开双臂躺在镜球中间,风头超过所有参展艺术家。
现在的她是精神疗养院的艺术工作者
1977 年,精神疾病恶化的草间弥生自愿住进了东京的精神病院,但每天仍然坚持创作 8 小时以上。
白天,她到附近的工作室“上班”,晚上又回到疗养院。她极少外出,也很少会见客人,不逛百货商店,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南瓜是草间弥生后期的经典创作,这幅「蓝色南瓜」拍卖估价达 1752600(知道你数不清,这是 175 万)人民币。
老太太手中的一个南瓜,比你家房子的首付还贵。

而她在日本直岛放置的另一个波点南瓜雕塑,已成为艺术狂热份子的朝圣点。
蜂拥的年轻人们挤不下,跳到海里也要和这颗南瓜合照:

“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窥知了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她从此寄居这面墙上,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蔡康永的一篇名为《自愿住进精神疗养院的艺术家草间弥生》博文中这样比喻道。
而为了支持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尊重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镜设计工作室特别推出草间弥生系列帆布包和T恤,仅此献给那些虽然内向少言,但是却无比勇敢的普通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