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老秦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老秦
两年前,我第一次知道秦明的名字。
有段时间,晚上需要熬夜复习,为了提神醒脑,搜遍各大网站的恐怖有声小说,短的几百集,长的有上千集,什么魑魅魍魉,狐媚画皮,基本上没有漏掉的。听到最后,播者说上三五句,我也接的出来后续剧情。听得多了,人也就挑剔了。起初,只要剧情合口,播者的声音略有瑕疵,也是能接受的,毕竟志不在此。后来,剧情和声音,二者不能齐美者,皆弃之。直到遇到了《尸语者》和《无声的证词》。
《尸语者》主要讲述的是鬼手佛心的法医秦明通过精湛的剖检技术替亡者沉冤昭雪的故事。个人觉得,这部作品,除了案件本身的扑朔迷离,以及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更吸引人的还是剧情的跌宕起伏还有其中渗透的部分专业的法医学知识。其实,法医学本身,赋之极强的专业知识,应该是晦涩难懂的,可贵的是,秦明的作品里,即使名词专业,却丝毫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一桩桩闻所未闻的离奇案件,一具具形态各异的尸体,一个个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或许除了案件本身,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性和人心的较量。善恶不过一念之间,法律能惩治人的罪刑,却量不出人心的刑法。抽丝剥茧,我们可以得到案件的真相,却难以摸透人心的浮躁和荒芜。
《无声的证词》是继《尸语者》后的第二部作品,16大重口味的案件现场,深度还原人性的丑恶,昭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性的扭曲,人心的阴霾,这任何一种罪恶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没有绝对干净的案发现场,也不会有绝对完美的犯罪高手,任何试图挑衅正义的叫嚣,都将成为一个笑话。或许,抓住罪犯从来不是主要目的,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真相,能够尽可能让潜在的犯罪嫌疑人越来越少。
2016年改编自秦明文学作品《第十一根手指》,由搜狐视频和博集天卷影业联合出品的悬疑刑侦网络剧,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剧情以法医秦明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其与法医助理李大宝、刑警大队长林涛组成的黄金三角携其他警察,屡破要案的故事。该剧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原著的纪实性和专业性,环环相扣的离奇案件,步步为营的破案过程,用紧张烧脑的剧情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不得不说,超强的视觉冲击,的确是一个亮点,因而也被众多网友贴上了“大尺度”、“重口味”、“减肥剧”等标签,抛开这些为追求逼真效果精益求精但又一闪而过的重口味画风,整体传达的还是满满的正能量,同时也很温暖。虽然高冷严肃的专业法医风是主打基点,但是并没有使整部剧显得沉闷,毕竟,其中还是夹杂着不少调皮的设定,恰到好处的耍宝给剧情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剧风活泼而不做作,比如剧中老秦的傲娇小叉腰,实在是可爱不少。另外,有些非常经典的台词,也着实增色不少。个人非常喜欢的是这句: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文明社会中一切卑鄙丑恶的东西,一旦用不到了,就会扔到下水道”。我们可以不知道一个城市的良心是怎样,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城市的良心也不过是是千千万万个生活在这城市的人一点点创造出来的,某种意义上,一个城市的良心取决于住在这城里的每个人的良心。
最近上映的另外两部改编作品,一部是《清道夫》,一部是《幸存者》。这两部作品依然延续了前两部的老秦风,刺激、烧脑,反转,极强的画面感。人物的刻画较前两部更为细腻,主线剧情更丰富。但是在忠于原著方面还是引起了不少争议。看过原作的秦迷们或许更有发言权,但至少,老秦还是那个老秦,原作读来,还是一样的发人深省。
两年后,我记得秦明,也记得他所有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