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私募巨头黑石创始人的人生7堂课
#所见略同、殊途同归#【91岁私募巨头创始人彼得·彼得森的人生7堂课】
第1堂课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
第3堂课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第4堂课结合个人需要 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第5堂课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6堂课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 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第7堂课选择长远利益
《黑石的选择》作者:彼得·彼得森
91岁私募巨头创始人彼得·彼得森的人生7堂课
来源 | 湛庐文化
(本文发表已获原创方授权)

导读
从贫穷的希腊移民之子,到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长、雷曼兄弟公司一把手,又在59岁联合创立了黑石集团,并推动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万美元的投资机构成为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的私募巨头,彼得森经历了颇为传奇的一生。
“‘美国梦’并不只属于美国。它是一种机会,一种通过自我激发、不受人为限制的进取心和才能来塑造生活的机会——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机会。”彼得森如此描述自己一路向前的动力。在《黑石的选择》一书的最后,彼得森回首人生,总结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7堂课,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人生中的“聪明的投资者”。
2011年这本书的初版简体中文版已绝版,二手书价格更是炒到150元以上,且一书难求!2018年,湛庐重做精装纪念版《黑石的选择》,最大程度还原彼得森带给我们的财富、人生启迪。今天把这7堂课的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大的世界。

本文摘自《黑石的选择》
作者:彼得·彼得森
我曾开玩笑地说,大多数自传最形象的书名都应该是《向我看齐》,但这个书名不适用于这本书。不过人们经常问及我的事业,有商业上的,也有公共政策方面的,似乎我的经历中蕴涵着某些宝贵的经验。
在商业方面,很多人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年仅三四十的我就能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谋得要职,比如广告业、制造业以及金融领域,我是如何做到的?也许大家还有一个隐藏未说出的问题: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在公共政策领域,如果说我所热爱的公共事务是我的第二事业的话,我还经常被问到,我是如何在不怠慢原有事业的同时投入这第二份事业的?

彼得·彼得森
我的第一个答案(并非我胡诌)就是,我的某些成功是因为走狗屎运。我确实有过不少很好的运气。但是编辑觉得这个回答太敷衍了事了。他说,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有诸多高级职位寻我而来。而且我没有回答,在机会接踵而至的时候(不管它们如何到来,为何到来)应该如何回应?对我而言,坦慕尼协会有名的老板乔治·华盛顿·普拉克特的回答很精辟:“我看到了我的机遇,我便抓住了它们。”
为了避免令这个部分渐变成职业生涯咨询,让我多说一句。我们的兴趣、爱好、能力、资源、优势以及劣势,都各不相同,所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至少对我来说,这个标准是没有的。我强调我从未给自己规划过什么长期职业路线,无疑,我也不可能为你规划一条。我能帮助你的就是,当你读到这些主题或指导原则的时候,把它们当作连接我各类事业的纽带,然后问自己:哪些在我身上适用?哪些和我的兴趣、能力、激情挂得上钩?
第1堂课
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也许我学到的第1堂课是: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集中关注这份工作是否能让你利用优点,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零售业的那份,体现的就是我的相对劣势,所以惨败。在那之后,我学会拒绝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不管它多么诱人。最后,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我的优势。亚当·斯密的学生将牢记他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适用的至理真言: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发现这句话对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样适用。
第2堂课
思想上不能懒惰
当我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付诸实践后,我学到了重要的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在广告业,不是被叫作天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要思考:广告是什么,广告可以是什么,广告应该是什么。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我两个领域的事业中,我发现我自己不仅仅被一些微观的问题所吸引,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好的具体的事物,还有很多宏观的问题能够激起我的兴趣,即一些抽象的问题。我喜欢细小而又宏大,具体而又抽象。
第3堂课
最重要的是投入,
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我不满于仅仅知道我所知道的,或者我以为我所知道的。我想要去记录它们、谈论它们,甚至向他人传播它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热诚、投入。他们不仅改造着我的思维,还扩展了我的思维。于是,在我写作稿件、草拟演讲稿或别的讲座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思考和记录好点子是不够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这就是第3堂课: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这就意味着尝试改进或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并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各种机构工作,或者建立各种机构。这些机构极大地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帮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识的人。我致力于公民权利、财政责任、代际公平、国会行为规范、慈善机构改革、长期的以个人绩效为基础的奖励制度。
