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
“小确丧”: 背对美景,面对虚空,四十五度角,灿烂微笑
“行易知难”?
大众文化的滋养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而90年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
高晓松曾在自己的脱口秀中回忆,90年代初他在北京电影学院听戴锦华讲课,讲到80年代的电影,戴锦华评价“大师最后的年代一去不返”,并在讲台前失声痛哭。
而在新版《隐形书写》的前言中,戴锦华回忆起20世纪末端,这么评价,“此间,横陈着历史的裂谷、时间的暗箱和情感的潜流。此间,世界地图重绘,世界格局重组,冷战陡然间终结,我们突然坠入了‘无主的时间’与‘无主的空间’之中。不同于两极争霸的历史和一极统摄的担忧,世界坠入了一段逐鹿环球的历史时段之中。此间,中国经历着蜕变、震荡与重启,在凝滞的时段之后,迸发而出的热望、欲念、骤刹、急转,同样如同某种咒语般令我,也许是我们,在错愕、痛楚与张皇间定身而茫然四顾。”
”那是一次思想和生命的偶遇与逆袭“
“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是越来越强大的学院化和学科化,但我不想被卷走,我觉得,一个人文学者应该是社会的观察者和文化的实践者,不应该是单纯为学院而生产的人。”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
一个坚守情怀的人文学者在如今有怎样的期盼?戴锦华回答:“我们一边面临着人文学的危机,一边是人文学的机会。这是一个人类面临文明重新选择的大时代,我们在召唤人文学的想象力,这可能是社会解毒剂,同时也是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
网络第一次提供了此前的文化媒介所不具备的互动性,推动形成了趣缘社会,以共同趣味为主导,大众社会迅速裂解为无数彼此隔绝的社群。我是伴随着对网络文化的关注和观察,开始逐渐意识到“大众”的概念越来越复杂,正非常明确地经历着解体和碎裂过程。
我现在可能会称它们为“流行文化”。同时,每一次都要界定:在哪里流行?在何种群体中流行?
可以说,自恋正是这一时代最大的流行和症候。我经常开玩笑地说,我们在任何地方——风光景点、甚至原本用来展示的美术馆空间看到自拍者——背对美景、面对虚空,四十五度角,凝视自己,灿烂微笑。不再是相看两不厌,不再是去观看、去注视。如果用精神分析的说法,眼睛是欲望的器官,我们曾经将欲望投向世界与他人,如今却只朝向自己,一切都成了映衬自我的镜中风景,这已是普遍的城市中产者的文化心态。
另一方面,因为数码新媒体,人类开始被海量信息和影像包围,任何事件都有其第一时间的目击者;但同时,每一个人获取的又只是全景图某一部分,某一块碎片。今天,除了大数据持有者,没有人能说自己穷尽了某一事件的全部资料。这无疑强化了文化镜城式处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确信自己是见证人,但事实上,我们持有的可能只是镜中之镜像的某一角碎片。
在我的认知中,镜子必然意味着镜框,意味着限定,意味着观看被切割过的世界图景,同时,镜城意味相向而立的镜子的彼此映照,那可能是关于真实的黑洞,也可能是幻象的幻象。镜城这个概念在今天也许是某种更为结构化的文化事实。
这份宅生存的独立和自足本身也可能显影了某种个人主义绝境。毕竟,西方思想史上的个人主义,是在人类社会性的前提下讨论个体与自我的确认,个人主义的两面始终是特立独行与社会连接。而今天的“宅生存”,我们似乎可以成为了遗世独立的个人,人们甚至丧失了去寻找和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的愿望驱力。与此同时,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的事实丝毫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享有这份自由和独立,却似乎无需讨论我们正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去做影视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讲座时,三四线城市青年听众给出的反应,和在北上广大城市青年的反应几乎没有很大的区别。我以为,网络时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跨越了地域,地域的沟渠远不如代际或阶级的沟渠来的普遍、深广。
“小时代”的流行不是单纯的IP、青少年文化或粉丝文化,它应和了我们对自己时代的想象。我们好像有一个相当强大的共识:终于置身一个“小时代”。“小时代”最高的幸福标准就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它是相对于20世纪的大时代,所谓大时代,就是金戈铁马、血雨腥风,每个人都被迫面临抉择,而这个抉择往往没有多少自主性。但是,“小时代”负载的是一种祈盼,看看自己身边,有谁真的岁月静好了?社会正处于普遍的焦虑和失落中,这也是“丧文化”的流行的谜底。
我认为“小时代”是一种误判,基于三个基本的参数。首先,我们所有人都被裹挟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当中,这在整体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第二,这一轮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生态,却没有改变现代主义逻辑自身,而现代主义逻辑已然造就了难以逆转的全球行为,即能源问题和生态灾难。这两种情形的相遇,势必造成大时代。我相信,我们正身处一个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 第三个参数是中国崛起。我不是因为身处中国而谈中国崛起——我每一次海外旅行,尤其是在欧美,都能强烈感受到,中国崛起在海外比在中国更真切地为人们所关注的事实,各种各样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中国崛起”“中国威胁”“中国道路”“中国可能”。这令每一个当代中国人身历着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