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邀您共赏齐白石与潘天寿笔下的蛙

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清晨鸟儿啼叫,午后可听蝉声,夜幕降临则闻蛙鸣……古代的文人雅客中,不惜笔墨直抒喜爱蛙声的,大有人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里的一种令人怡然自乐的意境,五洲邀您共赏齐白石与潘天寿笔下的蛙。
▄▄▄

《约客》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绝句》
宋 ·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

《幽居初夏》
宋 ·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和沈石田落花诗》
明 · 唐寅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
█

齐白石(1864年——1957年)。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等。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得到塾师胡沁园和陈少蕃的赏识,教他读书作画,使他文化、艺术能力有所发展。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
█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

《马家山》
宋 · 车瑾
山头红日生,山下蚁蛙争。
朝市谁能问,烟云我自耕。
胡麻调紫蕨,黄独煮香秔。
无意随园绮,逃名更得名。
▄▄▄

眼中
金 · 元好问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 · 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

《谢殿撰挽词二首其一》
宋 · 释宝昙
盛德真无愧,吾生亦有涯。
千金故人寿,两部习池蛙。
磊落思前辈,交游念故家。
新阡在何许,目断莫云遮。
▄▄▄

《留山间即事》
宋 · 王炎
暂留野次倦征行,差觉山林气味清。
日酿梅酸新雨过,山连空翠淡烟横。
东皋水满起农事,南国草青回雁程。
拨置文书聊隐几,笙歌一部听蛙鸣。
▄▄▄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五洲文化center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