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浩克》——不是超级英雄电影,反而在反思科技与人性
哇,看两个大个打架简直爽爆了!果然这种没啥智商、但力量超大的大块头更能激发人的肾上腺素。
其实,从这部《无敌浩克》的成品来看,你很难把浩克当成一个超级英雄来看待,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拯救世界的话,反而几乎一直是一个愤怒的、危险的、甚至很有可能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的大块头。也就是说,编剧对浩克这个超英形象的塑造太过单薄,就是力气大、愤怒、难以控制,缺乏另一面的展现。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浩克的另一面是布鲁斯班纳,他是个科学家,本就该令人敬仰,而且性情温和,还对女友很温柔,因此和浩克共体的他,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所以,比起浩克,班纳倒更像是一个英雄。然而,班纳相对于一个英雄来说,也未免太弱了,而且他无心当英雄,因为整部影片的主线都在说他想摆脱这个存于体内的、难以控制的因素。换句话说,他只想做他自己!
对于浩克这样的形象,我们叫它“反英雄”反而更好。不过《无敌浩克》在美国上映的时间是2008年6月13号,那个时候的人们对“反英雄”的概念应该还不知道,也不会太接受,毕竟那时候超级英雄电影还比较稀少,人们对英雄的印象还停留在惩恶扬善的层次,对于这样一个根本不想拯救世界的大块头并不感冒。而且其光芒应该被早于它一个月(在美国是2008年5月2日)上映的《钢铁侠》所掩盖。因此,《无敌浩克》的票房是失败的,甚至在目前也是漫威所有超级英雄电影中最差的那一个(这一段是我的个人判断,不一定客观)。
本片也有漫威常用的套路,当班纳看到另一个巨人肆虐街道的时候,马上变得充满正义感了,不想再摆脱它的力量,反而渴望变成浩克和它对战。于是,浩克就这样被编剧强行变成了一个英雄。本片还有一点我认为不足,就是最后不知道班纳是否能控制住浩克的力量。班纳最后的一笑变成浩克意思是他故意变成了浩克,感觉像是控制住了,但是又觉得他的笑还是一个危险的大块头,编剧似乎没有想说明这件事。当然,编剧也可能只是想让浩克来个帅气的结尾,没别的意义。
其实,相比于本片和拯救世界没什么关系的主题,《无敌浩克》更像是一部反思科技和人性的作品。你像班纳,由于科学实验,因此他体内产生了浩克。然而,浩克对于他来说却是自己的心理阴影,他想极力摆脱它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想摆脱科技的负面因素。然而,班纳又不得不依赖科技,来消除他体内的另一股力量。这不就像是一个死循环吗?更可怕的,是人类不断膨胀的野心与科技力量相结合后产生的后果。女主爸爸为了掩盖他工作的失职,而不得不把手下变成一个变异生物,来对付强大的浩克。结果,手下开始越来越依赖于这种力量,甚至更加贪婪,不惜变成另一个怪物,只为杀死浩克,证明自己最牛逼!班纳想摆脱,那个手下过分依赖,他们两个可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另外一点,能帮助二人实现愿望的,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也就是那个科学怪人。他惊叹于浩克独特的“美”,把浩克的力量复制,为了造福人类,其实他更想得到的是诺贝尔奖。因此,人类的懦弱、贪婪以及不断膨胀的野心,结合上能实现他们愿望的科技,则十分可能会产生悲剧性的后果。因此,从人性和科技的角度来讲,《无敌浩克》具有一定的深度,只不过这种深度已经被各种咣咣咣砸的几乎没有存在感了。
班纳和女主的爱情拍的还算浪漫,雨中二人相拥,一起在山洞中避雨,都拍的比较温馨。相似的女孩爱上巨人的情节也可以参考《金刚》,人家可是鼻祖呢!而且,女主是本片中唯一一个能控制住浩克发狂的人。这是一种爱的力量!当然,这也很俗,但几乎俗的每次都能让人接受。我们知道它是套路,但也习以为常,不会有太多异议。
爱德华诺顿的表演很好,将各种细微表情的变化演的非常自然,掩盖掉了角色本身形象的单薄所带来的无聊。本片的其他演员演的也不错,漫威选角一直都很到位。
至此,漫威所有已上映的“复联系列”电影作品都看完了,so happy!