所以,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发现不时会有人为我预备着某个董事会的职位,不管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组织;或者为我的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因为在上述这些领域中,他们曾经和我并肩作战。而且,他们显然信任我的观察和决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 世纪80 年代的两党联合预算上诉委员会,我和5位财政部长以及数百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一起呼吁政府内部财政职责的实现。

图片来源:unsplash
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业余活动也能成为我事业的功臣。这堂课的一个要点是:别因为它能助你一臂之力才参与这些活动。我的参与源自我的兴趣。兴趣有了,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
第4堂课
结合个人需要
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当一些不能挣钱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时(这种事经常接踵而至),我得做出艰难的选择。我应该将机会全揽下,揽下大部分,还是选择其中几个?当我想法活跃,对感兴趣的事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时候,我知道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也就是做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所以,我最终只选择其中的一二。我的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激情。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直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时常会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网而被某个知名机构的董事会席位所吸引,但如果这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我会拒绝。
因为我对某些领域的事情特别有激情,而且愿意花很多时间在上面,我不仅会十分乐意在这些机构的事务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愿意参与它的管理和它的筹资活动(这点很重要)。
再一次地,我有意外的收获。偶尔,我会被邀请担任主席一职,该职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筹钱,而这个任务反过来又帮助我和更多美国政、商界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不好的意外之事不胜枚举,但是我渐渐明白了,仍有不少好的意外之事。我在一个领域的努力(比如加强财政职责)会使其他领域的工作受益,比如为自己公司赢得更多的业务或者结交一群新的朋友。
第5堂课
忠于自己的原则、
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接下来的第5堂课尤为重要。它关乎我们的人生之路应该如何去走。父母让我知道,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多么重要。正因他们的教导,我才敢于对不值得我付出的人说“不”。虽然这几个“不”明显会带来一些短期损失,但是一般情况下,长期收益最终会出现。

图片来源:unsplash
我希望我能说我一直能恪守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两次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次是在麻省理工,我盗用了罗伊·科恩的论文。我的借口很蹩脚:我感叹这个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乡村男孩终于能拥抱纽约赋予的新社交生活,并且我还狡辩说我其实没有“真正”抄袭他的论文,因为我还另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我曾发誓不仅要对他人诚实,而且要对自己诚实。这次我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且十分惨痛。
另一次是在雷曼兄弟,我长期默默容忍了几个合作人的一些不该被容忍的行为,因为我顾及的是“和平相处”、维护短期利益。
在这两个事件中,都存在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可以避免一些短期痛苦,但它们都以牺牲一些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相反,在我坚守誓言、恪守原则的时候,即使当下不好受,长期利益却可能获得满足。我此生的经历无一例外地印证了这一点。
第6堂课
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
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天啊!在这个方面,我的经历基本上都是没找到平衡点的负面教材。我经历过两次离婚,因为我除了工作和成就什么都不看重。
某些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将放慢速度。拿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首席执行官意味着丧失更多的收入。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琼和孩子们以及我的朋友和各种公共事务活动上。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图片来源:unsplash
无论我们做何种具体的调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都是:如果没有深思熟虑,不会自我剖析或者不知道轻重缓急,在必要时就不会取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衡的生活得之不易。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对你来说,平衡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以及在制造不平衡的生活上花了多少时间?你愿意为了平衡的生活改变或放弃什么?
第7堂课
选择长远利益
第7堂课的内容是职业生涯建议。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诱惑。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事先对未来雇主做全面的考察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还可以避免很多风险。如果我在进雷曼之前也做了这样的工作,那我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加入它。
在考虑担任某高级职务前所做的全方位考察工作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这家企业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这里的政治氛围是否浓厚?这种政治意味存在于哪些方面,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除了高层外,你是否还和同级的员工交流过,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员工们对你的加入有什么看法?这个企业执行官的调换率是高是低,如果很高,原因何在?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稳定?该企业是否有其他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未处理完?
