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念经- 20180919
三年前我来日本时写过几百篇日记,名字都叫霓虹圣经。取自一位朋友的博客名,也代表着当年我对日本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去年回国待了一阵后再回到日本,那种感觉不见了。
梦想中的国度,景点,变成了生活的日常。
在这日常的生活中充满了琐事,就像念经一样,重复,枯燥。我只能告诉自己,这也是一种修行。
现在的我时时刻刻想念着北京的一切,因为北京已经变成了诗和远方中的远方。
--
之后的日记应该依然是个人的碎碎念,还好还有豆瓣,可以收容我。
第一篇日记的主题是自我检讨&自我怀疑。
最近因为日子实在是太无聊而开始计划学习数据分析。先买了299一周的试听课,这周末一直在听课,还蛮有冲动报名完整课程的,虽然不太便宜。
要说我是想做个多么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也没有那么强的意愿。
而且进来几个月一直在面试进展中,还被猎头追着写面试对策(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加上这个课程的学习(需要通关)的压力,时间紧张到没空去健身房。
要说目前的职业道路规划,貌似提高日语or英语对现在及潜在的工作更有帮助。
然而我就是这么不知所谓的,在这个数据分析上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
所以开始自我怀疑。
之前不是网上有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并不是说这项技能不重要,而是对现状改变的推动力不大。
我大概一直是这种随心所欲的type,即使30岁了也没有变好一点。
回想大学时,我除了本专业课(高数/C++之类的)没好好学之外,每周日去上中文的辅修,平日晚上去上设计的辅修,有半个学期去蹭课日语的辅修。
最忙的时候,我在本专业课上玩电脑,在课余时间背古代汉语的单词,或者是学ps,ai,coreldraw,painter等,拿了中文的双学位和平面设计的专科学位,蹭日语课顺便替学妹签到(谁不去我就替谁)。
然后被我统统忘光。
日语也是打算来日本之后,又专门报班从头学起。
这么反思下来,我是个热爱学习各种东西,但完全三分钟热度的人啊。
我的初衷,并没有太多考量,只是觉得很向往,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也就一事无成到现在吧。
如果我能中个大奖,得到衣食无忧的钱,我就留一部分给父母,然后把想学的都统统学一遍,成为别人口中的那种,我们班有个五十多岁的人!的人。
想学的list:
英语:想要有人陪我背单词
物理:以前喜欢看F1,对空气动力学充满了崇拜
乐器:喜欢大提琴的音色,也希望能用钢琴弹出莫扎特的C调sonata No16,第545号(这个太难了)
画画:这个有点犹豫,小时候至少学过七八年,大学时也用电脑画过1年左右,感觉够了,不过有点想画水墨画
发现自己最想做的就是,不工作天天学点东西hh
可能这个flag在我退休后能一一完成
只好期待自己能尽早退休啦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