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我的选择都是——长远利益。
图书概要

这本书是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彼得·彼得森亲笔写作,坦诚公开横跨商界、政界、非政府组织的传奇人生,被“股神”巴菲特盛赞,巴曙松等诚意推荐。
多年来,无论是在金融方面还是在公共政策方面,彼得森在世界舞台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他仍旧是当年那个在父亲的咖啡厅里负责找零钱的内布拉斯加男孩。他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他在书中以坦诚的态度对自己的商业史和人生经历展开了叙述,乐趣丛生,让人耳目一新。
========
“黑石之父”彼得•彼得森:我的成功来自于“狗屎运”
彼得•彼得森
曾担任尼克松总统助理,美国商务部部长,“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他从一个希腊移民,拿着200美金到麻省理工上学闯世界,先后领导了雷曼兄弟、创建黑石,退休时成为亿万现金富翁,而且活跃于美国政界,是个传奇人物。
抄袭论文被麻省理工学院勒令退学
1926 年6 月,彼得森出生在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科尔尼小镇的一个希腊移民家庭,他的父母在小镇上开了一家24 小时餐厅。小时候,彼得森经常在父亲的餐厅里打工:做餐厅收银员。读高中时,因为近视,彼得森没有被拉去服兵役。高中毕业后,成绩优良的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但遗憾的是,只上了不到一年,他就因抄袭他人论文而被勒令退学。但彼得森并没有就此放弃。1945年,他又考入美国西北大学。这一次,他吸取了在麻省理工的教训,并成功地从西北大学毕业。
27岁任全球4A广告公司副总裁
在他27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全球4A广告公司麦肯,并在取得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 学位之后,成为了该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之后彼得森担任过广告公司主管,并在电影设备制造商贝尔.霍韦尔公司一路平步青云,做到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受尼克松邀请 出任总统助理
美国大富豪约翰.D.洛克菲勒是彼得森生命中的一位贵人,也是他的伯乐。1969 年,彼得森接受洛克菲勒和美国前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的邀请,出任一家私营慈善基金会的董事长。正是在这家基金会期间,他有机会对当时美国的外交、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他的才干也被充分挖掘并在华盛顿获得认可。
1971 年,他接受尼克松的邀请,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被称为“尼克松政府经济领域的基辛格”,1972 年2 月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经历了“水门事件”后,彼得森对政坛心生倦意,1973 年,彼得森辞去商务部长。
开始投资银行家生涯
离开华盛顿后,彼得森选择了华尔街。当时,没有任何金融界的职业经历的彼得森,凭借他在华盛顿政坛的广泛人脉和之前的企业高管经历,赢得了去华尔街投行的机会。那时,包括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和雷曼兄弟等大型投行,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彼得森选择了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出任副董事长,开始了他的投资银行家生涯。
此后5年,雷曼兄弟公司收入和利润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到了1983年,雷曼兄弟公司已拥有资本2.5亿美元,是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和历史最长的合伙企业。所谓盛极而衰,就在1983年,雷曼兄弟公司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彼得森不愿与公司第二把手格拉克斯曼兄弟阋于墙,主动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然而格拉克斯曼夺权后不到9个月,由于经营不善,雷曼兄弟公司便被美国运通公司收编,这家百年老店到1994年上市后才东山再起。
创办黑石集团
1985 年,59 岁的彼得森和小他近21 岁的施瓦茨曼各出资20 万美元,在纽约公园大道租了一个小办公室,创办了黑石集团。黑石的名字来自两位创始人,Schwarzman在德语的意思是黑色,Peter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石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黑石集团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之一,并发展成强大的金融服务王国,横跨商业银行、私募基金、不动产、避险基金和公司债券等业务。
2007年,黑石完成了IPO,总共募集资金达76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并在亚特兰大、波士顿、芝加哥、达拉斯、洛杉矶、旧金山、伦敦、巴黎、孟买、香港、北京、上海和东京等地设有办事处。
美国纽交所的数据显示,黑石集团过去5年年均利润超过10亿美元,2006年一年盈利就高达22.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71%。如果以该盈利计算,黑石集团每位员工为公司赚了295万美元,是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9倍,黑石成为华尔街最能赚钱的公司。日前黑石上市了,是私募股权基金中将主体公司上市的第一家。
黑石在中国
金融危机后黑石集团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逐步加快了投资速度。为进入中国市场,黑石力邀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加入黑石。梁锦松走马上任后就为黑石募资30亿美元,并且采用了“走上层路线”的策略,便于拓展中国市场。因此,不同于凯雷等对手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黑石的中国之旅比较顺利,这也印证了黑石的投资智慧。黑石在中国的投资包括蓝星集团、寿光物流园等,成功退出的项目收益情况也较令人满意。2008年,黑石集团购入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的物业,价格为10亿元,总面积为4.2万平方米。在持有该物业的三年时间内,黑石集团将其出租率提高至90%。2011年9月,黑石集团将所持有的Channel195%的股权出售给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价格为14.6亿元人民币。
成功来自于“狗屎运”
2008 年底,彼得森退休。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捐赠10 亿元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彼得森的成功,有必然性有偶然性,有个性有共性。他将之归功于“狗屎运”。彼得森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总结了5点:1、选择自己热爱的领域;2、努力做有价值的事,改变值得改变的;3、精神上不懒惰,多思考公司、行业和国家经济的未来;4、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会自己,坚持道德底线;5、彻底弄清楚一份工作的情况和要求后再去承诺和做 。
黑石集团
Blackstone Group 黑石集团
成立时间:1985年成立
总部地址:纽约
专注领域:旅游、酒店、化工、汽车、国防、消费品以及医药等
管理规模:约1250亿美元
彼得•彼得森大事年表
1942年,就读于科尼中学。
1943年春天,以年级(有180人)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朗费罗高级中学。
1943年末,收到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通知书。
1944年秋,因抄袭罗伊康论文被麻省理工学院开除。
1944年秋-1945年秋, 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的采购部做采购工作。
1945年秋,西北大学校方批准了我的入学申请。
1946年,受邀出任年刊《教学大纲》的广告经理。
1947年,联合组织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生时事音乐剧瓦阿姆表演(Waa-Mu show)。
1947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自西北大学毕业,取得零售学学位证书,前往西部。
1947年8月至12月,就职于"罗伯特兄弟"百货公司玩具部及采购部。
1948年夏天,与克丽丝•克林吉尔(Kris Krengel)举行婚礼。
1948年至1953年,就职于芝加哥的小型市场调查公司"Market Facts" ,1953年当上公司副总裁。
1950年,同克丽丝•克林吉尔离婚,自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毕业,取得MBA学位。
1951年,乔治•弗莱(George Fry)的一通电话让我第一次踏入艾森豪威尔的阵营。
1953年7月,我和萨莉•洪伯根(Sally Hornbogen)在她位于马凯特(Marquette)的家中结了婚。
1953年,加入麦肯埃里克森(McCann Erickson)广告公司,任芝加哥分部的市场部经理,1954年升任公司副总裁。
1954年,第一个孩子,儿子约翰出生。
1956年,第二个孩子,儿子吉姆出生。
1958年,离开麦肯爱里克森广告公司,加入电影设备制造商贝灵巧任第二执行副总裁。
1958年12月,第三个孩子,儿子大卫诞生。
1961年,任贝灵巧公司总裁。
1964年12月21日,第4个孩子,女儿霍莉出生。
1963-1971年,贝灵巧公司董事长兼CEO。
1969年,第5个孩子迈克尔出生;应洛克菲勒邀请管理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一支私营慈善基金。
1971年,尼克松政府总统的国际经济事务助理和新国际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
1972年,担任美国商务部长。
1973年7月-1977年,雷曼兄弟副董事长兼CEO。
1977-1984年,在雷曼兄弟与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Kuhn Loeb)合并后的新公司Lehman Brothers, Kuhn, Loeb, Inc.担任董事长兼CEO。
1985年,接替大卫•洛克菲勒,任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一职。
1985-2008年,黑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2008年,黑石集团资深董事长。
责任编辑:
恰若初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苦尽柑来遇见你 폭싹 속았수다 (2025)When Life Gives You :林尚春 我在回家路上的公交车上,看见疲惫的人们用手机看电视剧时露出笑容。我想,我应该写一部能让人们感到快乐的电视剧 (1人喜欢)
- Childhoods of exceptional people: 人类群星的童年教育,天生异类非富即贵名师出高徒,或,天生异类贫贱不移自强不息自学成才 (1人喜欢)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李银河推荐的女性主义奠基作品):女性主义的核心是女人自己拥有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独立的女性主义如空中楼阁,如同穷人的孩子缺乏开心智的机会、缺乏搞艺术的机会 (1人喜欢)
- 如何看待美国国会对deepseek提出的“美中人工智能脱钩法案”?人生从来都是如此赤裸裸,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祖国妈妈把人民保护的太好了,根本不知道人生真相血淋淋,不然世界太残酷怎么会安心做牛马呢?
- 王家卫繁花内核是张爱玲:半生缘,半封信,世钧和曼桢,爱情和人生,总是慢了一帧!他们很幸福,和你没关系!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